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经常来形容中国的父母,特别爱孩子却缺乏爱的能力,父母经常用爱的名义来控制孩子,以为是爱,其实对孩子是伤害。
奖励是最先用的方法,刚开始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的。孩子很小的时候,还没有上学,用奖励来培养一些习惯。比如:宝宝快点吃饭,吃完了我就给你什么或者带你出去玩。
奖励的方法用着用着就会慢慢失效,在孩子上学的时候父母依旧会用奖励的方法,老师也会用,给个小花,多少个小红花可以换取什么礼物。这样的方法短期是有效的的,长久是有害的。
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心理学故事。有一个老爷爷学识很高,退休后每天在书房读书思考。有一天一群小朋友在他家窗外嬉戏打闹,每天都来,让这个老爷爷不胜其烦,他去驱赶小朋友,让他们不要再找吵闹,没有小朋友搭理他。后来他就拿出10块钱给小朋友,说我退休了在这里,其实也是很无聊的,你们在这里玩很热闹,奖励你们10块钱。小朋友很开心。第二天又高高兴兴来玩儿了,这次老爷爷只拿出了五块钱,说,哎呀,最近手头有点紧,只能给你们少一点了。钱少了小朋友有点不开心,但是有总比没有好吧。第三天又来了,老爷爷给他们一块钱,说,哎呀,实在不好意思,真的没什么钱了。这些小孩看只有这么点钱,哼,不陪你玩了,他们气鼓鼓地走了,老爷爷也笑了。
这群孩子刚刚开始在老爷爷这里玩,完全是出于他们内在的天性,他们喜欢玩,不需要任何奖励就可以玩,但是当老爷爷开始给他们钱了,他们玩的动机从内在的就变成了外在的了。当着外在的刺激少了,或者自己达不到要求,就很容易放弃的,所以奖励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如果家长老师都用奖励的办法来让孩子学习,孩子的内在动力早晚会消失。其实爱学习是孩子的天性,后来孩子为什么就不爱学习了,都是我们方法用错了。
我曾经有一个学生,一直到初三之前,他的成绩都非常好,因为他爸爸习惯了外在奖励,只要考到了多少成绩就给他买什么东西,到了初三的时候,他不想买任何东西了,就彻底躺平了,在最关键的中考前,他放弃了,因为觉得读书好辛苦,他曾经是大队委员,多么可惜!
威胁也是我们家长经常用的,这种方式效果也是看起来很好的样子,特别当孩子小的时候,孩子调皮了,我们就说,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送走了,或者再不听话你就出去。把孩子抱在门外,孩子在外面哇哇大哭,我们总是狠心的等到他哭了一会儿才把他给抱进来。
我记得儿子五岁的时候,也有一次被我关在门外,他拼命的敲门,那个哭声凄惨啊,我想想那时自己真的好狠啊,当时还觉得挺管用。现在想来,惭愧,如果一直用威胁的方法,让孩子听话,孩子长大了就会自卑胆小缺乏安全感,不喜欢跟人交往,所以这个危害也是非常之大的。
我们中国的父母最擅长用的是比较的方法,“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这样比较出来的。我们总只能看到自己孩子缺点,看到别人孩子优点。“比”是两把刀,伤害了自己的孩子也伤害了别人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被拿来做标杆,他一直觉得自己得好好努力,压力很大,努力要表现优秀。自己的孩子被比得一无是处,更是伤痕累累。如果真的要比,应该是自己家娃优点拿出来,别人家娃的优点拿出来,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或者与自己比,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这样比是比较有益于身心健康的。
表扬是现在流行,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夸夸更健康。“孩子你真棒!孩子你真聪明!”但是这样的表达方式,可能会让孩子不敢去挑战困难,因为他一直被夸聪明,如果去挑战难度大的事情就会证明自己不聪明,所以他就回避去挑战。
有些经常被表扬的孩子,他是为了求表扬而去做事情,而不是真的是从内在愿意去做这件事情。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孩儿非常有礼貌,看到叔叔阿姨嘴巴都很甜,向阿姨和叔叔好,被问好的大人都会说:这个孩子好有礼貌啊!有一次他对迎面过来的保安大声说,“保安叔叔好”,这个保安正好没有听到这个小孩打招呼,直径从他旁边过去了。这个小孩看着保安叔叔的背影,马上就“呸,臭保安!”可见这个孩子不是真的是有礼貌,他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表扬,因为以往别人对他打招呼以后都会夸奖他真懂礼貌呀,真讨人喜欢啊,当这个保安没有给他同样的表扬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他的真实的想法来了。所以我们不要不恰当的表扬。
我们要学会欣赏孩子。欣赏孩子,是看到孩子的品质,努力过程。比如孩子考了一百分回家,你如果表杨扬孩子真聪明啊,你真厉害呀,孩子如果下次没有考到100分,会不会觉得自己很笨呢。我们可以说:宝贝,妈妈一直看到你很努力,作业都认真及时完成,复习很仔细,所以才有这么好的成绩,妈妈很欣赏你的学习态度。你对自己最欣赏哪几点呢?让孩子自我肯定,他就会越来越自信。
爱孩子是本能,我们不要以爱的名义去控制孩子。父母好好学习修,孩子天天向上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