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

作者: 絮絮记 | 来源:发表于2023-08-22 19:15 被阅读0次

昨天上午我们一起开车把涵姐姐送到天府机场,国泰航空的柜台意外地没有排队很快办好托运,走到国际港澳台出发口,我和小姐姐拥抱着,离别的情绪蔓延,左左右右在一旁不屑地说“寒假就回来的,只有几个月啦,快走吧快走吧 ”“好啦好啦,拜拜!”小姐姐拉着登机行李箱笑着冲我们挥挥手转身扫码进入安检区,我看着她单薄的身影向前走去,心里一阵不舍,等她回头再挥手,身影越来越小,身边左左右右还是不耐烦地催促,“她走啦走啦,快回吧。”

这是涵姐姐大三开学我们送行的一幕,十四岁的弟弟正是青春恣意挥洒的少年,他们理所应当地认为,开学回到大学校园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事情啊,没有初中生每天写不完的作业也没有妈妈在身边翻来覆去地唠叨和管束,自由自在太幸福了。对于涵姐姐这两年独自异国他乡上学经历一个人离家在外的孤独和无助他们根本不了解,当然更难以理解当妈妈在机场和孩子送别,即便千种叮咛万种嘱咐也带不走的种种担心和牵挂。

曾经捧在手心的小小孩,现在独自闯世界了!记忆又拉回到两年前我在北京机场目送她踏上大学之路的那天,脑海不断闪现那些年每天在幼儿园和小学门前等这个小小孩放学,看她笑着跑向我然后牵着小手上车回家的那些画面,眼泪就止不住地哗哗掉下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无比真切地感受到,我的女儿长大了,她属于我的时间越来越少,她终将是她,要去走一条属于她自己的路,而我只能站在路的这头,目送和守候。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她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在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她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她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读到龙应台文章里的这一段话,大概是十年前,那时候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每日应付接送上下学,奔波在各种机构培训班和淹没在家里永不消停的吵闹尖叫哭喊声里,疲惫不堪。对于文章里娓娓道来成长所带来母子情分分离的不舍和无奈,内心只是一闪而过的感概。但是,别着急,时间是最有智慧的老师,所有你不曾理解透彻的东西,它都会换一种方式把你深刻唤醒。

又一个十年过去,曾经以为怎么长也长不大的小孩不经意就变了样,小姐姐一个人漂洋过海读书求学,而身边这两个喉结和胡须初显,喜欢把头发留长带着耳机听流行音乐和一进卫生间洗澡就紧紧锁住房门和你摆出明显隔离分界线的大男孩,就如同浑身竖起尖尖的小刺猬般,每每在用他们不耐烦且不屑的语气和眼神提醒着还习惯于像母鸡护崽儿一样的父母亲,收起过度的关心保护和那套说教的陈词滥调,捍卫着他们已然独立和青春彰显的个性。

曾经期待他们快点长大,让我从日复一日围绕三个孩子生活的重心解脱出来,如今时光裹挟着他们的成长和向着未来的奔赴日渐加速汹涌而来,我才察觉,其实自己已逐渐淡出他们生活的重心,不再是他们的世界必不可少的角色而是退到一旁成为默默守望和等待者,明白这种改变无法阻挡的同时才深深体会到《目送》里字里行间,母亲面对生命个体的成长和独立那种又欣喜又遗憾,又兴奋又难过,错综复杂,无奈纠结和矛盾的心理。

中午,一场激烈的暴雨急匆匆地来和去,似乎急于在秋天的序幕拉开之际带走这个夏天最后的暑气。屋里两兄弟在各自的桌子面前埋头学习,王先生正把沏好红茶分装到两杯,端到他们的书桌,我起身关掉空调推开阳台门窗,室外的风吹了进来,带着一阵凉爽的气息。

两个月的暑假即将结束,夏天已成过去。

相关文章

  • 目送

    一 生活,是一场目送。 目送你上班, 目送你上学, 目送你出差远行, 目送你...

  • 目送

    就像我期待的那样 一个远远的眼神 不亲切 不疏远 谁也不知道这样的目光 还能有多远 就像谁也不知晓沟壑 从何时出现...

  • 目送

    自古多情伤离别,尽管不愿不想,可人生中有太多的离别,躲不开,也逃不掉。 我们只能默默站在离人身后目送,或者只能在身...

  • 目送

    那日,你中午离开,我目送你。你总是一个小行李箱加一个背包,换好鞋子收拾停当,我去按电梯。没有什么拥抱或者情话,你进...

  • 目送

    话未完, 车停在前头 我们都笑着想送 你在车上我在外头 张口 话犹漫心头 车与我背道而驰 我们各自前走 诗与远方 ...

  • 目送

    清明节放假孩子们回耒住了三天,有说有笑好热闹,孙子外甥忙的做作业玩游戏,我们老俩口忙的做丰盛的饭菜,累是累了点,可...

  • 目送

    不知道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繁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

  • 目送

    “快回去吧,下雨呢,好冷。” “不冷啊,等你上了车我在回家。” “你都不知道穿袜子吗?脚丫子不冷啊。” “哎呀,就...

  • 目送

    今年春节,抽空重读了龙应台的“目送”。同样的文字,二十年后重读,不同的感受。 大学那会儿,以为自己能够了解那种“岁...

  • 目送

    墨绿色的封面,里层是作者坐在台阶上灿烂的笑靥,我曾一度揣测大家之作的文风笔墨是如何挥洒在字里行间,深邃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目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ud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