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大概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把自己的价值和孩子的价值区分开来的,能真正不把孩子当作自己“门面”的。
就像我一个在外企做高管的朋友A,211本硕毕业的她,曾是我们当中月薪最早拿到五位数的,是朋友圈里令人艳羡的对象,但无奈,有了一个和她“大相径庭”的孩子,每天各种课外补习班,一对一家教,成绩还是稳步在中下游。
从小品学兼优、事事拔尖的她,显然无法接受儿子不够优秀,因为孩子的“不优秀”,似乎在证明她作为母亲的“不成功”。
就像她曾经的自我调侃:我儿子,就是我人生的一大败笔。
孩子的“落后”,让父母觉得是自己的“人生败笔”,失了“门面”;那孩子的“优秀”,会不会让父母自我价值感飙升,感觉“门面”增了光?
会的。比如A的同学B。
那个大学时远没有A出挑,毕业后工作收入也平平的B,原本特别低调的她,因为有一个特别争气,各种比赛拿奖拿到手发软的儿子,如今天天在朋友圈晒娃的“各种优秀”,聚会时,三句不离孩子,拐弯抹角地各种自我夸赞,一帮同学或羡慕或嫉妒恨地对她点头附和。
“唉,生孩子也和买彩票一样。”A无限感慨。
但当我们把孩子视为自己“门面”的一部分,把他们的成就视为我们价值的体现和延伸时,孩子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坦白说,当他们还年幼的时候,恐怕还真意识不到这点,只会在仅有的经验中本能地推断出“我做了什么,父母会怎么样”。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曾分享的那样,她说,她的女儿曾不经意地对她说,只要我考试考好了,爸爸妈妈就会很开心。
“我不希望孩子觉得只有她学习好才能取悦我们,”朋友如是说,“但是,我又不得不承认,当她成绩不佳时,面对我们的不满和怒气,她确实感受不到我们的爱。”
“可我是一名老师,如果我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优秀,其他家长会怎么想呢?”朋友颇为无奈地补充道。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是,当孩子感觉到父母的这份爱有条件,感受到自己的表现或给父母丢脸、或给父母争气时,又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最近有部韩剧,对父母的这份心理需求和孩子在这种“需求”下的成长表现,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
虽然只是一部剧,我想推荐给大家,是因为它对我们在面对孩子的学业和人生时,无法淡定的表现背后隐秘而自私的心理,以及孩子在被极度控制和“延续、拔高父母价值使命”的包袱下前行的表现,用充满张力的戏剧手法,真实地展现了出来,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
比如剧中被视为掌上明珠的富家女姜艺瑞,因为品学兼优,一直是父母的骄傲。
但在这“稳坐第一”“被父母视为骄傲”的背后,却暗涌着深深的隐患——因为在“学业至上”的熏陶下,她除了“优秀的自己”,看不起任何人,对人尖酸刻薄,包括对自己的亲妹妹。
她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从一出生开始,母亲就为她设定好的,就是考进首尔医科大学,因为这是一条人人艳羡的,通往“成功”的路。
这个姑娘的人生轨迹,总是让我不免想到《优秀的绵羊》,那本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所写的,批判美国精英教育的书。
书中描述了一群一直被“可衡量化标准”培养着长大的孩子,因为这些可衡量的的“标准”,优异的成绩,名校的招牌,是孩子的“成功”,更是父母的“成功”。
就像艺瑞的母亲韩书珍,这个一心要把孩子送进首尔医科大学的女人毫不避讳地表示那样——若是子女失败了,那就等同于自己的人生失败了。
但是,当父母将自己人生的“成败”和孩子人生的“成败”捆绑在一起时,往往就会不自觉地地对子女施加过度的控制和进行价值观嫁接,以满足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延伸。
就像韩书珍对自己的女儿姜艺瑞做的那样。
但更为关键的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全盘接纳父母对自己人生的设置,比如剧中的另一个孩子朴英才。
这个在外人看来十分孝顺、听话且优秀得无可挑剔的孩子,在拿到首尔医科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采取了令人寒心且近乎“自毁”的方式来“报复”父母——他不但拒绝入学,还写了控诉日记批判自己的父母,并与父母断绝了关系,远走他乡。
那个一直以为自己养育了一个“听话优秀”儿子的母亲,这个一直活在周遭羡慕眼光中的女人,最后在儿子毅然决然的“诀别”和“控诉”中,幻灭了所有希望和生活的勇气,在一个下雪的夜晚,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得知母亲死讯的儿子,痛不欲生,内心充满了矛盾冲突,对母亲又恨又愧。
有评论说,朴英才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受了家庭教师的唆使。
但如果孩子内心没有那份恨意,没有报复的欲望,那即便旁人唆使,孩子也不会起这样的决绝的念头。
这是一个母亲的悲剧,一个孩子的悲剧,也是教育的悲剧。
所以,又回到那个本质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很多时候会忍不住想要控制孩子的人生?
我们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地将孩子的人生成就和自己能力、价值链接?
想起曾在某本书上看到的一句话,上面说:
“教育的心态,本质都不是为了孩子,而是自我心理的投射”。
初看时,不以为然;现在想来,醍醐灌顶。
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自我经验而来,对孩子现在和未来的样子,总会陷入固有思维模式的制约和心底需求的钳制中,不自知地把我们认为好的、对的、应该的,施加在孩子身上,一旦孩子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我们便很难做到克制,觉得他们辜负了我们,觉得自己的价值受到了损害。
然而,孩子毕竟是一个有别于我们的独立个体啊,在我们为他们设置人生目标、规划人生路径时,是否想过,那是否是他想走的路,想去的所在呢?
就像朴英才在诀别时对母亲的呐喊一样:那是你们要我考的大学,从来不是我自己想要的。
可是孩子自己想要什么,我们有试图去了解过、挖掘过吗?
没有。
因为当我们的内心都被自己的想法、需求和“就应该”占满时,是看不见孩子的需求和心声的。
所以,让我们后退一步,
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
守住人与人之间基本的“边界”,
对孩子那我们从未见过的未来,保持好奇和得体的闭嘴,
这样孩子才会有空间和机会去探索自己内心的所想、所需,
去思考和发展他自己的人生,
活出他想要的自己。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真正意识到
不再需要用孩子来装点我们的 “门面”,
不再需要用他们的“成功”来实现或延续我们的价值时,
也是我们对自己更加自信、更加独立的时刻,
因为这代表了,
我们不再需要通过自己以外的物或人来证明自己,
我们就是自己的代言人。
愿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代言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