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付费内容兴起的浪潮下,针对影视领域试水较为成功的盈利模式,恐怕要数付费分账体系了。
在继爱奇艺、腾讯陆续公布有关网络剧的分账体系后,如今,优酷也决定加入这一掘金池。
2018年5月14日,优酷正式公布了关于网络剧的分账细则,具体如下:
▲ 内容来源:优酷网络剧合作白皮书
可以看出,与之前爱奇艺公布的定级单价不同,优酷直接将剧目分层为S、A、B、C四大级别,且每一等级的定级单价都略高于爱奇艺A(10元)、B(8元)、C(6元)、D(4元)的定级价格。
而在会员付费分账细则方面,相较于爱奇艺以会员有效播放次数*每集单价为计算基础,双方再按商榷的分成比例进行分成的模式,此次优酷引入了会员观看总时长这一维度,并用其与剧集总时长的比值为计算基础,有效衡量剧集的精良程度,最后再按定级单价与集数奖励系数进行相关计算。
集数越长,网络剧的集数奖励系数就越高。
不过,略显不足的是,除以上的会员付费分账外,优酷方表示,目前片方还暂无广告分成收益。
另外,对于片方而言,优酷暂时无法像爱奇艺那样为其提供开放网剧收益的后台,所以在后台上线前,每月的分账收益先以账单形式进行同步。
从以上看来,优酷分账网剧模式仍有不够成熟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这一消息的公布对各大第三方内容生产者而言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今,BAT皆已涉足分账网剧领域,这一举措背后的那些个小心思,甚至反映的整个行业的风向变化,值得我们好好琢磨。
视频网站的破与立
众所周知,国内视频网站早已厮杀了好多年,虽然目前已呈现BAT三足鼎立的稳定局面,但各大视频网站依然深陷亏损的泥潭。
根据爱奇艺招股书显示,近3年内,该平台已连续每年净亏损25~40亿元。
▲ 数据来源:爱奇艺招股书
抛开广告、带宽等方面的收入或成本不谈,目前仅从剧集的内容供给方面来看的话,无论是爱奇艺、腾讯亦或优酷,其业务主要离不开三大版块:版权剧、自制剧以及分账剧。
对于版权剧,这一向是笔烧钱的买卖,高额投入成本早已让平台焦头烂额。
2018年4月4日,三大平台联合发布的“明星限酬令”算是打响了共同反抗“天价版权费”的第一枪。虽远水救不了近火,但至少从这种双方暂时和解的迹象来看,三大平台竭力想改变内容获取方式的需求已迫在眉睫。
目前,各平台大力扶植的自制剧以及分账网剧其实也大都脱胎于此需求,而这两者的发展现状,几乎可以看成当前行业风向的一个缩影。
从2010年,各方纷纷开始试水自制网络剧,8年过去了,该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愈创新高的点击率和关注度已让其成为各视频网站发展的重点方向。
搜狐CEO 张朝阳更曾在最近的采访中表示:2018年,几乎不会进行外部授权内容的采购,而是将大部分内容成本预算放在自制内容上。
不过,对于付费用户基数更大的三大视频平台来说 ,也许自制剧并没有表现得那么繁荣。
以爱奇艺为例,根据其招股书显示,从2015至2017年,自制版权的摊销+减值已从2.3亿元增长到8.11亿元,目前已占到总内容成本的10%左右。
▲ 数据来源:爱奇艺招股书、华创证券
这也就意味着,不管是自制内容每年所带来的购置成本,还是市场价值的缩水,至少其中有一个是在不断扩大的。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从招股书来看,爱奇艺花在自制内容上的投入正在逐年减少。
事实上,不仅仅是自制内容,对于整个内容成本来说,其增长率都在逐渐下降,目前已由2016年的104.12%降至2017年的67.31%。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曾公开表示过:2018年爱奇艺将在内容成本投入超过100亿元。对标于2017年126亿的内容成本,其实并没有过多的增长。
但令人意外的是,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关于分账内容的分成支出却在逐年增加。
2016年至2017年,由于更多的内容上传到了平台,爱奇艺的分成支出涨幅达到了10.029亿元,几乎占到同期版权内容成本增幅的30%。
而且今年4月18日,爱奇艺又公布了新的关于分账网剧的细则,直接将会员付费期的分账比例从5:5升级至3:7。
以上不难看出平台想通过此模式扶植优质内容,获取额外流量收益,补贴亏损的决心。
毕竟,相比较而言,自制内容需要长期沉淀才能看到价值,形成平台的品牌效应。而优质的分账网剧能快速地补充腰部内容,获取额外流量,并且回款周期短。
不过若谈到最重要的特点,恐怕还在于它足够透明化,可以说转化率之于分账网剧就如同票房之于影片。
对于分账网剧而言,每一个点击率都跟彼此的收入息息相关,这种完全的“观众中心制”不仅让没有大IP大明星的中小型制作公司能直接按照制作水平的高低来进行分成,而且在此模式下,刷量、艺人天价片酬的意义也不复存在。毕竟,打造出优质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基石。
以去年口碑大热的分账剧集《花间提壶方大厨》为例,据云合数据监测,在该剧在播期间,其前台点击含金量高达99%。(注:前台点击含金量是指前台点击量中的有效播放的占比) 这与动辄刷量刷出一大半水分的剧集相比,称得上是业界良心了。
若播出效果直接影响生产者的收入,那刷量在此的意义也就仅剩下数字是否亮眼。
所以付费分账模式或将起到为视频行业正本清源的作用也未可知。
分账模式的机遇与挑战
如今,在继爱奇艺、腾讯之后,优酷也将加入分账网剧这一战场。不可避免的是,随着多方的涉足,整个市场的竞争也将变得尤为激烈。
仅从2017年来看,据爱奇艺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19日,已有74部网剧采用了付费分账的模式上线,相比较2016年的30部足足增长了2.5倍。
预计,2018这一数字会继续翻番,突破100部。
不过,从今年年初爱奇艺公布的《付费分账网剧热播榜》中发现,2017年分账破千万的网剧只有3部,它们分别是:《花间提壶方大厨1、2》、《假凤虚凰》和《龙凤店传奇》。
这似乎给人以错觉,热热闹闹的分账模式背后,真正能够通过这种形式获取收益的作品已不多。
事实或许并非如此。追溯到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内容质量不够高。对于这种收入与观众真实有效点击相挂钩的模式来说,一旦实行的分账作品不够优质,亦或者后期的宣发不到位无法打开市场,最终导致分账收益相对少,就容易造成分账模式不行的假象。
所以从平台方来看,爱奇艺升级分账比例,大力扶植优质内容不免会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而站在内容生产者这方的话,前期做好主创团队的搭建、播放价值的预估以及合理的宣发成本的投入将变得尤为重要。
因为只有前期做好风险控制才能在一定程度下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比如确定合适的剧集时长与点击量最高的拟发平台等),从而尽可能获取最大的分账收入。
作为2017年分账破千万的《假凤虚凰》的宣发合作方,云合数据一直秉持着大数据指导营销的宣发原则。
预先进行播放价值评估,有效控制风险
在网剧内容的初创阶段,云合数据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以及云合数据影视行业知识图谱,同时综合考虑项目类型、预算成本等因素,为片方匹配合适的主创团队、剧集时长、拟发平台,以便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控制风险。( 注:该影视行业知识图谱可以洞察行业内电视剧、电影、艺人、导演、制片人、编剧、出品公司、发行公司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各元素打造出的所有作品的真实播放表现)
中期剧集成片后,根据云合数据独有的分账网剧评估模型,我们能预测出剧集的预期播放表现以及相应的分账收益,从而帮助制片方合理规范宣传预算,同时会为给片方提供更加有效的营销建议。
数据指导营销 效率优先 提升收益
在整个后期的营销过程中,云合数据始终采用“数据指导营销”的新型营销模式,通过定位用户(受众)、精准投放、导流监控、实时反馈四个步骤,让数据营销实实在在地为分账网剧带来流量。
在目前的“付费网剧分账”模式下,通过大数据进行播放价值评估,有效控制风险,同时指导行业营销,不仅能有效应对片方痛点,更能提升行业营销效率,实现三方共赢。
相信随着“分账”模式的逐渐成熟和推广,网络视频市场的商业模式,终将通过大数据的加持而变的更加精细化和透明化,进而推动网络视频平台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如果有小伙伴对我们的模式感兴趣的话,欢迎来聊 VX: yunheenlightent (记得注明来意噢~)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