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第一个暑假,我来到贵州的某个山区中学支教。
我们在县城里换乘了一辆小面包车颠簸了三个多小时,才抵达深山中的村落。
车子在山间盘旋行驶,旁边是深谷和飞鸟,山岚就在眼前。当地人说,那里是乡下的乡下。
一
班里25个学生。
大部分学生缺乏安全感与关爱,内向且敏感。所以我们这群人的到来,恰如其分地填补了那份空缺,短短几天内仿佛就建立了深刻的连接。
谈远方,聊心事,说趣事,玩游戏。
对于他们来说,我们从山的那边来。
这里的山那么多那么高,路边是深谷和飞鸟,山岚近在眼前,我们仿佛从天空穿梭而至。
第三个晚上开始让他们写日记。
学生们写,我舍不得你们离开。
而我们的支教为期半个月。于是在支教刚开始的几天里,离别这个话题就被提上了日程里。
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他们太熟悉离别,相聚刚刚开始,他们就已经听到再见的号角。远行的父母一年一见,长大的兄弟姐妹依次告别,甚至他们,在初中结束以后,很多人也要就此别过,高中在县里。但更多的,是从此告别学生时代。
二
第七天,一个女孩子突然在教室里抹眼泪,家里的姐姐要去城里打工了,弟弟妹妹没人照顾,她的奶奶让她马上回家,她的家在步行三个小时的地方。
而这里,只有赶集的时候才会有巴士。
这一天,恰好是农历十四,赶集的日子。
离别突如其来,我们在楼下抱着她,束手无措。只好说,没关系,离别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要坚强一点。
这个时候我们班的另一个老师从校门口跑进来,站在女孩对面,从裤兜里掏出一颗棒棒糖。
“这是明天的糖。”
“这是后天的糖。”
“这是大大后天的糖。”
草莓味,橙子味,葡萄味,苹果味……一共八颗。
女孩抽泣着握了一把糖,他说,每一天吃一颗,这就是我们陪伴在你身边的证据。
原本觉得自己已经这么大了,大大小小的离别已经见过很多,身边的,书里的,离别一直都在,所以难过和不舍只是淡淡的。
但他掏出八颗糖,对她说这是我们陪在你身边的证据。
瞬间泪目。
这是温柔的离别。
三
第十一天,我和男孩坐在长长的板凳上。
“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突然不开心。”
男孩的双眼皮很深,睫毛又长又密,他的目光注视着我,我忽然觉得我没办法面对这双美丽的眼睛。
刚开始的时候,这本来是一个格外开朗调皮的男孩。第一个和我们打招呼,下课凑过来问东问西,和班上同学打闹。
但越往后,他却变得越来越沉默消极,在课上一直趴着睡觉。
那你可以先试试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说不定就开心了呢?也不能老是睡觉啊。我说。
夜风和蝉鸣一起路过,月亮落在山顶,男孩始终沉默。
过了很久,他说,我不想和你们一起玩了。
和你们玩的时候很开心,但是突然就不开心了,所以我不想和你们一起玩了。
和你们玩的时候很开心,但是突然发现这样的快乐很快就会结束的,现在越开心,后来越难过,所以快乐变成苦涩,像满怀欣喜咬一口果子,却被涩得皱起眉。
所以我们不要一起玩了吧,反正你迟早要走,就让我一个人闭上眼,看不见你的背影。
这是漫长的离别。
四
最后一天,不负众望全班哭成傻逼。一些原本只是垂下眼眸的孩子,也在抽泣声中最终掉下眼泪。
五
有的时候觉得离别的难过其实是一种自我催眠。
明明没有那么难过,但是旁人的眼泪仿佛在说,你为什么不哭,像个无关的冷血怪物。于是情不自禁被强迫被感染,莫名其妙落下泪水。
只是为了合群,证明我和你一样,一样难过的。
有的时候却觉得,离别的悲伤像洪水猛兽,又像涨潮的海。突然袭来,或者慢慢渗透。
我们浑然不觉,措手不及,无可奈何。
只好说,没关系,离别一直都在。
坚强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