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考研,学习大学生活大学生世界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考研之后”的事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考研之后”的事

作者: 瑾瑜有玉 | 来源:发表于2017-12-01 20:46 被阅读0次

    今日在食堂吃饭,看一群朝气蓬勃的大一学生吃饭。十句话中有五句说我的高中如何如何?掐指一算,我是2013年高中毕业,2017年大学毕业,我跟他们,最起码相差四年。坐在食堂的中心,有一种莫名的沧桑感。他们还有那样强烈的朝气和热望,那样明媚的微笑,那样中二的表情,还都是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像一个个不解风情的少年。

    转而回到图书馆,看一张张桌上堆满了肖秀荣的政治,英语黄皮书……几乎每一个人都是低头做题、背书。这让我想起去年与两个小伙伴一起奋斗考研的过程,每天起床的那一刻都觉得,今天又是那样“空白”的一天,努力去充实、填满才行。每天像机器一样,准点起床,做题,背书。朋友那时候经常调侃:康德都没有你那么准时。那时候:心里没有其他,只想着:不要工作,不要工作,我要继续读书。于是,就这么考上了。读研之后呢?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王子和灰姑娘幸福地在一起了,然后呢?

    一.读研——就是野蛮生长

    我是在一瞬间完成从大学到研究生的蜕变的,几乎是无缝连接。在一周之内适应环境,并开始忙碌的上课写论文,看文献的日子。这是一个非常枯燥而漫长的过程,似乎永远看不到头。与此同时,也意味着个人问题,娱乐都是很奢侈的事情。开学两个月了,研究生生涯开始了两个月,感觉像经历了两个世纪。

    从一个大学的只知道读作品的菜鸟逐步要晋升为一个既要知道理论,也要有哲学史,美学史,历史和文化研究各种底蕴结合起来的“全能的人”。这是一个文科研究生的现状,到了这里,才发现自己的知识匮乏得不是一点点。

    开学这十周左右的时间,每周都保持一篇论文的产量,写些什么呢?研究什么呢?读本雅明,读罗兰·巴特,读阿多诺,读鲍德里亚等等,都是理论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人物。

    但是,内心时常有一种悖论:读这些人的书,到底有什么用?比如:一群人聚集在一起,讨论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其中,有一个来自北方的同学说:“我们那里还有很多人生存还是艰难的,这些问题的探讨有什么意义?”这是一个强大的悖论。当我们谈论本雅明,20世纪以“文人”的姿态书写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灵韵的消失的这样一个可爱的诗人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的室友们,开学第一周,每一个人都是信心满满。好不容易读研了,明天一定是更美好的。室友们几乎都认可:去考博吧,这是更加美好的未来。但是,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对于学术的热爱变成了本能的抵触。写论文变成了一件那样头疼的事情。开学头一个月,我瘦了5斤。在这个期间,迅速完成了各项技能:公众号编辑,海报制作,快速报道,写文速度的飞升,做事效率的快速提高。假设还怀有对学术的热情,你可以活跃在各种学术会议的现场,学着去沟通与交流。

    总结起来,这是野蛮生长的两个月,读书效率飞速上升,连敲键盘的速度都快速提升。读研,就是在完成一次野蛮生长。

    二.读研——就是赤裸着的孤独与更加混杂的现实

    大学,是一群人搭伙做一件事,读研,是一个人做所有的事。吃饭,读书,写文,去世界的很多角落,都是一个人。人作为一个单个的个体貌似在一个群体之中,但是,某种独立的精神气质将他从这个群体中剥离,而更加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之中。但精神的富足并无法满足内心的荒凉,读研的这个日子,也算是踩在青春的尾巴上,所以可以理解,依然有热望的红男绿女,纷纷开始寻找女友,男友。说一下研究生的现状:

    有个华中师大的同学,有一次跟我描述他们学校与其他高校(武大,华中科技大学等)人的“联谊活动”,一群姑娘大早上开始化妆,一群香气扑鼻的,美好的女孩一同挤着一辆公车,想着也许可以在华中科技大的山上被某个“他”看中,而解决个人问题。这是一件说起来很美好但又很荒凉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

    作为一个读研的女学生,人生的忧虑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还有做学术的问题。第一位导师,面对清新靓丽的一群女孩子,开头第一堂课第一句话是:你们要读博可要好好考虑了。作为一种人性的教育,这个老师真是仁慈。还有一位导师,在一次课后与他谈话,苦行僧似地劝慰:趁着年轻,多看书,书得往死里读。看着老师云淡风轻的表情,我满脸写着的是:真苦!我从前想的是:我大学把以后研究生要看的书一起看了,完成一种进阶,这样,考研就会很轻松,以后也绝对不过那种“每天抱着书本”暗无天日的日子。现实是:需要看的书永远看不完,永远有更高的阶需要去跨越与打破。而到了研究生阶段,是另一番天地与视野的打通和贯穿。

    我曾那么执拗地坚持:这个研究生,我非读不可。现在,我依旧坚持,尤其是女孩(也许我是女孩),一定去读个研。并不是为了那张文凭,而只是在内心重新的锻造和修行。我只是经历了两个月的读书岁月,正是这两个月所看所见的,那种广度和视野,比大学四年都多。大学四年,我只是在书本中读到王安忆、毕飞宇、格非、孙甘露,翟永明的书,研一,我在“文学阅读与通识教育”这一会议的现场,看到了所有人。并不一定要读研才可以看见,本科生甚至高中生也可以看见,可是,以研一的心境去看,并不只是满足而已,而是,激荡着潮水般的无味杂陈的激动;散发着所有可能的内心的欢愉;在心中迸溅的珠子联结在一起的快乐。

    这散乱的文字,从另一个维度证明了内心的挣扎与纠结。看到中二少年们,听到他们以不羁的语态述说过往,心底翻腾过所有年少时的美好;看到无数奋斗在一线的“考研狗”,内心又无数的感同身受和无数的体谅;听到女研究生们打扮得那样明媚想要去约会某个男生(虽然不确定),让我内心翻腾过无数的笑与荒凉感。所有的感觉汇聚到研究生开学之后的这两个月,造成了那样翻腾而奇异的感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的是,你不知道的“考研之后”的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xg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