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金刚智慧种子法则分享
《业力管理》空中读书会第五讲

《业力管理》空中读书会第五讲

作者: 姚老师的空中课堂 | 来源:发表于2018-03-29 15:37 被阅读78次

第五期文字部分

善用业力法则,创造富足人生!欢迎大家来到《业力管理》空中读书会第五讲。

我们今天仍然继续跟大家分享《业力管理》法则一:停止无用功。在上一周,我们跟大家分享了这一章节的第一部分,姚老师给大家留下了两道问题:第一题希望大家坚持做一个星期的几率冥想,去想一想你要达成的目标,但是只能玩百分比的几率游戏,那是怎样的一种焦虑和不安全感?以及如果你掌握了一种方法,可以得到百分之百定律的成功的话,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去坚持做六次的几率冥想,你会更渴望得到这种百分之百成功的定律。

第二题姚老师给大家提的问题是:在这一章我们需要打破的牢笼是什么?而且大家要学会自己清晰地去说明和阐述它。这里给大家一个答案的提醒:这一章我们要打破的牢笼,就是“有时有效、有时无效”的这种几率游戏,我们要停下这种无用功。

接下来的章节,我们会继续学习法则一,格西麦克老师又进一步向我们阐述,如果我们还想继续玩几率游戏的话,那么我们个人将付出的代价及整个社会要承担的成本。大家有没有像姚老师第一次看这本书一样,觉得很焦虑很焦急,因为老师在前面已经提起了我们足够的兴趣,他已经让我们去买了一个笔记本,开始去做静坐冥想,开始去想一个具体的目标和计划,然后要怎么去达成它,但接着,老师又不跟我们谈怎么去做了,他并不是马上教我们那个百分之百成功的方法。

他又开始跟我们兜圈子,又跟我们讲一些成本和代价的东西,有没有像《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很啰嗦很啰嗦。但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啰嗦呢?一定有其深意在里边!姚老师也一直在琢磨,为什么他不直接教我们那个成功的定律?然后还在不断地说:你如果继续玩原来的游戏,你要承担什么样的代价,整个社会要承担什么样的成本。因为他必须要帮助我们“不破不立”。

这四个字是毛泽东主席说的,如果你是海外的学员,你不太理解这句话,也许下面这句英文将帮助你理解,它的意思是there is no construction without destruction,如果我们不破掉一些东西,如果我们不摧毁掉一些旧的东西,包括我们一些旧的僵化的思想理念,我们是不可能真正吸收一些新的东西。比如我们拿着一个喝了咖啡,还有留半口咖啡在里边还没有洗干净的杯子,我们是不可能喝到一口清新甜美的很好的红茶。

所以我们必须洗干净自己的杯子,才能品尝到好喝的红茶。同样我们必须将旧有的观念夷为平地,我们才能够在上面重新创建美丽的建筑。

在这个章节里,老师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在章节的结尾会有答案,姚老师会先把这个问题放在这儿,激活一下大家的思维。这个问题是:如何可以让一个犯人决不会想到要去越狱?

是改善监狱的条件?改善他们的伙食?让他们有更多放风的机会吗?又或者加强惩罚的措施?加强惩罚的力度呢?你会发现无论任何一种,在犯人的心念或者行为当中,他都会升起“我想要离开这个牢笼,离开这个监狱”的想法,甚至会付诸行动。这个问题最终的答案会在最后揭晓,同时大家还要去思考为什么老师会提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和我们要学习的“业力法则一”有什么关系?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如果我们继续去玩碰运气的游戏,我们个人将付出的代价。我们每天都做很多的行动,做很多的决策,但是有没有想过,它总有失败的可能性。但是要想一想,如果它只是小事情,比如说今天能不能把车发动,也许发动不了,大不了迟到半小时,然后被扣全勤奖。也许我一个月内完成不了老婆给我的安排,不能把厨房完全装修好,那也没关系,大不了老婆给我几天冷眼,然后吵几架而已。

我们要说的是人生中一些更重大的决定,比如说你的事业到达一个关键的卡口:你需要选择到底是继续苟且的留在一家公司上不了下不去,但是很不甘心,还是决定到市场里去博击一下,去运用自己的才能去闯一下运气?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它关系到我们接下来的10年20年;又或者我们的孩子到了很重要的抉择阶段,他要上哪个大学,他要学哪个专业,他未来的工作将怎么样安排?他的性格是否足够让他在这个世界上更幸福、更成功?我们也在想什么样的专业可以让孩子在未来得到更多的幸福和成功的保障呢?这是一个很重大的抉择。

它也许会关系到我们所爱的最重要的生命一辈子的事情;又或者我们深爱的父母,或者亲人,现在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等待着我们去做一个决定:到底是保守治疗还是博一次?医生给的一个冒险的方案,但是生命攸关,我们到底是继续瞒着他强装颜笑还是告诉他真相?让他自己去决定?这些重大的决策,没有任何一个方案是百分之百成功的,这让我们焦虑,这让我们痛苦。一辈子靠碰运气的生活,最终一定会让我们付出代价。去想一想这样的人生,我们是不是已经太习惯了,但是我们现在想让大家花一点点时间深刻地去探索一下这种焦虑、这种沮丧、这种忐忑、这种不确定性带给我们的极大的痛苦。

在这个章节中,格西老师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我们之所以陷入这种玩几率游戏的痛苦的生活而不可自拔,是因为这是我们从生命的初期就已经陷入的一场悲剧。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因为我们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我们看到我们的父母亲就在玩几率游戏。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就告诉我们说:智者就是那些懂得看清楚这个人间、这个世间就是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的。是因为这个吗?

但实际上还有更深的深意,来自于我们更久远更久远生命的初期。如果您想了解的话,你一定要去看一下关于《生命之轮》的教导。《生命之轮》这个章节贡献给我们的一句经典,我们这个章节的经典语录就是:一切失败皆源于曲解---《生命之轮》。

生命之轮是佛陀亲授,姚老师在第34、35期的《能断金刚》空中读书会有一个特别的分享。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也许你对格西老师这句意味深长的话会有更多的理解。

在这个章节接下来,老师又问我们一个问题----他说:我们用在思考上的时间有多少?我们又有多少时间被浪费在担心我们做一件事情是否能够成功上,你去比较一下你在时间上分配的比例,有多少时间用在思考?有多少时间用在担心?

在中国古老智慧经典,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大学》里也有讲到:我们必须定,定才能生静,静才能生虑。虑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得。

在古老儒家思想也讲到了思考的重要性,我们要花更多的时间思考:这个世界上是否有百分百成功的定律?而不要急急忙忙的就冲进混浊的红尘当中去玩几率游戏,而且一边玩一边在碰运气,一边就在担心我能成还是不能成?于是我们就会看到,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就喜欢玩一玩算命的游戏、玩一玩血型、风水、多米诺骨牌,经常去算一算,因为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就是几率游戏,我无法把控我的命运,所以我要借助这些外在的东西。

而实际上接下来,老师提醒我们换一种思维的角度,如果我们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智慧,我们最后把这些事情都搞定了,根本不再玩这种碰运气的几率游戏了,我们的意识自由了。《业力管理》可以给到我们这样百分之百成功的承诺!去感受一下这种意识自由的状态,去感受一下不再为这种不确定性焦虑、痛苦、忐忑的状态。那是一种怎样的真正的、智慧的自由呢?让我们来一起打破这个牢笼吧!

接下来我们再来讲一讲碰运气的社会成本。刚才讲的是个人代价,现在讲一讲社会成本。想一想,每一个人都在碰运气。然后就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所有的组织活动都是由个人组成的,每一个个人和组织都在相互说:好吧,让我来为你做这件事情,但是我也不太确定可不可以做好,我尽力!另一方也说:好吧,那我也努力地为你做一件事情,但是能不能成呢,我也不知道,尽力哈!这是多么可笑的一种状态,但实际上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状态。无论是几千年前建金字塔,还是现在我们已经在玩所谓的虚拟货币、虚拟产品,我们认为我们人类社会在进步,但实际上我们的思想可是一点都没有进步。

70亿人,格西老师写这本书的时候,还是60亿人,现在是70亿人,5万年我们每一天,每一个人可能成百次的都在试图和其他的人进行各式各样的合作,但是每个人都在内心做好准备,也希望对方做好准备:就是我们都在玩几率游戏,我们都必须要面对生活当中、事业当中、合作当中的种种的失望,以及失望带给我们的巨大成本。

想一想,两家互相合作的公司,如果我们有一个百分之百定律的成功方案,我们还会损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资金吗?我认识一些有钱的大老板,他说做10个项目,我就当是孵化器,我只要有三个项目成功就可以了,其他赔进去的钱就可以赚回来了。你看就连这么聪明的老板,就连这些有着上亿身家的老板,他们也还是在玩几率游戏。但想一想,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如果我们能够拥有一个方案,我们投10个项目,我们就10个项目成功,我们不再去损失资金,那将会怎样是怎样的世界呢!

但现在不是,最聪明的人也在玩几率游戏。我们竟然已经习惯于生活在这片不确定的海洋当中,就像这幅图画,我们就在这个苦苦的海洋当中挣扎。但是我们已经习惯了,我们看着身边所有的人都这样,然后我们就觉得人生就是这样,这是多可怕被固化僵化的思想啊!

在这个章节里呢,克丽丝蒂老师就举了一个例子,她用自己举例子,她问我们一个问题,她说学校的功能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相信我的很多小伙伴,很多同学就是老师,我们在为老师这个工作兢兢业业的付出,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去培养孩子。但是回到我们的初心,回到教育的本源。我们来思考一下,学校的功能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克丽丝蒂老师为我们提出了两个很好问题。

她给了我们一个答案,你看看你是同意还是反驳?她说学校应该是帮助我们每一个人为生活做好准备的地方,它应该让我们每个人通过在学校掌握让我们生活更加成功更加快乐的方法,这应该是学校的目的和功能。它应该教给我们所有的人更成功和更快乐。但结果实际是怎么样呢?

克丽丝蒂老师她说:就在我学业上非常优秀即将进入研究生院继续深造的时候,我突然间发现学校并没有实现这样的功能。我看到有一些在学校非常优秀的同学,他们毕业之后,他们找到很好的工作,然后也顺风顺水。但是也有一些另外一些人,他们在学校也同样的优秀,但他们出去之后却郁郁不得志。我还看到在学校有一些人中途辍学,他们回到社会当中,有一些人呢。确实就无所事事,荒废人生。但是也有一些中途辍学的人,却得到了辉煌的成就。所有这些案例在告诉我们什么?如果你说在很好的学校,一直完成学业你就可以成功。那它是百分之百的吗?不是!那你如果说他没有完成学业中途辍学,他就一定不成功,不快乐吗?好像也不是!学校没有达到目标,他并没有做到他应该实现的初心。

所以克丽丝蒂老师做出了一个决定:她要去寻找答案。她走遍了世界各地,最后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的一个小寺院里安定了下来,开始学习、开始冥想,她就有机缘遇到了业力法则,遇到了这一整套《业力管理》的法则,并且开始实施,然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钻石山大学。而我们现在所学习到的这些内容,正是钻石山大学教授的其中一些核心内容。

让我们一起来试验一下,试试看,是不是真的可以跳脱出大部分人都被僵化在里边的苦苦的海洋?!克丽丝蒂老师在她的案例的末尾说了一段话----她说:你必须先承认你现在正在做的是无用功,即使你已经做了很久,即使你觉得很舒服,虽然有时候有不开心,而且越来越多的焦虑和压力,但身边所有的人不都这样的吗?于是你已经在痛苦中麻木得舒服了。即使大家都知道这是无用功,都在坚持着。

但是你要试着跳出这个圈子,否则怎样呢?

格西麦克在这个章节中继续说: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像骡子一样承受着生活的重担,承受着这些所有不确定性的痛苦,步履蹒跚的一路跋涉,直到我们一无所知的死去,永远都只能生活在不确定性当中。

大家看看这张图画上的骡子,这个骡子被蒙住了眼睛,它在拼命努力的工作,它以为它在向前走、向前走、向前走。但实际上,它一直都只是在拼命的努力地绕圈子而已。大家看到这个骡子,以及它绕的圈子,当我们在嘲笑它的时候,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的,我们只是在一个更大的圈子里,就是在生命之轮更大的圈子里。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个死亡的魔爪下面的生命之轮和骡子所绕的圆圈,只是更大而已,其实是一样痛苦的。

生命之轮十二支当中第一支告诉我们:所有的徒劳、所有的曲解就来自于第一支-----我们的曲解,我们的无明,英文单词叫Misunderstanding。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完全错误的理解。于是我们就像这个骡子一样,我们的眼睛是被蒙蔽上的,我们对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我们认为我们是知道的,全都是错误的。

我们首先要先打破这牢笼。因为这个章节要传递给我们的经典就是:我们所犯的人生当中所有的痛苦和错误均来自于无明,均来自于曲解

接下来揭晓,我们在开头的时候问大家的问题:如何可以让一个犯人决不会越狱?答案就是: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意识到他自己在牢狱里。而在这里,我们的牢狱是什么?就是我们以为我们只能够生活在不确定性当中,以为我们只能够有时候成功,有时候不成功。

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成功的定律智慧,没有!我们就生活在这个牢狱里。所以格西麦克老师说:让我们来一起打破这个牢狱吧,让我们一起来越狱吧,不破不立,让我们一起来越狱!

接下来愿意跟随我们一起越狱的朋友们要做作业了,首先第一题请你列出一个你以前信奉的座右铭,思考一下,你是否曲解了,你是否需要打破一个牢笼,阐述一下你的新的认识,这是第一题。

第二题有个行动打卡。我们希望你去继续种下一些种子,这会帮助你达成百分之百的目标,我们希望你从接下来的6天里。每天至少对三个人表达你对他们的感谢、欣赏或者是赞美他们,完成之后每天打卡。姚老师就布置这两道题。

接下来预习一下第六期,我们会进入到《业力管理》法则二的学习:找到原因背后的原因。请大家预习,如果是11年老版本的是28页到38页,如果是18年新版是32页到45页或者你可以收听《业力管理》的有声书第6到第7集。

感恩大家的到来,我们能够一起学习《业力管理》的智慧,感恩为达成我们共同学习心愿的义工朋友和工作人员,感恩格西麦克老师,下一期《业力管理》空中读书会--空中再见!

感恩

文字提供:陈宁

校对编辑 :  颖默,王鑫

深深感恩:敬爱的姚老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2e11edb8818d:感恩姚老师,感恩陈宁,颖默,王鑫

本文标题:《业力管理》空中读书会第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bm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