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7809/83fcf49a390cf92d.png)
我的朋友蒋玲周末一大早八点给我打电话说教堂里今天又一场婚礼,想我一定没有见过西式的婚礼,如果我感兴趣的话就可以去围观一下,然后他们会提供食物,时间是十一点半。我这才到美国两个月,也从没有亲自参加过教堂的西式婚礼,于是赶紧起床,把孩子们也从床上拽起来。我们吃完早餐,赶到婚礼的教堂的时候还不到十一点。
教堂的外观并不高大,也没有什么非常显著的如尖顶之类的标志,看上去就如一栋普通的美国人的房屋,只不过门口有个小小的停车场。我们走到大门的时候,门口贴了中国剪纸的喜字,一边一个,哦,看来是咱中国人结婚。一进门就有一个人站在桌子后面等着,是给宾客签名。我想着我也不认识这对新人,蹭吃喝来的,好意思签名吗?但是看那人那么正式的邀请,不签也会被发现是来蹭吃蹭喝的。我干脆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一翻,全是中国人的名字。
这个教堂里面还是可以容纳一二百人的,已经简单的布置了一下,中间的过道已经扎上了粉色纱巾。稀稀拉拉的坐了几个人。教堂里没有大玻璃窗,不能自然采光,柔和的灯光下还是有点肃穆,最前边正中间也悬挂上了现代的投影屏幕,右侧有一架钢琴,摄影设备也已经架好了,左侧的桌面上摆了几束各色的玫瑰,简单又温馨。我们在前面找了位子坐下来,没有一个认识的人,我们仨就看手机等着开始。
快到时间的时候,人也多了起来,但还是显得比较稀稀拉拉的,牧师也进来了,就站在前面的屏幕下面。有人开始弹钢琴,轻柔的曲子。然后旁边的人开始站起来,都往后看。我也看见了门口有人准备着往里面走。新郎已经站在台上了,那个是新郎?有点老,而且典型中国中年男人那种弯腰驼背,公众场合就不合时宜的软弱样子,西服好似也像块布一样耷拉在身上。钢琴的声音变成了婚礼进行曲。掉头往后,有两个花童撒着玫瑰花,两个粉色裙子的伴娘,后面穿着白色婚纱的新娘挽着一个老人家的。走到我旁边的时候,我虽然不认识她,还是很热情的祝福她。新娘有一点羞怯,也是中年少女吧,老人家年龄真的很大,理论上应该是父亲吧,新娘和新郎年龄看上去都五十岁左右,单从长相,新娘好太多啊。然后就像电影里一样牧师那一套誓言,双方说“我愿意”,交换戒指,唱圣歌祝福,牧师祝福,所有人的祝福,最后走出去。真如电影中一般的庄严肃穆。作为已婚多年的人,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澎拜,只是觉得这教堂的婚礼确实比国内的婚礼要有仪式感得多,一种神圣的感觉也让人觉得婚姻是承诺。
仪式刚结束,朋友就给我打电话,让到楼下吃东西。楼下是个带厨房的厅,已经摆好了桌椅,桌上有餐具和糖果。在厅的一边是个三层的婚礼蛋糕。旁边一个长条桌子摆了很多的点心。终于看见了两个认识的人。他们都是这个教会的基督徒,从他们那里我知道了新娘和新郎的故事。
这是婚礼新娘和新郎的第二次婚姻,距离第一次已经二十年过去了。怪不得看那些照片上明明他们很年轻的时候就认识啊,我心想不会认识了二十多年才结婚吧。他们当年一起到美国来,女人怀孕,老人来照顾,中间出现不合,流产,然后女人提出离婚,分开。男人再婚,后又离婚。女人一直没有结婚。在这个岁数,终于还是决定要再次在一起。两人都是基督徒,这一次得到上帝的指引了吧。我内心里感觉真是唏嘘不已,世界好像很大,但是人的内心终究无法走遍千山万水。
朋友忙了半天,过来跟我说,吃蛋糕啊,这个蛋糕是中国店定做的,不是那么甜,花了八百美元。这看似简朴的婚礼还是没那么简单啊,我们刚在walmart 看见定做这种蛋糕大约四百美元的。好似电影中一样的,有人敲着酒杯,亲戚朋友讲话,但是怎么看,就是觉得少了电影中男女间那一举手一投足眼神中的爱意,兴许就是我们中国人缺少浪漫吧。
大家吵吵嚷嚷的吃饭,聊天,仿佛这就是在中国,只不过不喝酒了,更加文明和简朴了。我和我桌上的人其实都不认识,但是好似已经认识很久了,交换着八卦和新闻,也好似平常的一天,我们从桌上领了饭食,然后边吃边聊。但是我们扔掉这些盘子杯子,收拾完桌子和椅子,各自回家,然后下次再见也一样从寒暄开始。你好吗?你来了,好久不见。是的,好久不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