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光与中国书画

光与中国书画

作者: 字涵 | 来源:发表于2023-02-16 13:26 被阅读0次

          摘要    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由此产生了精神追求,中国书法和绘画是精神层面的享受,对光感受促使着精神层面,演变为个人修养。本文通过对光的基本原理与绘画的关系,延伸到书画的雅与俗,揭示了书画最终是个人的修养。

    (Light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fe and affects people's life all the time, resulting in spiritual pursuit.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re spiritual enjoyment, and the feeling of light promotes the spiritual level and evolves into personal cultivation.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light and painting, this paper extends to the elegance and vulgarity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revealing that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is ultimately personal cultivation.)

    关键词    宗教  治愈    雅    俗 

          一、光与绘画

            根据物理学的解释,光是一种光子流,其光源体的发光是光源中电子获得额外的能量,我们人类依赖这种能量得以生存并做事,如绘画等,光根据能量大小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不同颜色,为人们的生活增添光彩,因而,人类赞美光,美化光,甚至去追寻光。

          宗教画极大的展现了光。藏佛画即唐卡中佛脑后的光环,寺庙壁画里的释迦牟尼、弥勒、观世音等脑后,基督教堂的壁画里圣母玛利亚、耶稣等诸神后首都有强弱不同的光环,人物衣着形态清晰可辨,画面整体清明通透,光彩熠熠。为什么脑后有很强烈的光呢?因为大脑是精神的主宰,精神的回归往往根据自身修行的高低而选择一种光道实现,脑后的光正是修行的成果。因此,很多人一心修行,参拜,渴求精神的回归。

            宗教是人们神灵通往圣洁之地的通道,绘画是思想的凝结,为人们指明通往圣洁之地的方向,宗教和绘画密切相关,但光是两者共有的,感官上也必然明净。佛家修成正果,即是灵魂向往五道光之一,或蓝或白或金或紫或绿,涅槃坐化一瞬间随光而去,前往极乐世界。各自的修行程度,被设定为六道中光,或天道微白光、或人道浅黄光、或修罗道淡绿光、或地狱道黑烟火、或恶鬼道淡红光、或畜牲道浅蓝光。绘画将修成正果即得道之相清晰的描绘出来,以供瞻观,作为训诫。鲁迅说“肚里无食无人知,身上无衣受人欺”,无论宗教修道呈现还是现实中人着装的光鲜亮丽都意味着美好。在古代,衣服的色彩艳度决定了人物身份等级,如中国画《韩熙载夜图》的韩熙载服装颜色艳丽且面积最大,其他无色或色少则代表仆人,唐宋元明清基本一致,对于无色或少色被称为皂隶或农民。在古代西方也是如此,如意大利《大浴场》,尤其《英诺森十世像》中人物发光的红色僧袍、法衣和洁白的衬衣、绸裙构成了画面鲜明而变化丰富的色调。背景是暗红色的天鹅绒帷幕,座椅上镶嵌的金银宝石闪烁着光芒,整个画面既沉着厚重又金碧辉煌。这里指出,在中国秦朝以前,黑被视为主色调,根据《礼乐》记载,夏人以黑色为贵,凡涉及丧事、战争、祭祀等非常严肃的场合都是以黑色为主,而陪葬品可以是彩色,如刚出土的秦兵马俑。汉朝时,皇帝为了从玄学思想上说得通,即五行中「土」克「水」,将「土」的属性与自己相结合,主调黑融入了大量的黄色,从此,后世各朝代开始全面用黄;在古印度传统的苦行沙门们不讲究卫生,并且有意识不讲卫生,比如说穿粪扫衣,睡在粪堆上,这种与美好相违背的刻意行为,在他们看来可以净化内心,而与之类似的13世纪以前的西方天主教的神父与修女身穿黑袍,是想表明「罪人披戴基督的义」来证明自己修行的决心。无论怎样修行,其最终目的都是向往美好,只是形式迥异罢了。

            绘画作为实用性是从美化人类生活环境开始的,尤其是居住环境,她是美好的愿景,要求光鲜亮丽,干净纯洁,内容积极向上。因此,画者首先要精神饱满,有激情,有热情,内心充满阳光,带着阳光的画面自然也有活力,读者愿意感受,自己也开心快乐,室内氛围也尽显活力;再次,画面要干净明亮,充满光感和温馨。在绘画时必须使用高明度色调。反之,大量的暗色调会使人压抑沉闷。试想,暗无天日的画面谁愿意接受,即使作者再精神饱满,再有活力;最后,画面内容要积极向上。积极是作者思想健康,有活力,有热度,对生活充满热情,表现在绘画中是选材,我们宁可选择莫奈贴近自然的《麦草垛》和维米尔有生活气息的《倒牛奶》,也不要梵高又破又脏的《一双皮鞋》或贝克辛斯基恐怖的《爱》或八大山人翻着白眼的《孤禽图》,谁喜欢和孤独、冷漠、压抑、苦闷做伴呢,如果非要,那么生活必然会失去光彩。

            光与绘画都有治愈作用。长期生病的人脸色苍白,免疫力差,乏力,等各种健康问题,医生叮嘱多晒太阳,适量运动,放松心情。多晒太阳必然有益于健康,对于光这种重量极轻的物质很容易穿透皮肤,尤其红光和黄光,当穿透皮肤时会消除体内的白细胞和细菌,也同时触动神经末梢,从而激发全身器官联动,促进血液活力,身体逐渐康复。如同汽车的发动机开始预热膨胀时,车身开始抖动,只要稍给油即可出发。所以,病人必须吃好喝好加强锻炼,同时放松心情,减轻心里负担,身体自然日渐康复。当然,好的心情必然需要良好的环境,绘画就承担了这一责任。室内外悬挂清新雅致,阳光明媚,积极纯美的画面给予心里相同的能量,反之亦然。因此医院、老年健康中心、疗养所、幼儿园、大型公共场所、家庭客厅多选择这样的绘画作品,也称色彩治愈,同时,也考虑室内更多的采光。

            光与绘画的关系非常密切,光影响着绘画,也影响着人的生活。从人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本质上看,光实质上是个人精神层面即雅与俗的表现,更是个人修养的反映。

          二、中国书画的雅与俗

            雅即高,是反映人的韵调高,学识高,志操修洁,风雅高尚,诚意正心,也指人的知识、技能、品德等多方面所达到的高水平,及待人处世的平和风度等富有内涵。雅既有先天反映出来的,也有后天受过良好教养透漏出来的,主要是后天的培养,所谓高尚雅致,高超雅正表现个人的高尚举止或高尚的情趣,其外在表现为干净整洁自然,内在表现为纯正平和自然,《三国志》“禀自然之正气,体高雅之弘量。”美国作家比彻说:“衡量一个人是高贵还是低贱,要看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而不是看他拥有多少财富。”通过后天努力自然而然的反映出来,内外透漏着清新别致的气息,是人普遍仰慕和尊崇的,例如王羲之书法《兰亭序》文而不华、端庄优雅、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干净整洁,字体大小错落有致,墨色饱和,有法有度,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洁,在书写技巧上包含了无数变化之道,仅“之”字就有十余种写法,是传统“中和之美”格式上的样板,符合了雅致高贵的标准。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也习惯的把它作为衡量传统功力的尺度;马远夏圭的山水画清雅静幽,构图奇巧且完整统一,是后人学习得楷模;八大山人的水墨画雅然忧郁,笔墨洒脱净润,是后世借鉴得范本。

          俗即世俗,是指带有一定程度的不雅。俗气,是世俗间的恶浊气息,庸俗,粗俗,在事物面前过度夸张炫耀轻佻反映的不雅情趣、格调行装不整齐,粗制滥造,轻滑漂浮,不得体,油腻,老一套,平凡。苏轼说“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魏书·司马叡传》“俗气轻急,不识礼教,盛饰子女以招游客,此其土风也”;元代一无名氏说“则他这行装特整齐,书舍无俗气,瑶琴壁上悬,宝剑床头立”;曹禺《日出》里“我问你,你刚才为什么偏要看那个女人?有什么美?又粗,又胖,又没有一点教育”,又如“颠来倒去老一套,我都听俗气了。”俗的书法表现是显然的,《黄州寒食帖》是苏轼随手一挥,并没有刻意安排笔法和章法,正如他所说“我的书法没有法,天真灿漫是我师”,通篇书卷气息浓,线条劲键,字体干净,大小不一且歪歪扭扭。虽然是苏轼当时被贬黄州后内心压抑时的表现,是作者矛盾和纠结的真实再现,但实在掩饰不住粗糙邋遢跳跃所反射出的粗俗,这样的书法及作者思想与后来尚意书风吻合,且影响深远,尤其对当代流行书风即丑书和商业字体影响巨大。

          中国书画的雅和俗在形式上是对立的,其本质是个人生命意识即修养,是修养好个人身体和完善并充实个人思想。道家的修炼养性是感知和洞察宇宙天地间的阴阳变化,从身体健康来修养。《道藏》以气养身,宋·黄庭坚说"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的人所反映出的状态是自然的,温和的。修养至高,反映出内敛,含蓄,适中,平淡,温和,即志气和平不激不励,在中国书画中表现出笔墨圆润且劲健,构图奇而显平,寓意深刻而不外露,整体气息舒缓,平淡天然。相反,修养不够,表现出不修边幅,邋遢肮脏,轻佻肤浅,身体肥硕或瘦骨如柴,形色诡异,暴跳如雷,大喊大叫,尖酸刻薄,自私自利,其作品呈现出埋怨,捩气,火气,诡异。

          事实上,中国书画表现的修养是温和的,如同温和的光照,不激不厉,温和柔软,不以竞技为目的,以平和简静为上。黄帝内经》提到“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中医强调“持中守一而医百病”,儒家内圣、道家守柔、佛家慈悲,都是戒骄戒躁,平和温润,都是源于个人内在的修养,几千年来之所以看到同一题材,同一书体,若干人反反复复,代代相传就足以证明。温和是明心见性,是正己修身。马夏山水影响了中国画几千年,王羲之的《兰亭序》温文尔雅,平和舒缓影响了中国书法上千年,弘一的字静穆素雅影响中国书法几代人。与西方不同,德国文学家尼采主张唯意志论,提倡超人哲学,并以太阳自命,鼓吹自己万能而发疯致死,梵高纠结的心态和努力为生活抗争而狂颠自杀。从书画的形式技巧看,都是讲究用笔用墨圆润,厚实,即中锋用笔。中锋说明中和之道,不偏不依,不温不火,不急不躁,含蓄内敛,静穆温馨的修养之道,这些修养隐藏在笔墨里,形成独特的美。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这样解释中锋“徐铉擅小篆,映日观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无有偏侧,乃笔锋直下,不倒不侧,故锋常在画中,此用笔之法也”,所以,古人总结“书无烟火始成家”,庄子说“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读者欣赏书画作品必然要感受笔墨带来的温润饱满,进而感染自己,提升自己,尤其从作者书画技巧和处理画面的方式窥视作者高尚的品质和待人处世的风度及高超的学识修养,健康的身体状况,等等。当然,作品油滑老道,轻佻洒脱,狰狞怪诞所反映出的作者率真和不拘小节及身心自由,亦或反映出作者的内心纠结,身心不佳,等,都是不完善的修养。

          至高的修养是需要不断读书学习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字如其人”,“精气神”都是学习所反映的,而不愿读书是当下社会的普遍现象,几乎绝大多数人都想通过短暂视频了解一般性知识,其言谈举止,处事为人简单直白,平淡粗糙,可以说基本不动脑筋,诚如设计好的程序,机械、呆板、粗浅、幼稚、无趣。书籍是知识的结晶,读书是直接获取经验的方式,要理解中国文化的温和性,提高自身修养,只有认真阅读中国优秀文化书籍。而事实上,短暂刺激的视频淹没了真正的读书,人心浮躁使得读书变的奢侈和可望而不可及,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中国书画的雅俗共赏是形式与本质、大众与小众的完美协调与结合,是符合人们对事物的共同认知,唐代白行简(白居易之弟)说“唯迎笑于一时,惟雅俗之共赏”,是最早提到这一词,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也提到“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做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王羲之的字端庄秀美清晰明了,李白的诗通俗易懂妇孺皆知,水意画清新雅致人见人爱。怎样使雅与俗完美结合,达到中和之道,完全由个人主观意识和才能决定的。

    结束语    中国书画是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与光对生活的影响极大有密切的联系,从而更进一步加深了对书画的理解,产生了书画雅俗之别,最终归结为个人修养,并养成独特的艺术形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光与中国书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ep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