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10月,用一个关键词来总结,叫『 克服 』。克服自己的焦虑,克服对时间的管理,开始有意识地保持自己的注意力,开始反思和总结。
能感受到自己真真切切的在蜕变,不像曾经一次次的光说不做,挣扎着站也站不起来。不过还是感谢过去那个虽然不努力,但是仍然在痛苦中追求觉醒的自己,正因为每一次从麻木中的苏醒,才让我能蹒跚着往前挪一小步再挪一小步,直到按下这颗“改变”的人生按钮。
于是在开始正式上路以后,我回顾之前的经历,忍不住思索:改变真的有那么难吗?为什么可以好像一下子就被触动发条,又好像改变是怎么都迈不过去的高高的槛。每个人都知道改变以后会有多么不同,都说着你必须赶紧改变。看上去,改变就是开始行动而已,并不会多难啊,执行力太低而已。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的可以随随便便改变,那为何大家都在赞扬谁能够真正做到改变。至少对于我来说不是的。
改变,对我来说意味着,克服内心的焦虑害怕,走出舒适区,在不确定中寻找一种确定感,在最不易做到的时候开始坚持,并且保持一种持续不断地向前的状态。
在这简单的定义里面,克服就是第一步——勇敢直面那个感到恐惧的小小“自我”。
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你得先面对了自己,克服了你的内心,你才能真正改变和行动。所以我们总是彷彷徨而小心翼翼,在实际做的过程中很不安心,仍然害怕哪里没做对,或者再一次失败,被推到重来。
这种对自我的关怀,才是一种行动的原始力量。而不仅仅是,你要改变你就去赶紧做些什么,往前走你就能找到答案的,这种粗放式的自我鼓励。
如果连答案的方向在哪里都不清楚,你又怎么才能得到自己探寻的结果呢。没有重心的被半推着前行,自然是脚步不稳,踉踉跄跄。
我们,是一切解决问题的答案本身。而答案,其实从头至尾都在我们身上。
把探寻的目光由向外转为向内,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当初的一个小想法对今后造成那么多困扰,原来内心的“蝴蝶效应”也是汹涌澎湃。
看见并面对自己内心涌动的焦虑和恐惧,慢慢缓解和克服它。把重心找稳了,再郑重的实行改变行动,你会找到真正的前行的节奏,每一步都踏实又充满力量。无所谓外界的风雨飘摇,因为内心的小屋已经牢固稳靠。
很庆幸,在二十四岁以后,我终于慢慢悟出这个道理:要改变,先克服;克服以后再行动。并且在之后的一个多月里,我开始人生路上真正的前行,一点点加快脚步的在蜕变。而那之前的反反复复的所有看似漫漫黑夜中的焦虑,让我在对比下更明白克服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
就像超级玛丽游戏里的玛丽一样,开始是个很小很萌的小孩,随着不断往前蹦跳碰盒子,吃到蘑菇以后,慢慢摇身长大,有更高的个子和装备,去跨过前方的障碍和动物。
用头去顶盒子,自然是会疼的,但是有了蘑菇,你才能快速长大。
所以,别急着为了改变就开始做什么,在行动之前,克服你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