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什么是教育》(四十七)

《什么是教育》(四十七)

作者: 煮雪烹茶惠 | 来源:发表于2024-07-17 23:39 被阅读0次

    🌅今日共读内容:第十七章 教育与传承(136-143 页)

    ❓今日导读问题: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如何汲取历史的要素,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育效果?请举例说明如何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融入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

    💬今日思考问题:面对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历史教育应如何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我们如何借助历史教育的力量,推动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变迁?

     【我的摘录】

           如果回忆仅仅是关于过去的知识,那么它便不过是无数考古材料的堆积。如果回忆仅仅是富于理解力的观照,那么它也不过是无动于衷地描绘了一幅过往的图景。唯有当回忆采取了汲取的形式,才能使个人在对历史的敬畏中自我实现;而后,这种回忆才会成为衡量他情感与活动的标准,并最终成为他对自身的永恒存在的参与。回忆方式的问题,正是陶冶是否仍然可能的关键所在。

    【我的思考】

    首先理解汲取的意思,是吸取、吸收。吸取的应该积极正向、伟大有力量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积极作用的那一部分。

    其次,注重培养历史意识而非历史知识,夯实历史知识基础的同时,更有培养历史时空观念。

    强调学生认识每一件历史事件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并能够对事件与特定时间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促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历史知识,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历史体系。

    再次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培养史料史证观念

    历史知识来源于历史资料,只有促进学生获得可信的史料,实现历史事件的重现,才能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老师应该注重信息化教学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重要价值。通过信息技术与网络相连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搜集各种史料,从而促进学生在历史资料的观看和感知中体会实证精神,并通过史料的学习穿越时空,带领学生进入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中,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了解真实的历史,培养学生严谨严格的历史态度。

    第四,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历史理解观念

    历史理解是指对史实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这是在历史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素养培养,促进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感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进行描述。 促进学生敢于质疑,根据问题进行知识学习,促进学生对当时历史背景的正确认识并树立理性思维,正确客观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了解秦的暴政,培养学生形成对暴政的反对以及怜悯普通百姓的疾苦的正确历史认识。

    第五,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历史解释观念

    学生的历史解释观念是提高学生对历史事物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这需要学生增强历史理解,针对每一项历史事物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全面的解释。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交流在培养学生这一观念中的作用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的不同见解得以交流和沟通,从而促使学生在聆听他人的解释中更全面,形成更科学的历史解释。

    第六,培养正确历史价值观,进行德育渗透教学

    历史是具有文化性的学科,应该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管理,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家国观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从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国家重任。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了解到中外文化的差异和联系,从而促进文化交流,实现中华文化繁荣昌盛,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总而言之,老师应该认识到历史核心素养在历史课堂中的重要性,使得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但提高知识内涵,还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文素养和历史品格,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是教育》(四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il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