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462995/382652902836f65f.jpg)
在《你对世界的信念对你很重要》一文中,万维钢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杰里米·克里夫顿新的研究成果:
一个人,对如下三个问题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跟世界互动的方式和决策习惯,而且会强烈影响你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第一,世界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
第二,世界是精彩的,还是无趣的?
第三,世界是活的,在跟你互动,还是只不过是在机械地运转,并没有目的。
在这位学者看来,正是人们内心对这三个问题“是”或“否”的回答,造成了人的行为取向、心理健康程度、包括性格养成等有了不同。
道理很简单:
“如果你相信世界是安全的,你会更合群,对他人有更高的信任,在精神上很放松,不容易抑郁。如果你相信世界很危险,你就会谨小慎微,不愿意跟人交往;如果你相信世界很精彩,你的好奇心会很强,还会常怀感恩之心,觉得自己很幸运,你会有很强的幸福感;如果你觉得世界对你有所期待,乃至于在用各种方式启发你,你的生活会有强烈的目的感。
反过来说,如果你觉得世界只是一个机械的存在,你就可能没有那么主动地对外沟通,你不打算去做什么特别的事。”
那么,又是什么在决定着我们对上述三个问题的态度呢?是不是由我们的人生经历决定的呢?
万老师举例道:
“比如,一个人从小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经常被人欺负,被人骗。那他认为世界是危险的就合情合理;如果一个人生活很富裕,什么都有,他自然就容易相信世界是精彩的。”
然而,研究结果却并非如此。
克里夫顿研究发现,一个人认为世界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跟这个人有过多少危险经历之间的关联其实很小。一个人认为世界是不是精彩的,跟这个人有多少财富和特权也没有什么关系。
克里夫顿认为,人们对三个问题的答案,换言之,如上信念的形成,更多是被灌输的结果,尤其是来自家长的灌输。
“贫困未必会让孩子相信世界本质上是个危险的所在,但如果家长一直告诉他世界很危险,他就会相信世界很危险。”
克里夫顿发现,那些从小认为世界很危险的人,长大后更不可能成功,健康状况更差,得抑郁症的比例更高,他们对生活更不满意。他们对别人的容忍度更低,容易因为一点小分歧,就跟别人势不两立,他们更偏执。
也就是说,这些人的父母希望他们安全,可是灌输危险信念的实际效果却是是让他们缺乏安全感。
如何让自己相信世界是精彩和美好的?
克里夫顿的办法是,要求自己每天都要写下新发现的五个美好事物。他的体会是,一开始可能感到很困难,后来越练眼光越好,最后随处都能注意到好东西,这使得他的幸福感直线上升。
文章结尾,万老师这样写道:
“也许你的信念对世界并不重要——但对你自己,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