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七点半便出发,八点二十前到达办公室,心情大好。上班期间身体状态也比较好,但与本周最好的状态相比较,毕竟差了一些;工作因此不大顺畅。幸好今天也没什么事必须要我处理。
晚餐时老弟来电,说约了我的两位老同学在衡阳聚会,我很欣慰。
微信读书推荐《中国经济2020》这本书。我正想换换口味,也想增加一些新知识,便点开读起来。快速翻了200多页,眼光扫过一堆堆数据和新名词,毫无留恋之意。直到读到下面这些话,速度才慢下来:
无论政府如何严防死守,都不过是最后挣扎——发币权从政府向数字世界转移才是大势所趋。首先,若遵循第一性原则,回归货币本质而言,货币并不属于国家特权。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典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源于普通商品,属于一般等价物,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进一步推导“货币价值由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而非由国家决定;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一组合约,是一群市场主体共同协商的一种解决市场交易的制度安排;以菲利克斯·马汀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派则认为,货币的本质就是信任,这种信任不取决于它的发行方是国家还是个人。可见,主流经济学派对货币的论述中,都直接或间接地否认了国家机器发币的唯一性。……
数字货币成为未来货币的相关议题已被顶在杠头上。其实,“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货币”,是一个古老且悬而未决的难题,也是人类在每一次经济危机中都会追问的一个终极问题。《盐铁论·错币第四》中谈到,“故教与俗改,弊(币)与世易。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揭示了货币介质、载体变迁的基本规律。回溯历史长河,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其实就是商品、信息的流通及资源和人力的有效配置,而为实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币从商品世界中脱颖而出,在历史沉浮中变迁。德拉克马银币见证了古希腊文明的全盛时代,圜钱诠释了大秦帝制的演变规律,无论是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史,还是上下三千年的世界史,其实都是一部货币史。
由此可见,我的阅读口味是多么的“食古成瘾”!
最后,引文最后一句“无论是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史,还是上下三千年的世界史”令我有些迷糊……时间太晚,睡觉去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