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我近年跑步心得的分享稿。
我上高中的时候学习很差,当时压力也特别大。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我加入了校体育队,练习中长跑,几个月后,我跑步的水平有了相当大程度的提升。当每次班级体育课800米长跑,把那些学习很好的同学拉下大半圈时,我终于觉得自己并非一无是处。
只是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我受伤了,每次跑步超过3KM后,我的膝盖外侧就开始疼(直到20年后,我才知道这种病症学名叫髂胫束综合症,是长距离跑步最常见的),疼的只能走路。
我原本想走的体育生之路就这样戛然而止了。
2015年,公司的一位同事报名参加了苏州金鸡湖半马,我心血来潮也想重新挑战下,唯一需要担心的是,我的膝盖外伤对我能造成多大的困扰。
于是,我周末专程去浦东世纪公园试着跑了跑,结果到大概8KM时,预想中的疼痛如期而至,看来这个问题不解决是没办法跑下去了。
为此我网上搜索了关于这个症状的处理办法,照着网上的步骤练习,效果居然不错,我可以跑的越来越远了。
犹记2016年首次挑战半马之时,因为比赛所以其实跑的速度还是有点快,到13km时就明显感觉有点跑不动了,到19km时真的是跑不动啊!那种咬牙坚持的痛苦感,那种100米你会感觉怎么那么远,那么远,何时才能到啊?!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怎么到的终点。
并且由于消耗过大,补给不足,赛后出现了低血糖症状:瞬间出了一身冷汗,头晕目炫的感觉吓了我一大跳,还好我强赛了点吃的,慢慢缓解了。不过这也一定程度上提醒了我,这种长距离运动还是要谨慎,安全第一。做足准备,实在不行就弃赛吧。
最后,分享下持续跑步的一些收获,只是我个人的感受。
1,身体健康,这个就不多说了。其实如果基于健康考虑,每周运动量保持在2小时就可以了,也就是每周选择4天运动,每次半小时,或者周末来个大运动量的活动。
我重点想说的是疗愈。之前由于用药失误导致皮肤过敏--荨麻疹,尤其是户外跑步的时候,风一吹脸上,胳膊上,肚子上就会起很大的疙瘩,相当吓人。吃过一阵防过敏的药也没什么用,后来,我索性不去管它,慢慢的居然也好了。
我猜大概一方面是身体素质提升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也是身体习惯了外在的气候条件吧。
另一种疗愈完全是内在的,我称之为潜意识的对话。
跑步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人的运动,一个人在跑步的时候能想些什么那?可能是你今天做的一件事情回顾,可能是未来将要做的一个重要决定。当你跑步时间足够长,你就会沉浸在某个事件中,忘了身外之物,感觉不到跑步的累,你思如泉涌,好多意想不到的念头会冒出来,让你大吃一惊,那种感觉相当美妙。
久而久之,你的性格也为之改变,你心境平和,精力旺盛,勇于挑战,这才是跑步的最大收获,也是能让我一直持续的动力所在。
2、科学锻炼。长距离跑步是需要科学的去锻炼的,你可以不用专门请私教,但一定要学习关于跑步方面的知识,避免受伤。安全第一,为了健康,真的没必要进4或进3。
3、最好能加入一个好的社群。我跑步的动力一方面来自社群朋友的带动,每当早上赖床时,看看群里已经有人跑个半马打卡了,真的不好再懒下去。同时再想想到月底的跑量排名太靠后了也不太好,就逼着自己出去跑步。
社群的另一个作用是让你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跑半马时觉得全马很牛,跑了全马觉得越野很牛,然后是超马(50KM以上),然后有铁三,所以,世界那么大,真的要见识!
当然跑步的好处还有很多,比如对场地,装备要求少,花钱少;比如可以不必控制你的饮食,体型依然完美;我就不多说了。
希望大家都能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持续下去,你都会收获美好的。
感谢你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