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闲话古诗词睡在诗歌里诗歌•美文•艺术作品荟萃
诗鬼是如何炼成的——天才诗人李贺的一生

诗鬼是如何炼成的——天才诗人李贺的一生

作者: 寒易冰 | 来源:发表于2019-05-08 16:58 被阅读8次

某次一个朋友问我:“为什么诗人大多比较短命?”

我认真想了一下,长寿的诗人其实并不少,唐朝的丘为整整活了九十六岁,他写的《左掖梨花》“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而号称“四明狂客的”贺知章却是越老越妖,活到了八十五岁,他的诗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背。

但说到短命的诗人,似乎能点出更多来:才高八斗的曹子建39岁郁郁而终,写《滕王阁序》的王勃27岁落水身亡,小清新们最爱的纳兰性德31岁饮酒过量去世,想要“不负如来不负卿”的仓央嘉措更是只活到24岁。

即便到了现代,诗人们依然是英年早逝的代名词:新月诗人徐志摩34岁时丧身云端,朦胧派代表顾城37岁自缢,以梦为马的海子也在25岁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这还只是中国,如果把雪莱、拜伦、济慈、裴多菲那些外国诗人也算上,这份名单就会很长很长。如此看来,诗人还真是一份危险的职业。

天妒英才似乎是对诗人的一个魔咒,但让我印象最深的早逝诗人,却是被称为“诗鬼”的李贺。这个在诗歌创作上不走寻常路的天才,基本上是把自己活活累死的。

日常的李贺是这样:骑着一匹伶仃的瘦驴,带一个身高四尺的童子,边走边搜肠刮肚,冷不丁激起一簇灵感的火花,就迫不及待地拿纸片记录下来,投进书童背着的布袋里。晚上回到家,连饭都不及吃,他就把纸片从口袋里倒出来进行整理,不写出几首佳句决不罢休。他的母亲看到那些纸条多得似雪片,心疼地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

他写过一首《秋来》,完全是惊心动魄的创作写照: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风雨如晦,促织夜啼,犹在笔耕不辍。这种用生命去写作的态度,让诗人羸弱的身体无法支撑,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李贺病殁于昌谷故居,年仅27岁。

按史书的记载,李贺祖上也曾是皇室宗亲,但是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已经家道中落,困顿不堪了。大概是因为营养不良,李贺从小身材像根豆芽菜,双手修长,眉毛也跟长眉和尚似的(按相书的说法也是长寿之相啊,可见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是缺乏钙铁锌硒并没有影响到他的智商发育,七岁时他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了。名气大到文坛泰斗韩愈先生拉了好朋友皇甫湜亲自跑去考教他,小李贺心理素质非常过硬,见到两位大人物之后不慌不忙,深深一揖写了一首《高轩过》,用诗给二人戴了一顶大大的高帽。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何况这是来自一个学龄儿童的高级马屁,韩愈和皇甫湜读毕大喜过望,纷纷点赞,当即邀请小李贺去家里做客,还表示要当他文学创作的领路人。在“文人大救星”韩退之的关照和鼓励下,少年李贺才如泉涌,写起诗来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不少首豪气干云的诗,比较著名的有这首《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全篇满是盛唐边塞诗的雄浑风格,脑洞大开的诗人描述了一场发生在他想象之中的战斗:塞上秋色、易水残阳,金鼓红旗、白刃如霜,好不壮怀激烈!而事实上李贺一辈子都没有到过边关,更没有上过战场。完全靠脑补就可以把诗写得这么像模像样,除了说这就是天赋之外,还能如何呢?

另外还有一首我比较喜欢的五绝,只是诗名如同系列号一般缺乏辨识度,《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简单二十个字就勾勒出一派高冷肃杀的边塞风光,小李同学的想象力已经突破天际了!

未及弱冠已经名动京华,年少得志的李贺自信满满,准备去参加科举一展身手。之前他已经通过了府试,这回准备参加全国统考的进士科,只要能过就可以跨入国家公务员的行列。就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刻,李贺忽然遭遇了当头一棒。我们知道天朝有一种优良的传统叫做“避讳”,如果某个字被皇帝或者自己祖宗在名字里使用过,臣民和后代就不能再用这个字了。如此牛掰的规矩很早就有了,比如汉光武帝叫刘秀,后来的人就不能再说“秀才”这个词,得改叫“茂才”;孔夫子成了圣人,他的名字也不能叫了,所有读书人遇到“丘”字时只好读作“某”。总之可以理解为皇帝、圣人、祖宗已经为他们的名字注册了专利,拥有独家使用权,任何人不得擅用,否则后果很严重。李贺如此悲催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父亲名叫“李晋肃”。“晋”与“进”同音,有好事之徒拿这个大做文章,说李贺不避父名的讳跑来参加进士考试,完全是大逆不道。在可以文诛心的时代,这真是莫大的罪名。尽管韩愈挺身而出,写了篇《讳辩》来为他据理力争,但于事无补,满怀理想的李贺就以这样无厘头的理由离开了考场,终身不能再考进士。愤懑中的李贺写了一首《出城》: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好像一只被弹弓击伤的乌鸦一样回巢,这事有多难受可想而知了。不过他并没有沉浸在伤心失意中不能自拔,不久之后强自振作,又写了一堆以系列号命名的诗。其中一首《南园十三首·其五》相当狂放: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王侯将相本无种,这时的李贺似乎想另辟蹊径,通过投笔从戎来建功立业。不知为何,小李同学似乎对自己的武艺有着迷之自信,在诗文中动不动就舞刀弄剑,但以他的身体状况而言,实在难以胜任这样的工作。从后面的经历来看,幸亏他没有放弃写诗的爱好跑去从军,不然我们很可能就读不到那些璀璨的诗篇了。

李贺有“诗鬼”之名,他的诗确实喜欢剑走偏锋,有着料峭奇兀的变化。世人传诵的《李凭箜篌引》中,他展示了如何把美妙音乐转换为瑰丽文字的神奇魔力: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唐人多雅风,不仅爱写诗、爱画画,爱蹴鞠爱舞剑,还爱好古典音乐。感谢文艺爱好者李贺,就因为他听了当时著名演奏家李凭的一场音乐会,才能把这场听觉盛宴记录下来。让我们似乎听到,不,是感受到了这场无与伦比的演奏。我一直认为,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与这首《李凭箜篌引》堪称中国诗歌史上描写影像和声音的双璧,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竟然大量运用了“通感”这种古文中罕见的修辞手法,李长吉鬼才的名头真是名不虚传!

寂寞而又热情的诗人李贺,像流星匆匆划过唐朝诗坛的天空。也许写诗确实是伤心劳神的苦差,以至他二十七岁就耗尽了自己的生命。那个追问我诗人为何不寿的朋友,如果能看到这篇小文,也许就不会再要一个答案。同样孤独的南宋诗人陆游,有一首写于旅途中的诗作《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斜风细雨中瘦驴上的诗人,征尘满襟辗转江湖间的游子,这是陆游,这是李贺,这是向往着诗和远方的我们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鬼是如何炼成的——天才诗人李贺的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lv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