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的课听过,但象昨天一样认真地听了好几节是第一次。陈果无疑是位很智慧的女性,她的智慧与情商已超越了许多人。她看似不经意地、娓娓道来的讲课,其实包含了许多深奥的人生哲理。
昨天我反复听的一节课其实只是一段课,主题是唯有自知、方能知人,唯有知人,方能真正爱人!不过一段九分五十一秒的视频。但是我反复听了几遍。有了许多顿悟。

人生走到今天,我终于学会了反省。但是,反省的视角还很短浅,望不到深处也无法望到远处。我知道,这是需要不断地学习的过程。比如课程中,陈果讲到的“自爱”。其实,在我的认知中,自爱这个词,很严厉,甚至带有责备。但从陈果温柔的口中听到,却是一个很正向的词、一个充满了暖意的词。
她说:这一生中,我们一直在寻找着终身伴侣,但是,每一个人真正的终身伴侣只能是一个人,那便是自己。从生到S,我们会遭遇一些人,但那只能是途中的陪伴。他们来,然后去。自始至终,真正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
是的,父母不可能一直陪伴着我,就如我不可能一直陪伴我的孩子;晨间去跑步遇到的许多同事,那怕是有伴侣者也通常是独自一人;而在过往的人生中,大多数的时光我也是自己与自己待在一起,那怕是最浓烈的热恋期间、那怕是最甜腻的新婚时段。因为,人是社会人,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更多是社会的角色。更何况,其实那怕是假期时段,一家人都生活在家里时,大多数的时光,我们也各自为政,没有也不可能时时交集。
所以,爱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这便是自爱。因为你自爱,所以你会遇上爱你的人,因为你自爱,所以当遇上爱你的人时,你会更遇见更好的自己。
那么怎么才能学会自爱?

首先要学会的是认识自己。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当你想要去爱一个人时,首先做的当然是认识这个人,于自己亦然。反省是一种认识,学习也是一种认识。人生中许多苦难,都只能是自己去承受的,没有人可以帮到自己。比如父亲晚年罹患癌症,我们会有许多的同情、悲悯、与尽心地照顾,但是所有的恐惧、痛苦却只能由他独自承受,甚至于无法或者说是没有勇气倾听他的忧虑与害怕。
这些往事,成了我一生最大的遗憾,让我至今无法释怀、无法全然地走出这份郁郁,它象一个结,凝固在了那里,硬化在了那里,在心底最幽暗的角落、成了我人生最感伤的部分。

但是,今天我终于明白,唯一能帮助到这个一生陪伴者的,唯有自己。所以,父亲最后的自我解脱是他自己对自己的决定与拯救,而不是、并且肯定不是、绝对不是对我们子女或对我母亲的愤怒或责备、控诉……他有权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有权对自己的生命做一个重大的,虽然在我们看来是难以接受的决定……
我们,虽然是父亲的至亲、子女、相伴了他五十年的妻,但是,于父亲自身而言,只是他人、只能是他者。
萨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他人是我,是另一个我,是不是我的我,是我所不是的人。
所以,作为他者我们是承担不了拯救父亲大任的,更承担不起父亲曾有过的期望。因为,我只是另一个他,如他般平凡、如他般普通、如他般还没有学会自爱,或正在学习自爱的路上。
(忽然,便有了一种释然……)(忽然泪水盈满了眼……)

愿父亲安息!我们曾经是至亲,在我年幼时您照顾了我,而到了您年老我也尽心地照顾了您。只是,我道行太浅,尚未学会自爱,便也缺乏强大的内心与爱的能量。
而母亲更是,更没有一颗强大的、可以拯救您、帮到您的心与力量。
我们同行,是因为我们有着特殊的亲缘,但再浓烈的亲缘却也只能是他者,我们都需要学会自爱,或可拥有一股爱的能量,助您一臂之力,但,仅此而已。
这于我,于他者都是相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