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看了一本书《要有被讨厌的勇气》,看到了些关于弗洛伊德“因果论”和阿德勒“目的论”的辩论。
其实我也更加认同阿德勒的“目的论”,结合我个人和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儿可以知道,人们生活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情绪和行为都是先有目的。
比如,一个小婴儿饿了就会哭。那哭了,他就不饿了么?不是的,他通过哭来提醒大人:“我饿了,快来喂奶!”
再比如,我陪伴朋友去看他的一位患有癌症晚期的至亲。
那是在一个县城的医院,走进病房,只见一位形容枯槁,连呼吸都困难的老人正躺在病床上睡觉。
他已经病了几个月了,当得知是癌症晚期的时候,他的家人决定放弃手术,保守治疗。看现在的情形,他应该是快油尽灯枯了。
病床周围有老人的其他亲人在日夜照顾,我们只是待了几个小时就回去了。
回来的路上,朋友泪眼婆娑,可我故意把头侧到一旁,沉默不语。
他见我沉默,便收起了眼泪。
其实不是我冷漠,而是我质疑:“如果你那么不舍,为何不留下照顾一天呢,这样既能多看看他,也算为他最后做点事情。”
而朋友现在痛苦的表现,我认为只是让我觉得他痛苦,让我去同情他、安慰他。正如阿德勒提出的“目的论”。而这次,基于他的行为,我不太想配合他。
但同时,“目的论”也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它好像一个透视机,一下子扯下了我某些情绪、行为的遮羞布。当我直面这些情绪、行为背后的真实目的后,我都觉得自己很有心机。同时我也觉得,我很多悲伤的情绪是不值得被同情的,因为那都是我自己造成的。这样想,我确实轻松了不少。
但我也不想放弃“因果论”,“前因后果”、“因果循环”等观点太深入人心了,我从小就相信因果。
举个例子,比如单纯的孩童,在面对至亲离去的时候也会哭。我不认为他哭是为了博取同情或是让亲人活过来,他更多的是害怕,但害怕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总之,“目的论”很实用,但“因果论”之所以被广泛认可也是有其道理的。二者是可以互为补充的。
而所有理论其根本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因此,我们也不必太纠结,哪种理论能帮助你减轻心理负担、更有利于自身发展,就选择哪种理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