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一个音乐人,却用文采折服了很多人。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追他的《晓说》,尤其是喜欢开头那句: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高晓松说这句来自他的妈妈。
我一直很好奇他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女子,可以影响儿子这么深。
直到我们看到了媒体对高晓松妈妈张克群女士的采访。
高晓松的妈妈很逗,身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原清华大学教授的她,出版过这么一大推书:
就是这样一个女人说她原本是想做相声演员的,后来没有做成相声演员,但说话还是比较贫的。
别人写建筑写的高深莫测,不是专业人士都不愿意看,她写建筑,则期望与把人逗乐,逗不乐的不发表。
也难怪高晓松可以妙语连珠了。
当媒体问道她育儿的秘诀的时候,她说:
“我给孩子削过两根铅笔,
就再没管过他们”
高晓松我国家喻户晓的音乐制作人,高晓江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这是她的一对儿女,张克群可谓是一个成功的家长,竟然就只给孩子削过两根铅笔,然后没有管过他们?
这不就是所谓的放养吗?
放养的效果这么好?
此放养非彼放养
我的一个朋友小雪属于文艺青年,她遵循的就是放养的态度。
她觉得孩子的童年不能让她太累了,孩子有兴趣的事情就让她多做,不喜欢的就不做。
她非常喜欢玩,经常带着女儿天南海北,她开心,孩子也非常开心。
对于学习那些事情,她经常自动忽略,她觉得那是学校的事情,她就跟孩子玩的开心就好!
结果孩子上一年级跟不上班,老师经常叫家长,她也着急的不得了,也为自己前几年的放养感到后悔!
同样都是放养,为啥张克群成功了,有人却失败了呢?
身教胜过言传
高晓松在《鱼羊野史》中曾经提及过他小时候的生活:
当时我家里有好多书,连走廊里都摆满了书。
我们家书柜下面都是卡片柜,上面是书,到处都堆满了卡片,因为那个时候没有谷歌搜索,看书得把笔记记在卡片上,这句话在哪本书第几页等等。
高晓松几乎是在书浸泡下长大的,他看到的不是书,就是他父母在看书。所以他没事也看书,一看就会忘记时间。
恰是因为多年的积累,才让他像是一个移动的百科全书,可以历史,音乐,国内,国外的侃侃而谈。
李玫瑾曾经说过一个孩子最初形成的观念来自于看到的具象,我们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自己却玩麻将,孩子一般是不会好好读书的。
当孩子看到的是父母不停的在读书,父母喜欢学习的时候,孩子自然也就会学着去做。这就是身教的力量。
放养并不是什么都不管
当别人非要张克群女士对于自己的教育秘诀再说点什么的时候,她说:
“教育应该是理念上的教育,而不应该是具体的教育。”再直白点说,就是“别管那么多!”
在她心目中父母并不比孩子高明多少,在孩子小的时候她和孩子们做朋友,当孩子长大了,她又放手让他们自己去体验。
同时她用自己的理念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张克群出生在德国,4岁的时候才和父母回国。
在她上大学之前,父母希望她学外语,可是她很喜欢画画,一次和梁思成的沟通中,她发现自己爱上了建筑。
最终她选择了建筑专业并且成了梁思成的学生。
她把建筑当成一生的事业,2002年退休后,张克群又重新投入了对古建筑的调查研究之中。她没有把自己的价值投注到儿女身上,而是继续自己的爱好,天南海北的研究古建筑,从中国的庙宇到美国的天主教堂遗址。
高晓松和高晓江也犹如母亲一样喜欢 浪漫肆意的生活。
有一次高晓江骑摩托车穿越非洲沙漠,路上摩托车坏了,她就留在当地的一个小村子里看夕阳和酋长一起喝酒,空闲时给别人当导游,直到两个月后零件寄到才离开。
高晓松更是满世界的去玩,每到一个地方他就买一辆车,离开的时候卖掉再去下一个目的地。
高晓松曾说,“是母亲给了我生活的道路和理想”。
教育很多时候不在我们的道理之中,而在日常不经意的行为之中。
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我的一个咨客跟我抱怨说他家孩子特别没礼貌,经常对他们夫妻呼来喝去的。他们也为此想了很多办法,讲过道理,设置过代币,可是孩子经常是好几天又恢复常态了!他们为此一筹莫展。
在做家庭咨询的时候,我发现这对夫妻对老人就没有礼貌可言,尤其是爸爸,动不动就让老人闭嘴,别说了。他的儿子则也是用这样的态度对待他。
很多时候,家长都会跟孩子说一些道理,讲一些规则,但是这些道理和规则偏偏只要求孩子一个人遵守,家长则属于特权主义者。这样的道理和规则孩子怎么可能长时间的坚持呢。
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灵魂感动灵魂。
教育孩子需要有总的目标作为指导思想,同时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孩子,效果会显著。
愿以高晓松的母亲张克群女士自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