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智慧父母婚姻育儿
请不要把“无条件的爱”作成溺爱

请不要把“无条件的爱”作成溺爱

作者: 爱家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17-05-17 06:13 被阅读17次

    1

    我第一次问这个问题,是问我的“朋友”小艾,因为她认为孩子不早起不是问题,顶多就是父母累一些,帮他穿穿衣服,送他到学校去而已。可是他的儿子已经是初中生了。小艾感觉没什么啊,一直就是这样的啊,我们不是要无条件的爱孩子吗?他多睡会儿就多睡会呗,想和妈妈睡就和妈妈睡呗! 这不恰恰说明我是无条件的爱他吗?

    从此我就对无条件的爱开始怀疑起来,我赞同无条件的爱,但是我绝对不认为无条件的爱就是没有任何规则和要求,让孩子顺应他自己的一切。直到我看到了卢梭的一句话让我的思路更加清晰起来:

    你们了解使孩子感到不幸的最可靠手段吗?那就是他们要什么就给什么!随着他们的要求轻而举的得以实现,他们将提出更多的愿望。你们迟早不能满足他们的所有愿望,最终将被迫拒绝他们的要求,而这种不寻常的拒绝使他们产生的困惑比放弃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要多得多。最初,他们想让一根手杖,然后想要一块手表,接着他们想要空中的飞鸟,再接着他们想要天上闪烁的星星,最后想要他们所看到的一切。

    这是几百年前卢梭提出教育的指导原则时他质问当时人们的话。

    这似乎让我看到了一线光。让我逐渐的理清楚了无条件的爱和溺爱之间的差别。无条件的爱并不是没有要求,不去管束,他应该是基于孩子的成长合理并且有目的的培养孩子的自我责任感。这一点我选择《宠爱是毒品》中的关爱的概念,这可能会让我们更清楚无条件的爱,在我看来关爱就是无条件的爱嘛!只是时间久远称呼不同而已。

    关爱是父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成长阶段,期望、能力而产生的,它是善意的,激励性的,其目的是培养他们的自我责任感。关爱是不应附带任何期望的。——《宠爱是毒品》

    我们关爱孩子并不是为了几十年后为自己养老做好准备,或者想让这个孩子继承自己的某些东西,或者帮自己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而只是为了这个孩子可以成人,可以拥有自我的责任感可以更加幸福一点。这和无条件的爱有什么区别?有吗?没有啊.

    既然没有区别,那么这段话基本可以作为无条件的爱的范本了,我在之后也将用关爱来代替无条件的爱,防止因为“无条件”这三个字束缚了父母的观念。

    2

    现在我们来看看溺爱,给溺爱下个定义挺难的,但是我们可以看看事例,通过事例我们也许就会更加清楚,为什么我们不能溺爱孩子了。

    任何溺爱孩子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至少他们主观意识上肯定认为自己是爱孩子的,非常爱孩子。甚至不认为自己的爱有什么错误,这很可能跟父母自己的利益相关而和孩子的利益无关。

    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的降生会给夫妻的二人组带来地震,往往夫妻中的一方会偏向于孩子而疏离于自己另一半。如果孩子未出生之前夫妻关系就有问题,那么当孩子出生之后,孩子往往成为填补其中不满意爱人的一个附属品,孩子成了“替代伴侣”。这能说我就是为了爱孩子吗?不是吧,这样的父母不过是在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或者用孩子作为竞争的手段罢了。

    下面我们说说幸福的婚姻过渡溺爱孩子会是什么样子呢?父母会创造出一个没有任何挑战,毫无冲突的梦想般的生活环境。孩子犹如生活在极乐世界一样,不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获得成功,消极懒惰的也可以得到奖赏,久而久之,孩子便逐渐适应了这种唾手可得的生活习惯。

    溺爱的结果是孩子的主动性,努力程度逐渐减弱,他们了解生活环境的天生好奇心失去了基础,长此以往,他们便会失去勇气。刚开始时他们还进行自我安慰,因为他们还想做点什么,后来“我自己能做”或“我不想做”也不说了。最后他们放弃了,什么也不想做了,因此他们失去了心灵发展的空间。他们的爱好没法实践,他们的意志和个性没法形成,逐渐养成的软弱无能将导致他们的堕落好斗,最终使用暴力。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溺爱家庭中的孩子,往往这种孩子对父母和周围的一切都是没有敬畏感的,他们和父母对吵,甚至大骂父母,而父母还会说我的孩子处于青春期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

    3

    溺爱是需要孩子付出昂贵代价的,这种代价也可能是终生的。因为逐渐养成的依赖性不利于人们自立个性的发展,妨碍他们养成社会行为能力和自我责任感。

    那么父母为什么还要娇惯孩子?主要问题是人们在潜意识中试图以此来确保自己的地位,使他人依赖于自己,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变相的贿赂,我以某种方式浇灌你,你就欠我的情,这样就摆平了,不会再出现矛盾了。

    “孩子是我的一切”这很容易成为某些人的口头禅。这句话非常清楚的表明人们应该从何处着手改变观念,因为培养孩子与我的一切毫无关系,而是与培养我们监护的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密切相关。说穿了对孩子表面上的亲切关爱,实际上是一种虚荣心。孩子成了依偎在自己怀里的哈巴狗,以昂贵的代价换来的心灵安慰者。

    溺爱的孩子并不想长大。任何一种宠爱都会是孩子把若明若暗的希望寄托在处于优势地位的溺爱者身上。孩子总是逆来顺受,害怕自己长大,因为他们长大后不可能再受到溺爱了,因而极力讨好父母。这个孩子长大后大多会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对曾经妨碍过自己个性发展的行为进行报复,因为他们那种爱付出的代价太昂贵了。这恰恰也是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和父母对仗的主要原因。

    试想哪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我们对孩子的爱会少吗?不会,可是怎样做我们的爱才是对孩子有利的呢?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请不要把“无条件的爱”作成溺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xl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