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肯恩行旅45

肯恩行旅45

作者: 快乐的学徒 | 来源:发表于2018-08-19 21:06 被阅读0次

肯恩行旅 45

第四十五课 上主是我藉以思想的天心。

(1:1)今天的观念是揭开你真实想法的关键。

这是因为我们的真实想法(或念头)必然舆上主同在。请留意下文,耶稣又把「真实念头」与「基督天心」交互换用了。

(1:2)你认为自己能想,就如同你认为自己能看一样,与慧见丝毫扯不上关系。

耶稣时不时便会糗我们一下,但他说得一点也没错,我们总是认为自已在想,认为自己在看,而事实上,我们根本想不出名堂,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1:3)真理实相与你所认为的现实真相也毫无相通之处。

把这句课文的主词换一下也说得通,比如说,「本来如是的上主」和「世界所认为的上主」根本毫无相通之处——世间的神学所知实在太有限了。回到本课的说法,我们在这句话中读到第一层次的观点:在真相与幻相之间一无所有,毫无中间地带。每当我们自认为自己了解什么时,这个了解绝不可能是真的,因为它受限于我们的思维,而只要是我们的想法,就永远不可能是真的。请记得,《课程》的目的不是帮助我们去理解上主,而是体验上主的爱;若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先摆脱心中黑暗的罪咎和怨恨才行。〈词汇解析〉的「导言」同样阐明了本课程的目标所在,即是体验而非理解:

人问不可能有放诸四海皆准的神学理论的;然而,放诸四海皆准的经验不只是可能,而且是必须的。本课程的目标就是指向这一经验。唯有这种经验才具备了一以贯之的特质,也唯有这种经验能够了结人生所有的不定感。(C-in.2:5~7)

〈正文〉也有几句精彩的说法与这段引文相互呼应:

你宁可相信自己的了解具有左右真理的力量,真理全靠你的了解才可能成真。然而,我再三提过,你无需了解任何事情。(T-18.IV.7:5~6)

(1:4-2:5)你视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你真正的想法之间,毫无雷同之处。你认为自己所看到的和慧见显示给你的真相之间,也无雷同之处。

你是与上主的天心一起思想的。因此你的想法与祂共享,就如祂的想法也与你共享一样。两者原是同一个想法,因为它们都是由同一天心所想出来的。「共享」有相似或是同一之意。你那出自上主天心的念头,也离不开你的心,因为念头离不开它的源头。

《奇迹课程》最重要的原则「观念离不开它的源头」,我们难然讨论了许多次,却是第一次出现在〈练习手册〉。耶稣在后文还会不断重复这个观点,它乃是贯穿三部书的核心要旨。这一段话也可以说成:这个原则即是救赎,它反映出「我们是上主天心中的一念(或一个观念),不曾离开过那终极源头」这一永恒不易的生命真相。这舆「分裂不曾发生过」一语是同一道理,再次重申了任何的真实念头是不可能离开它们的终极源头的。纵然我们相信自己离开了上主,在梦中昏睡不醒,但我们依旧拥有那些念头的倒影。如同前文一样,耶稣在此并没有明白区分真实念头和真实念头的倒影。

(2:6-8)因此,你的念头,就像你一样,都在上主的心中。它也在你的心中,因那正是祂所在之处。你既是天心的一部分,你的思维必也属于天心的一部分。

既然观念离不开它的源头,就表示一切即一。耶稣这儿要说的是,倘若和基督天心相比,我们自以为拥有的那颗心是如此的虚幻不实。

严格来说,〈练习手册〉的用语,如果根据神学观点来看是有瑕疵的,此处又是一例,因为宽恕是不可能存于上主之境的(下文就会提到)。从实相层次来讲,宽恕之念与上主并没有任何关系,最多只能说成宽恕是上主圣念的倒影。由此可知,我们宁可把这一部灵修经典看成美妙的诗篇,而不宜把它当作论文来剖析。

(3)那么,什么才是你真正的思维?今天我们要试着找出它来。我们必须进入你心中去找,因为那才是它所在之处。它必然还在那里,因为它不可能离开它的源头。凡是出自上主天心的想法,必是永恒的,因它属于造化的一部分。

圣灵的任务就是把真实念头保存在我们心中,不论我们的心思多么烦乱,心灵始终是思想观念的源头。投射的防卫伎俩不管如何高明,令人真假难辨,也丝毫撼动不了「观念离不开它的源头」这一基本原则。小我一生致力的目标,就是防止我们学到这个救恩真相。

(4:1-2)今天所要求的三次练习,每次五分钟,还是按照昨天所采用的一般形式进行。试着放下虚妄而寻求真实。

第二句话要我们寻求真实,与我先前所引|用:「你在人间的功课并不是寻求爱,而是找出你为了抵制爱而在心内打造出来的所有障碍。」(T-16.IV.6:1)似乎完全相反,如此,又再次证明了耶稣用词并不讲求精准。无论如何,这仍抹杀不了耶稣教诲的一贯性,由本段的余文也可见一斑。换言之,寻求真相(真实)之前,我们得先认出幻相(虚妄),藉由否定幻相而摆脱它的控制。顺道一提,「放下虚妄而寻求真实」这句话乃是援引自印度教的古谚。本段余文如下:

(4:3-6)为了真理,我们要不惜否定世界。不再受世俗想法的羁绊。也不再听从世俗的信念认为上主要我们做的事根本不可能实现。反之,我们将努力认清,只有上主要我们做的事才有实现的可能。

寻找真理实相的途径在于否定虚幻不实的幻相,而否定的方式则是与耶稣一起正视不真实的念头。再说一次,只需与他把正视,我们内在的判断、怨恨和罪咎之念便会自动销声匿迹,所余的唯独真理。的确,舆耶稣一起正视的过程正是启动疗愈的契机。我在这套〈行旅〉的「前言」已经解释过,不愿正视罪咎反而会使它虚幻的存在固若金汤,而世界与身体最大的任务就是不给我们往内看的机会。总之,不怀批判而且毫不内疚地正视自己选择的罪咎,才化解得了罪咎。于是,原本彷佛铜墙铁壁丶沉重晦暗而让你看不透的幻相,会变成一片轻薄的面纱,压根儿遮蔽不了光明(T-18IX.52-4)。

在完成〈练习手册行旅〉之前,我们还会不断重申这一要旨。

(5)我们同时试着了解,唯有上主要我们做的,才是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我们也应试着记得,凡祂愿我们做的,我们是不可能失败的。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坚信,今天一定会成功。这是上主的旨意。

耶稣在此提醒我们,读〈正文〉与操练〈练习手册〉的目的,就是活出上主的旨意。这是我们真正想做的事,虽然严格来讲,上主不会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我们再度看到(以后还会看到)耶稣有意唤起我们正念的动机——我之所以操练他给的功课,只因它们会让我活得更好。

(6)练习开始时,先闭起眼晴向自己复诵一下今天的观念。然后再用短短的时间自行想出几个相关的想法,只要不偏离今天的主题即可。等你想出了四、五个相关想法后·再复诵一次今天的观念,然后轻轻地告诉自己:

我真正的想法就在我的心中。我要把它找出来。

然后试着越过心内有意蒙蔽真相的不实想法,迈向那永恒之境。

想要通往永恒之境,我们得穿越自已的不实想法,也就是将它带到圣灵的真实思维内。由前面第四十三课的图表便可看出,若要寻求上主,我们得穿越整个小我体系,而我们血肉之躯的经历则是这趟穿越过程的最佳起点。然后,我们才能进一步体悟出身体不过是自己的内心分裂、罪咎以及特殊性那些虚妄念头的投射而已。只要我们顺意将那些念头交到圣灵的真实之念内,它们便会消失于无形·所留下的,唯有真理而已。由虚妄到真实的穿越过程·就是宽恕的真谛,我在此引用一段〈正文〉,它道尽了我们在圣灵的陪伴与指引下,穿越「恐惧的小天地」而抵达上主天心之历程。

只有上主能够领你一探究竟,只要你真心愿意跟随圣灵,穿越那看似凶险之地,且信任祂绝不会遗弃你。祂丝毫没有吓唬你的意思,只有你最爱吓唬自己。恐惧一出现,你就忍不住想要弃祂而逃;而他却一心想带你度过难关,更上一层楼。(T-18.IX.3:7~9)

(7:1)在你心中所堆积的无谓杂念及疯狂想法之下,藏着你在无始之始与上主共有的念头。

这里说的「念头」不是我们平常所认为的那种念头。耶稣说的是上主旨意所流露出的一体、真理和爱,纵然我们意识不到它们,但这些念头依旧「安然保存」于我们的正念中,而且只有它们才属于正念。耶稣在〈正文>〉第五章有一段与此相关的动人描述,我把整段引述如下:

你是这般的神圣,怎么可能受苦?过去的一切,除了美好部分以外,全都遇去了,留给你的只是祝福。我为你保存了你所有的善良以及每一个慈心善念。我会为你净化所有令它们蒙麈的过失,为你保存它们原有的无瑕光辉。没有一物能够摧毁得了它们,连罪咎都难以得逞。它们全都出自你内的圣灵,而且我们也知道,凡是上主创造的必然永恒长存。你大可放心地启程,因为我如此爱着你,如同爱自己一般。你会怀着我的祝福前进,同时将此祝福带给别人。只要你接下祝福,并且分享祝福,它就永远成为我们的了。我将上主的平安置于你心中和手里,你才可能拥有,且与人分享。只有纯洁的心才能拥有它,只有坚强的手才能分享它。我们永远不会失败的。我的判断和上主的智慧一般强而有力,我们的实存生命就在祂的圣心及慈掌中。活得心安理得的孩子,就是受祂祝福的圣子。上主的圣念始终与你同在。(T-5.IV.8)

(7:2-4)它们此刻就在你的心中,从未改变过。它们永远都在你的心内,完好如初。凡是你在那以后所想出来的一切都会改变,只有它所立足的神圣基础永远屹立不摇。

这些反映上主圣爱的念头,始终与我们同在,不曾改变分毫。我们太习惯用一堆疯狂且无谓的杂念覆盖它们,耶稣则帮助我们掀开一直存于我们心内的真相。终有一天,,我们会认出这些疯狂想法全是自己营造出来的,它们的虚张声势丝毫左右不了真理,而这个真理即是天堂烙印在人间的记忆。

(8:1~4)今天的练习就是朝着这个神圣的基础而努力。你的心也在这儿与上主的天心相接。你的念头会在这儿与祂的圣念合一。这练习只要求你一点,就是当你迈进时,有如迈向天堂中献给天父及圣子的那座祭坛一般。

耶稣再次劝导我们用心操练,并且随时不忘操练的目的。若不具体套用在实际生活中,表示我们并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也因此,时时刻刻的儆醒,对我们真是太重要了。耶稣在下面的〈正文〉把这样的忠诚形容为祭坛:

天堂与世界都在你内,因为你心里同时具备了天堂与世界的召唤。上主的天音是由你心灵深处的祭坛向祂发声的。这类祭坛并非有形之物,它代表着你的效忠。然而,如今你的忠诚已经投向其它事物了。就是你那三心二意的忠诚,在你内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你必须选择为哪一座祭坛效力。此刻,你愿答复哪一个召唤,这个决定代表了你的评判。这一决定其实单纯得很。你究竟重视哪一种声音,就会作出什么样的决定。(T-5.I1.8:5~12)

他要我们好好正视自己「究竟重视哪一种声音」。唯有不断操练而且保持儆醒·才不至于偏离了自己真心想要的东西。

(8:5~7)因那确实是你有意抵达的目标。你大概还未意识到自己所要去的地方是多么的高超。然而,就凭着你目前已学到的这一点知识,足以让你意识到这不是无聊的人间游戏,而是圣化自己的练习,亦是迈向天国的成道之路。

耶稣再次要我们记得这些练习的重要性,因为它们能引导我们把〈正文〉的原则具体套用于每一天的生活中。我们想要回家的诚心完全反映在自已对这些练习有多么用心上头。正因如此,耶稣在第九段一开始便说:

(9:1)今天的「短式」」练习中,请试着记得,那能与上主一起思想的心灵是何等神圣,这一体会对你又何其重要!

我们不难由这样的反复叮咛看岀耶稣是多么的重视这些练习以及它们对我们又是何等的重要。当然,我们究竟有多重视这些练习,端赖我们放弃特殊性的意愿有多强了。

最后,耶稣以一段语重心长的呼吁作为本课的结语。他要我们抵制小我的念头,别和小我同流合污,而选择他反复提醒的天人共享之圣念:

(9:2~4)今天当你复诵这一观念时,请花一两分钟的时间,赞赏一番你心灵的圣洁。祂寄居在你心中,暂且抛开任何配不上祂的念头,即使只是几个霎那也好。为祂与你一起想出的神圣之念而感恩致谢吧!

感恩,也是《奇迹课程》一个重要的观念,日后还会不断提到。当然,最值得我们感恩的是,不论我们多么疯狂地想要改造祂,祂却始终不改自己的神圣面目。

相关文章

  • 肯恩行旅45

    肯恩行旅 45 第四十五课 上主是我藉以思想的天心。 (1:1)今天的观念是揭开你真实想法的关键。 这是因为我们...

  • 肯恩行旅30

    肯恩行旅30 第三十课 上主在我所看到的万物内,因为上主在我心里。 这一课与前课一样,都极其重要,它解释了为什么上...

  • 肯恩行旅32

    肯恩行旅32 第三十二课 眼前的世界是我自己营造出来的。 (1:1~2) 今天我们继续发挥一下因果的课题。你不是眼...

  • 肯恩行旅33

    肯恩行旅33 第三十三课 还有另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 (1:1) 今天的观念有意帮你认清,你能够改变自己对内心及外...

  • 肯恩行旅31

    肯恩行旅31 第三十一课 我不是眼前世界的受害者。 对大部分学员来讲,本课若不是他最喜爱,就是他最为反感的一课。我...

  • 肯恩行旅34

    肯恩行旅34 第三十四课 即使在这事上,我仍能看到平安。 (1:1~3)今天的观念开始提出“另一种看法”应具备的先...

  • 肯恩行旅29

    肯恩行旅29 第二十九课 上主在我所看到的万物之内。 这一课及下一课经常被拿来作为批判《奇迹课程》是“泛神论”的论...

  • 肯恩行旅35

    肯恩行旅35 第三十五课 我的心灵是上主天心的一部分,我是非常神圣的。 我在上一课的结尾已经预告,从这一课起,〈练...

  • 肯恩行旅47

    肯恩行旅 47 第四十七课 上主是我得以信赖的力量。 本课又带出〈正文〉一个重要的观念,也就是我们的软弱与内在基督...

  • 肯恩行旅36

    肯恩行旅36 第三十六课 我的神圣本质笼罩着我所见的一切。 本课与随后的几课正式切入我们的神圣本质这一主题。这几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肯恩行旅4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rh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