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肯恩行旅35

肯恩行旅35

作者: 快乐的学徒 | 来源:发表于2018-08-13 22:58 被阅读0次

    肯恩行旅35

    第三十五课 我的心灵是上主天心的一部分,我是非常神圣的。

    我在上一课的结尾已经预告,从这一课起,〈练习手册〉的风格改变了,耶稣开始强调正念心境,为我们昭示心灵“彼岸”的风光。耶稣毫不讳言,世人的确很难接受这类讯息。如果我们真正体会出自己是上主的一部分,表示我们是神圣无比的心灵,不可能暗藏分裂之念与特殊性,自然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存在此地的。然而,我们明明活在这儿(更好说是认定自己活在这儿),这充分影射了我们的心灵并非上主天心的一部分,也不可能是神圣的。

    耶稣继本课之后,一连用了十五课的篇幅,循序渐进地帮助我们体认自己的另一部分心灵,也就是〈正文〉一开头便点出的正念之心。这一部分心灵,透过圣灵这一管道,始终与上主的神圣生命紧密相连;不论我们造出多么不神圣的梦境,在罪咎、判断与攻击中不断恶性循环,却丝毫损伤不了我们的神圣本质。

    (1:1~3)今天的观念所描述的绝非你目前看待自己的方式。它描述的是慧见为你显示的真实面目。凡是自认为属于这世界的人,很难相信自己的这一面目。

    耶稣在此表明了,他知道我们不是这样看待自己的,他也不指望我们接受他对我们的看法。本课只是一个起步,他会一步一步带领我们看出自己心内确实还有另一部分。因此,他不要我们把今天这句话当成咒语,从早到晚不停持诵,而把心中缺乏爱心的念头硬生生压下去。他要我们继续先前的修练方式,把非爱的念头(包括自己罪孽深重、毫不神圣这类信念)带到这一课的爱的念头中。如此,我们才可能产生全新的领悟,原来真的还有另一种看自己以及想自己的方式。我们一旦能把不神圣的妄念带到神圣的正念之中,正念的光明便会驱散心中的黑暗。

    (1:4)然而,正因他不相信,才会认为自己属于这个世界。

    这正是我前面所提的重点:由于我们根本不相信自己是上主的一部分,才会深信不疑自己活在世间。把自己看成一个由生理与心理因素构成的独立生命,跻身于芸芸众生之中,不过影射出“我是上主之外的一个独立自主的生命”那个根本妄念而已。而且,相信自己活在身体内,本身就暗藏了“与上主分裂的心灵,不可能是天心的一部分,更不可能是神圣的”那个信念。为此,今天的主题可说直指救赎原则,将我们带向“即使我认为自己已和上主分离,其实分裂不曾发生过”的真相,这等于告诉我们:我确实是上主的一部分,而且神圣无比。

    (2:1~2)只要你以为自己身在某处,你就会相信自己属于那个地方。那是因为是你把自己放在你想要的环境中的。

    我们如此深信自己活在世上,活在不同的身体内,和另外一堆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这个世界。从形上角度可以这样解释:我们这个分裂圣子,为自己打造了一个供自己继续分裂下去的生存环境,然后遗忘了自己的初衷与作为,听信小我之言,追逐它的救恩之梦;正因如此,我们今天才会相信世界是真的,身在其中的我也是真的。从个人的生存现实来讲(如前文讨论过的),如果我存心想要感受不公的待遇,有什么比把自己置身于一堆待我不公的人当中来得更有效?不论人们如何待我,我都会觉得不公的。耶稣在〈正文〉有一段精彩的说法,先前已经引用过了,在此再简述一下:如果我们感到弟兄对我们说的话不是出自基督之言,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我们已经先怪罪自己没有向他说出基督之言(T-11.V.18:6)。如此,我们的受害经验才会真实得令人无从置疑。

    (2:3)你需要那一环境来保护你所营造的自我形象。

    这句话一针见血地点明问题的肇因。我们打造出这个有形有相的分裂世界,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个体性的存在。我们非常清楚耶稣绝不会要我们去改善世界或拯救世界,因为世界根本就不存在!

    他再三苦口婆心,只是为了将我们从自己打造出来的罪孽深重而且四分五裂的自我形象中拯救出来,这可怕的形象始终窝藏在自己心中。我们想要分裂的愿望,才是打造出这个分崩离析的世界之肇因。为此,我们若真心想要享有平安,唯一有待转变的,就是这个愿望。

    (2:4~7)形象其实属于环境的一部分。你若认定自己身在其中,那么,你所看见的一切必会透过那形象之眼而看。那不是慧见。形象没有看的能力。

    所谓形象,就是指“我是有限、破碎、分裂而且独立自主的生命”。整个世界,在本质上,全是这个形象投射出来的。因此,活在这种世界的人不可能不孤独,特殊性才会变成无比重要的保护措施。每个人都需要身边有一堆人来帮自己逃避孤独,而孤独正是所有离开天乡流落人间的浪子所不得不承受的痛苦。

    这一段的含意颇深,切莫掉以轻心。我们会在这几句话中读出《奇迹课程》整套形上架构,包括了小我的思想体系以及宽恕的化解之道。

    (3:1~2)今天的观念带给了你一个极其不同的自我观点。它先确立你的生命源头,再确立你的真实身份;它所描述的你,乃是你在真理内的必然面目。

    这段话等于重申了今天的主题“我的心灵是上主天心的一部分,我是非常神圣的”。生命源头和真实身份这两个词在原文中均以大写呈现,因为那是直指上主和我们的基督自性。

    另外,耶稣在这段话里把焦点转向观者,而非所观之物。确实,到这个阶段,耶稣所关切的不再是我们在外面看到什么,而唯独在乎我们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3:3)练习今天的观念时,我们采取的形式稍有不同,因为今天的练习着重于观者本身,而非所观之物。

    至此,我们更加了解为什么前面几十课那么强调省察心念(觉察),因为有待修正的只有这个心灵,也就是真正的观者(抉择者)。他继续解释下去:

    (4)一天三次、每次五分钟的练习中,先向自己复诵今天的观念,然后闭起眼睛察看一下你心中加给自己的种种形容词。包括了所有你根据小我而赋予自己的特质,不论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想要的或不想要的,崇高的或是鄙俗的。它们全都同等的虚幻不实,因为你没有透过神圣之眼来看自己。

    我们在心里找到的千奇百怪的种种念头,其实只是那一个错误(即唯一分裂妄念)的千百万化身而已。我先前说过,我们一旦与小我的个体生命认同,所有的想法、信念、感觉、知见、经验,通通必错无疑,不论它们外表上显得多么高贵、美丽、神圣、善良,或者坏到极点,也都绝不可能是真实正确的,因为它们全都建立在特殊性与分别相上。

    (5)刚开始省察心念时,出现的可能偏向你对自己比较负面的看法。到了后来,偏向自我膨胀的形容词会开始浮现。试着认清这一点:你对自己的种种幻觉,不论正向或反向,毫无差别。幻觉在实相里没有正反可言。反正全都不是真的。

    耶稣在此预警我们,省察心念之际,开始出现的念头很可能以负面居多,切莫因此大惊小怪,反正不论正面或负面,全都同等的虚幻。他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们,两者毫无分别。只要我们认定自己有一个“我”,不论它是正面或是负面的,不论它与人建立正面的关系还是负面的关系,我们对这个自我以及它所建立的关系一定会看走眼(错觉)。总之,任何自我只要一分裂,都不可能神圣,只有与上主一体不分的唯一自性才是神圣的,那种境界是人间所有的自我概念所望尘莫及的(T-31.V)。

    随后的几课,耶稣开始强化我们的真实自性那一面。请务必记得,我们若不敢正视虚假自我,真实自性对我们必然显得遥不可及。这是〈练习手册〉一开始就针对我们的错误观念及错误知见集中火力的原因。若想修正这一错误,学习另一种看待世界以及看待自己的眼光成了刻不容缓的事。

    在第六段课文中,耶稣举出几个具体套用的实例。九种特质里,三个是正面的(所向无敌、慈悲为怀、很有德性),其余六个属于负面感受(受人欺压、消沉沮丧、没有出息、受人威胁、举目无援、失落)。这种分类丝毫不影响今天的练习。

    到了第七段,耶稣再度提醒我们,套用时务必具体,这一操练成了迈向非具体心灵境界的基本功夫,因为真实自性的本质是非具体的。

    (7)你不该抽象地去想这些词句。它们浮现时,通常会让你联想起某一场景、某一人物或事件。你可选择脑海中任何一个具体事件,找出适当的词汇来形容你对那事件的感受,然后套上今天的观念。等你一一指称出来后,再加上一句话:然而,我的心灵是上主天心的一部分。我是非常神圣的。

    再说一次,好好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下功夫,正因那是迈向非具体境界的必备功夫。为此,本课程的基本训练就是不压抑也不否认自己的想法、感觉及看法。我们需要透过罪咎的具体化身,才有办法溯回心念的源头(觉察到位);也唯有诚实地正视那一黑暗,我们才有机会将它带入灵性的光明里。

    下一段又看到耶稣苦口婆心叮嘱我们,练习时记得对自己宽容一点。如果感到“彼岸”的讯息让我们产生压力,甚至威胁时,立刻警觉那必是小我在作祟;这个原则十分实用而且有效。耶稣和圣灵只会温柔而且极有耐心地对待我们,因为祂们知道时间的虚幻,只有患得患失的小我才会忍不住施压。下面这一段〈正文〉充分透露出耶稣教诲的温柔:

    圣灵的天音,不是命令,因为它不会如此傲慢或强势。它也绝不强求,因为它没有控制你的企图。它更无意征服你,因为它从无攻击之意。它只是在旁提醒。是它所提醒的讯息本身让你不得不信服。它为你的心灵指出另一条路,即使在你庸人自扰之际,它始终保持宁静。上主的天音总是如此宁静,因为它传达的是和平的讯息。和平比战争更有力量,因为它有疗愈能力。(T-5.II.7:1~8)

    紧接着是温柔的第八段:

    (8)在“长式”练习中,你的脑海也许会有几刻呈现一片空白。不要勉强挤出什么东西来填塞这段空白,你只需轻松而缓慢地复诵今天的观念,直到某些事情自然浮现为止。只要是浮现出来的念头,你不可故意略过,但也切忌硬要“挖掘”出某些事情。既不可过于勉强,也不可故意抵制。

    温柔才会所向无敌,因它反映出基督自性的内在力量。施压,反倒泄露了小我内在的脆弱感。我们不妨读读资深上主之师的第四个特质:

    ……上主之师是全然的温和良善(指的是内涵而非形式)。因为他们需要爱的力量,救恩的任务才会变得轻松愉快。……谁会宁可削弱自己的力量而不惜伤人,放弃爱带给人的所向无敌之大能?上主之师的力量就在他们的爱之中……。(M-4.四.2:12,78)

    我们在本课的结语中,再度看到耶稣要求我们从早到晚具体套用今天的观念,还要“尽量反复练习”。容我重述一遍:唯有如此,《奇迹课程》的教诲才可能慢慢融入我们的现实经验中。

    (9)这一天内尽量反复练习,一次选择一种或多种你当下切身感受到的人格特质,把今天的观念按照上述的形式套用在每一特质上。如果没有什么具体意象出现,只需闭起眼睛向自己复诵今天的观念即可。

    我在前面已经提醒了,在这一天中尽量警觉小我之念;然而,一旦察觉自己的疏忽或遗忘,也别忘了宽恕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肯恩行旅3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vp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