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欲盖弥彰——读《诗经•株林》

欲盖弥彰——读《诗经•株林》

作者: 远裳 | 来源:发表于2020-08-18 23:46 被阅读0次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兮;匪适株林,从夏南兮!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诗经•国风》是先秦时期散播于诸侯国各地的民歌,兴观群怨,不同的阶层都可以歌以咏之,自然就产生了不同诗歌,来唱给特定的人去聆听。《郑风•子衿》唱给女子苦苦等待的青青子衿,《卫风•氓》唱给天下一时沉醉爱情的女子,当然,其中也有百姓为当权者的“礼物”,比如这首《株林》。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兮;匪适株林,从夏南兮!”第一章,一问一答,为什么去株林?“株林”乃陈国小城邑的郊外,再细想一层,这并非应该去和常去之地,否则也不会有如此之问。而被问者也是有备而来,不假思索,脱口而答——找夏南。往往准备好的答案都不是最真实的回答,口是心非,存有较大的欺骗。不过谎言说一次,就会有后遗症,需要上百个,甚至上千个谎言去弥补:“不是玩去,就是找夏南”,但是这圆谎太着急了,急于提问者的下一个问题:“你找他干什么?”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真正的情况,就是他第二次回答的否定面。

对不起,夏南不想背这口锅。然而他戴了一顶春草般的帽子。 《毛诗序》说:“《株林》,刺灵公也。淫于夏姬,驱驰而往,朝夕不休息焉。”

车马簇拥、乡民聚观、嗫嚅附耳、道旁指指点点,“驾我乘马,说于株野”,陈公竟然不感羞耻,不知收敛,反而更加肆无忌惮,“乘我乘驹,朝食于株”,奔跑的车马终于把“多事”的人们挣脱,陈公也终于可以撕下“从夏南兮”的伪装,而且想到马上又可以见到美丽妩媚的夏姬,就心花怒放。

这首诗歌最直接的听众必定是陈公,经历千年,它也在唱给我们所有的人。从有所忌惮,有所避,到完全丢弃礼义廉耻,为所欲为,欲望沟壑根本无法填平,不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欲盖弥彰——读《诗经•株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vl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