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猎》影评
人们潜意识里一直在寻找垫脚石与替罪羊,那个幼儿园老师并不仅仅是出于一种保护儿童原因出发,而是一种窥探秘密的心态与动机,促使她用一种看似大公无私道岸貌然的方式去揭发这样一个事情,她甚至是有一种热望的,这样的生活才会形成一种内在的平衡。在她面对他的质问时,嘴巴强硬然而行为却在退缩。抛开行为缺乏足够的正当性,她的潜意识仍是有罪的,她知道要的是什么,在这些行为背后,她并不是做一个幼儿园园长用对的方式做该做的事情,她在寻求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在引导证据,她甚至对真相都不感兴趣,也并非真的鄙夷这样一种行为(只是它代表的意义),她是一个猎人,要的是一个猎物。
卢卡斯伤心也许并不在于被群众孤立,而是被认为了解他的朋友误解。女儿被卢卡斯性侵的传闻四起,朋友为了某种不愿拆穿的局面,和卢卡斯划清界限,选择牺牲好友,不管曾经多么要好,这是损失最小、最安全的做法,他们不用去探究真相,不会得罪大众,不会使众人认为小女孩的品行有瑕疵,那个怀疑仍然是一片小小的残云。我们相信小孩的纯洁与童真,往往会忘记小孩也会撒谎,有她的摇摆与不稳定性。
涉嫌性侵被人排挤甚至谋杀的事件屡有发生,一旦信任破产,人与人之间处于敌对状态,原先的看起来牢固的关系变得岌岌可危。恶是有传染性的,当这种恶奠基在一种正义式的需求时更是如此,在这种对立中人必须站队,当对方被嫌疑,没有人会因为“相互扶持,抵销恶意”而站在势单力薄的一方。
我们的愤怒多少有虚假性,如果不是具有观众才有的全能视角,站在家长的角度,我们又该怎么办呢?难道不会选择相信一个无辜的小女孩吗?难道还可以和他共处一个街区仍然把他当作恋人、朋友、友好的邻居吗?我们这种孤立有错误吗?这部影片侧重点甚至不是探讨对真相探究的方式方法,事实上这样的事情永远没有真相,如果影片从男主角被大家认为性侵女童的部分开始,从那时介入城镇生活,我们会有什么感受呢?真相仅仅是一座坟墓,除了当事人,其它人只能处于旁观者的角色,没有任何证据说明事情发生过或者没有发生过。影片无法给出答案,我们也无从知晓。
事实上这并不是没有法制的地方,所有的程序都是按照正常的在走,具有程序上的公正(虽然在具体调查方法与证据采信上略有瑕疵)。大家把你孤立起来,只是出于一种合理性怀疑的合法行为,不允许卢卡斯购物只是个例,过于偏激,如果他不是试着去反抗,用一种近于自我毁灭的方式,仍然想溶入这个群体,自证清白,人群并没有使用暴力,先使用暴力的反而是父子二人。他们对抗的是整个社会对个体的排异反应。
我们知道,很多情形下,当有一个人因为伤害事件发生而被处以相应的惩处,不管抓到的是不是真凶,只要不是当事人,大多数人在心理上就归于安全了,我们并没有兴趣去了解具体的过程。这个时候,那个被逮住的人,与其说是善恶有报,不如说是大众献给社会制度与道德的祭品。
我们无法窥视生活的全部,了解不到生活所有的运行规律与秘密,对于社会机器运行充满敬畏与怀疑,我们希望社会机器时不时做出一些适当的反应,否则就会担心害怕,就象我们看到一个无排泄孔的高压锅产生的恐惧,我们需要牺牲品,无时无刻不在寻找这样一个猎物。被选中的那个人无权去自证清白,他已经被推出,就象《中彩》中被选出来的人,应当活生生被砸死(小说中形式上的平常与简单和处理的残酷与冷血正与影片相同)。恶在每个人体内暗潮涌动,将实质性的排除罪恶变成形式上的排除罪恶,我们并不真的想看到一个罪犯被清理消除,而是要看到社会排毒机制还起作用,看到验钞机在“塔塔”的读取一沓钞票时会“嘀”的一声吐出一张来,然后发出不容置疑的权威性的指令:“这张是假币,这张是假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