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停地实践。教师要把教室当做自己成长得实验室,把讲台看做进步的平台。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日常工作,把每一个学生当做研究对象,任何后进生都是科研对象,跟踪他、研究他、思考他、剖析他,把每一个难题都当做课题,以研究的心态对待实践。事实上,很多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精神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在此基础上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
2、不停地思考。思考是前行的火把,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就是教育科研。思考首先是对自己的思考,即把自己当做研究对象,多揣摩、琢磨、体验、品味自己教育实践的得失。 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过于关注学生的共性,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忽视了学生生命的成长;不断武装孩子的头脑,却忽略了极其重要的情感教育。只有在思考的深度上下功夫,常反思,反常思,思反常,那么每一次的错误才是一个进步的台阶,我们才能沿着台阶一步步的把教书育人这条路走得更深更远。
3、不停地阅读: 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主要途径,闫学说,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没有什么捷径,无非就是阅读。吴正宪说:“本领不是天生的,只能不懈努力,拜书本为师。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无捷径。”几乎所有的名师,都在持之以恒地做一件非常普通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读书,大量的、广泛的阅读。坚持不懈地阅读,就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秘诀”,这是公开的秘密。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把阅读当作像每天都要洗脸刷牙吃饭一样的必需品。吴非老师说,老师爱读会读,有知识、有激情、有趣味,学生观察讲台前站立的这个人,也就可能对“学习”有清晰的认识。明白“人”是如何立起来的。没有教师饱满的灵魂,就不会有学生充实的精神世界。
4、不停地写作:写作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记录、总结、梳理、升华。比方说,这节课自我感觉比较成功,我就会把它记录下来;和学生做了一次深入的沟通交流,把他们说服了,我也会写下来 。只有精彩的“做”才能精彩地“写”,而精彩地“写”又能够促使我们更加精彩地去“做”。
写作,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换言之,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知识只是奠定教师课堂教学的底气,而思考和写作却会给教师带来灵气,一个有底气和灵气的教师在课堂上才会大气,才会表现出教育机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