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梁实秋《学问与趣味》原文赏读

梁实秋《学问与趣味》原文赏读

作者: 木一争 | 来源:发表于2018-07-31 02:06 被阅读0次

  前辈的学者常以学问的趣味启迪后生,因为他们自己实在是得到了学问的趣味,故不惜现身说法,诱导后学,使他们也在愉快的心情之下走进学问的大门。例如,梁任公(梁启超)先生就说过:“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元素名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的仅有个零了。”任公先生注重趣味,学问甚是渊博,而并不存有任何外在的动机,只是“无所为而为”,故能有他那样的成就。一个人在学问上果能感觉到趣味,有时真会像是着了魔一般,真能废寝忘食,真能不知老之将至,苦苦钻研,锲而不舍,在学问上焉能不有收获?不过我尝想,以任公先生而论,他后期的著述如历史研究法,先秦政治思想史,以及有关墨子佛学陶渊的作品,都可说是他的一点“趣味”在驱使着他,可是在他在年青的时候,从师受业,诵读典籍,那时节也全然是趣味么?作八股文,做试贴诗,莫非也是趣味么?我想未必。大概趣味云云,是指年长之后自动作学问之时而言,在年青时候为学问打根底之际恐怕不能过分重视趣味。学问没有根底,趣味也很难滋生。任公先生的学问之所以那样的博大精深,涉笔成趣,左右逢源,不能不说一大部分得力于他的学问根底之打得坚固。

  我尝见许多年青的朋友,聪明用功,成绩优异,而语文程度不足以达意,甚至写一封信亦难得通顺,问其故则曰其兴趣不在语文方面。又有一些位,执笔为文,斐然可诵,而视数理科目如仇雠,勉强才能及格,问其故则曰其情趣不在数理方面,而且他们觉得某些科目没有趣味,便撇在一旁视如敝屣,怡然自得,振振有辞,略无愧色,好象这就是发扬趣味主义。殊不知天下没有没有趣味的学问,端视吾人如何发掘其趣味,如果在良师指导之下按部就班的循序而进,一步一步的发现新天地,当然乐在其中,如果浅尝辄止,甚至躐等躁进,当然味同嚼蜡,自讨没趣。一个有中上天资的人,对于普通的基本的文理科目,都同样的有学习的能力,绝不会本能的长于此而拙于彼。只有懒惰与任性,才能使一个人自甘暴弃的在“趣味”的掩护之下败退。

  自小学到中学,所修习的无非是一些普通的基本知识。就是大学四年,所授课业也还是相当粗浅的学识。世人常称大学为“最高学府”,这名称易滋误解,好象过此以上即无学问可言。大学的研究所才是初步研究学问的所在,在这里作学问也只能算是粗涉藩篱,注重的是研究学问的方法与实习。学无止境,一生的时间都嫌太短,所以古人皓首穷经,头发白了还是在继续研究,不过在这样的研究中确是有浓厚的趣味。

  在初学的阶段,由小学至大学,我们与其倡言趣味,不如偏重纪律。一个合理编列的课程表,犹如一个营养均衡的食谱,里面各个项目都是有意而必要的,不可偏废,不可再有选择。所谓选修科目也只是在某一项目范围内略有拣选余地而已。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犹如一个科班出身的戏剧演员,在坐科的时候他是要服从严格纪律的,唱工做工武把子都要认真学习,各种角色的戏都要完全谙通,学成之后才能各按其趣味而单独发展其所长。学问要有根底,根底要打得平整坚实,以后永远受用。初学阶段的科目之最重要的莫过于语文与数学。语文是阅读达意的工具,国文不通便很难表达自己,外国文不通便很难吸取外来的新知。数学是思想条理之最好的训练。其他科目也是各有各的用处,其重要性很难强分轩轾,例如体育,从另一方面看也是重要得无以加复。总之,我们在求学时代,应该暂且把趣味放在一旁,耐着性子接受教育的纪律,把自己锻炼成为坚实的材料。学问的趣味,留在将来慢慢享受一点也不迟。

相关文章

  • 梁实秋《学问与趣味》原文赏读

    前辈的学者常以学问的趣味启迪后生,因为他们自己实在是得到了学问的趣味,故不惜现身说法,诱导后学,使他们也在愉快的心...

  • “妈妈,我对学习没兴趣”,你的做法决定孩子一生

    一 梁启超在《学问之趣味》里谈到的趣味教育,广受大家欢迎和推崇,被很多父母视为金科玉律,甚至是著名文学家梁实秋先生...

  • 太透彻了❗❗可能这就是人生吧

    “一代“生活家”梁实秋趣味散文精华选,人间很可爱,且读梁实秋。” “人生的路途,你说它是蔷薇之路也好你说它是荆棘之...

  • 《学问与趣味》随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这句从小听到大的名言,大家都是怎么理解的呢? 学生时代,我的文科普遍学的不好,放在今天来看,...

  • 梁实秋先生《吃相》赏读

    一位外国朋友告诉我,他旅游西南某地的时候,偶于餐馆进食,忽闻壁板砰砰作响,其声清脆,密集如联珠炮,向人打听才...

  • 梁启超:学问之趣味

    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而学问的本质能够以趣味始以趣味终,诸君若要尝学问的趣味,据我所经历过的有下...

  • 凌云日记【第817篇】:《真人#200》

    梁启超 诸君要尝学问的趣味吗?据我所经历过的,有下列几条路应走: 第一,“无所为(为读去声)”。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

  • 读书之忘我

    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是一种享受,私觉得比读林清玄的更容易让人投入,人生小事信手拈来既成一篇有趣又充满生活趣味的小文,...

  • 读<梁实秋散文>之<中年>

    初读梁实秋的散文,觉得庆幸。喜欢他的文字。简练,每字句段不嫌多余;幽默风趣,一些大白话,说来颇有趣味,令人忍俊不禁...

  • 平淡文字中夹藏“警世恒言”,人间清醒,且读梁实秋

    “这年头儿,彼此都还知道活着,实属不易。” 这句话出自梁实秋先生的趣味散文集《于是生活像极了生活》,梁实秋先生是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梁实秋《学问与趣味》原文赏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xc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