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最新一期的辩题:“我不合群,我需要改么?”听完辩手赵帅关于学生时代的合群,我思绪万千。
这勾起了我一些不愉快的回忆,我的学生生活,真的很不合群。
赵帅说,学生时代的合群就是下课一起可以一起上厕所。融入他们的圈子最快的办法就是“上课时候多喝水”。
学生时代很多人都不想给别人留下一个孤立的形象,好像独来独往在学生会显得特别怪异,有一种莫名的自卑心理在作怪。
如果找不到人去食堂,那么宁愿饿着都不会自己一个人去吃饭;
如果找不到人去厕所,那么宁愿忍着也不自己一个人去厕所。

你以为你在「合群」,其实只在被平庸同化。
当年的我是一所三线城市的不知名大学,在我的身边周围的同学都在逃课挂科,宿舍的女生都在搞对象、煲剧和逛街。我在宿舍学习看书他们会笑话,咱们这什么破学校,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努力看书考什么研,出什么国啊。
我去自习室学习,回来他们依旧是冷嘲热讽,让我感到格格不入。
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盛行。不合群就等同于不好相处,等同于异类。

于是,多少中国年轻人,陷入了一种叫做“假装很合群”的症状里。
1. 集体活动时发活动照片到朋友圈,互相点赞
2. . 看别人看的剧,玩别人玩的游戏
3. 去 KTV,并不想唱,每次都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只是不想扫舍友的兴,
现在想想……哎,活的好累。
直到我在图书馆碰到了她。
这个姑娘就叫她美美吧。美美长得并不美,她和我有着相似的处境,我想考研去好学校,她要出国学习哲学和心理学。

美美的生长环境比我苦很多。她从小父母离异,被同学们欺负是没有爸爸的孩子。每天都是压抑着自己,偶尔去镇上的一个书店看看书,她说她拼命想考出去的原因就是当时在旧书店看到了《西方哲学史》,然后又机缘巧合下读了《普通心理学》。从此便无法自拔地爱上了神奇的哲学和心理学。
在贵州的这样一个教育落后经济贫穷的村子里,哪儿有人会直到心理学和哲学呢?很快,高中的同学们疯狂地嘲笑她。说她是个神经病,她并不在意。就连高三的老师都会劝阻她安心学习考个好大学。

虽然美美的高考成绩一般,和我一样来到了这个很一般的学校,可是她依旧独来独往,安心上课,然后每一年都会拿到国家奖学金。也是因为认识她,现在的我才变得不一样。
就像一个传统励志故事一样,她后来考上了美国一所高校很有名的心理专业,现在快顺顺利利地用公费读博士了。
我相信她的性子,那盆不能成为弗洛伊德,也会在心理学领域画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内向又不爱交际的他,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有声有色,比任何人都享受孤独。
从众很容易,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平庸的。

人可以合群,也可以特立独行,唯独不可以怯怯懦懦,畏惧不前。
你可以不喜欢跟很多人在一起,但最好不要是因为自卑,更不要是因为大家都讨厌你。
最最重要的,你不要求合群而不得。
虽然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我宁愿你是因为不愿沉沦于平庸而选择了做了一只鸡群之鹤。
还有一种不合群是:
自己太耀眼而让周围的人不敢靠近,我希望你是这一种!我希望同为90后的你,活出自己精彩,活出自己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