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再看看鲁迅的《野草》,便从网上购了一本,临睡前拿来看。第一篇《秋夜》,开头就是那个很著名的段落: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我又再一次慨叹:名人就是可以这么任性——如果是无名小卒这样写,肯定会被认定犯了“语义重复”的毛病,是病句了。可又想,鲁迅是文学界的大家,他这样写,肯定有他的道理的。那道理何在呢?我琢磨了下,不妨把那段落换成这样:“……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如何呢?马上,在我的眼前,倐——出现了两株树。再换回鲁迅写的:“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于是我眼前便缓缓的出现了一棵树、又一棵树,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心情竟神奇的平静了下来。于是觉得,还是鲁迅的写法好,在静谧的秋夜,就应该是悠悠闲闲的,一棵树、一棵树的欣赏着。
我为自己的发现自喜着——鲁迅,我是理解你的。
再往下看,看到了大师所看到的景色:奇怪而高的天空、闪闪的星星的冷眼、落尽了叶子的铁似的直刺着天空的树干、夜半的吃吃的笑声(这令我有点害怕,下意识的看了眼隔着窗帘的外面,又看了看开着门的房门口),还有撞上灯罩上的小青虫……没看完就知道,自己之前的自喜是多么的肤浅和无知!
秋夜中的大师能如此悠闲的欣赏这两株枣树吗?这枣树就只是枣树吗?好多人早就说过,鲁迅文章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有深意的啊。那么这秋夜中的一切又比喻什么?象征什么呢?
比喻?象征?烦死了!一阵不耐烦袭上我的心头,我一把将《野草》弃于床边了。
那闲适的心情也霎时荡然无存。
鲁迅的文章本就不是用来悠闲的打发时间的。
可他的文章竟让我不耐烦了!我吓了一跳,鲁迅是我心中的伟人啊,虽然近些年频频有人叫嚣,叫鲁迅滚出中小学的教科书,我是很不以为然的。当然,我也很清楚自己不耐烦的原因:近段时间给学生上了一个单元的散文诗,这些散文诗都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而象征手法总是让我有抵触情绪,那是因为读初中时,语文老师就告诉我们:白杨树象征着哨兵、北方的农民、……的精神;小蜜蜂象征着劳动人民……可我却怎么都无法认可,在我的心中,人就是人,树就是树,蜜蜂自然是蜜蜂,我无法(更确切的说是不愿)将他们合为一体。当然考试时,我还是会按老师的说法写上标准答案的。
尽管不能认可,我还是要告诉学生:江南的雪象征……的追求和向往,朔方的雪象征……的个性精神;风雷电象征……的力量;等等等等。而那世界闻名的海燕象征的是……先驱者。
于是我很烦。
但我还是耐着性子、耐着性子,无精打采的、有气无力的告诉学生:……象征……。
唉,谁叫你是语文老师呢?是语文老师,你就必须告诉学生这些象征意义,这是本单元的重点呢,不然你会误人子弟的——误了学生中考,这罪过大呢。学生、家长、校长、教育局长……都不会放过你,或许你百年后,上到天堂,茅盾、杨朔、鲁迅、郭沫若、高尔基等先生也都不会放过你!
呵呵,讲笑了。
可你敢冒这样的险吗?
不敢,那就乖乖的照着教参书里的答案告诉学生吧。
语文老师岂可任性!
好在,《秋夜》并没有被选进教科书里,我可以随意解读,甚至把它丢到床边也无人会干涉我。
曾看过一篇文章,作者回忆他读书时,说是他的语文老师都不怎么讲解课文,就只是一味的让学生读啊读的,摇头晃脑的读。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都很享受。我便很羡慕他们:这样教书好啊,这样读书好啊。可转念一想:只读不讲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手法、记叙文六要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议论文的论述方法、文章的表达方式、环境描写的作用等等等等,学生会懂吗?不懂啊。所以,像那个老先生的教法,余辈虽心向往之,实是不敢效仿啊。后来想,以前的考试只考写文章,其他的都不用考的,所以老先生这样教可能没问题。可今时不同往日,这样的教法过时啦。
大家都会说,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本来这用到对课文的理解也是适合的。但问题似乎正相反。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在我读来,全诗充满的是一种心酸、悲伤、愤懑、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自己是沉舟、是病树,而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哪还有自己的什么事?可教参书里说:“(这两句诗)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另有其他的教辅用书说这“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要说的是现在人们引用时的情感,那说得过去。可要用在本诗的理解,我是不赞同的。最后一联,教参书里说:“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晕,“精神”要靠“杯酒”才能“长”起来,“乐观”何在?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那才叫乐观。
由于不同意教辅书的说法,“沉舟”句我没有告诉学生:“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可结果有一份试卷就出了这句诗进行赏析,参考答案就给了这句话。权衡利弊,虽是万般不情愿,在评讲时我还是让学生把这句话立即加到他们的笔记里去,并要求背出来。
万一是自己理解错误呢?我这样安慰自己。
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有篇现代文的阅读,里面写了个在城里的儿子一家人回农村老家看望年老的父母,每次回到家喊开门,都是等很久老母亲才姗姗来开门。这惹得儿子很不高兴。又一次,拍了许久的门,也不见人来开,儿子怒气冲冲的趴着门缝往里看,看到老母亲坐在一把椅子上,想要站起来,却许久也起不来。原来是母亲老了,腿脚不灵便。看到这一幕,儿子泪流满面,知道自己错怪了母亲。
有一同事看了后,说好感人啊。我却说,这不合常理呀,自己的家,为何自己不带钥匙?偶尔一次不带,还可说得过去,每次回家都要叫门,且都要那么长时间老母亲才来开门,儿子应该吸取教训,带好钥匙啊。何况在农村的大白天,家里又有人,谁家会老是一整天都把门锁得死死的,明显是为了表现某个主题思想而胡编乱造的假文章!同事说,你就爱钻牛角尖,好好的一个感人故事,被你这样一分析,就一钱不值了。扫兴。
嗯,就算是我钻牛角尖了,我就任性一回吧——反正这是课外阅读题,中考再考到这篇文章的几率几乎为零。于是,我很高调的对学生说,你们不要向这样的假文章学习。学生们一脸茫然的看着我。
当然,对于中考的必考内容——文言文部分,我是一点都不敢任性的:我按足教参书里的答案告诉学生——即使错也不关我的事。
呵呵!
可见,语文老师真的不能任性啊。
那其他科目的老师就能任性吗?那更不能了,勾股定理、万有引力定律、分子结构能改吗?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能变吗?不能啊,都要照本宣科呀。想到此,释然,夹起课本去教室。
教书匠又要开工了。
���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