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几分钟,也不得清闲呀。
刘同学非常委屈地过来告状:“老师,张同学撕了我的贴画,我让他道歉他不道歉,我让他给贴上,他不贴,还骂人!”
乖乖,岂有此理!
“把张同学喊过来,你俩一起过来。”我发布命令。
一会儿,张同学和刘同学一起过来了。明显看出,张同学还一脸不服气。
“张同学,说说,怎么回事?”
“我没骂他,他也骂我了!”张同学振振有词。
“他无缘无故就骂你吗?”我追问。
“我不小心碰掉了他的贴画,他骂我。”张同学在掩饰自己的错误。
“贴画贴的那么结实,一不小心就碰掉了吗?你说可有点奇怪,如果是其他东西,在桌子上放着,一不小心还有可能碰掉,如果是贴画,要想碰掉,是不是需要用两根手指捏住,才能把它‘碰’掉。”面对他的掩饰,我继续追问。
“贴画本来就不结实了,我想拿过来看看,不小心就弄掉了。”张同学依然百般狡辩。
“就算不结实了,如果你不去‘碰’它,会不会自己掉了?”我寻找漏洞,步步为营。
“不会!是的,是我撕掉的!但是,他骂我了,我也骂他了。”这孩子声调上扬,依然斗志昂扬。乖乖,错误还犯得如此理直气壮。
“你撕掉他的东西,得到他同意了吗?”
“没有!”
“你没经他同意撕了他的东西,向他道歉了吗?”
“没有!”
“那你说说,你觉得自己做得对吗?”我觉得,此时他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他骂我了,所以我没道歉。”没想到,这孩子还有理由。
“他骂你是无缘无故就骂了吗,是在撕贴画之前,还是撕贴画之后?”
“撕贴画之后,他骂我了,我就不道歉。”
“他骂你,是不是因为你不经允许毁坏了他的东西,而且不道歉,才发生的。这个事情发生的根源在哪?”
张同学气鼓鼓地不吭声,也知道自己有问题了,但是,还带着情绪呢。好吧,那就再冷静一会儿吧。
我让他在办公室冷静一下,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有没有问题。
我上课回来,再问他:“想好了吗?有没有找到问题。”
他答:“想好了,我不该不经允许毁坏别人的东西,毁坏了不应该不道歉。是我引起了这场矛盾。”
听完他的话,我又做了一番语重心长的教导:老师知道,他不同意你看,你当时可能是有情绪的,偏要看,于是给撕了,带着情绪也就不可能道歉。
但是,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别人有权利不同意的,咱们要管好自己,不是自己的东西,不经别人允许,绝不去碰。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保持自己的尊严。
既然错了,认错道歉,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情绪化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但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确实不太好,很容易产生矛盾,制造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老师希望,今后做事要学会三思而后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好吗?
张同学说:好!于是,让他回去了。
唉,又是一场较量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