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陕北,就会让人想到黄土高坡,遍地的窑洞,想到革命圣地,巍峨的宝塔山,想到夸大其词的《七笔勾》。
陕北,顾名思义就是陕西的北部。
但其实陕西这个概念也是因为在陕原的西边而得名,而这个陕原却在如今的河南省。因而最早的陕北指的就是陕原北边的区域,跟今天我们印象中的陕北还是有区别。
通常我们说的陕北是一个行政上的概念,就是指延安、榆林两个地级市及它们所辖的县区。打开地图册、手机地图,很容易就能找到确切的位置。
除此之外,还有地理上的陕北以及文化上的陕北。
地理上的陕北则是指金锁关以北的陕西北部,具体是从铜川下面的宜君县开始往北,就算地理意义上的陕北。这里的地形地貌跟关中平原有着明显的区别。
如果大家有机会从西安坐车去延安,走铜川这条路,会发现一进到铜川地界那就是另外一个天地,看不见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和一个个高高隆起的坟堆,满眼都是沟壑山峁的黄土地形,时不时也能看见山坡上的早已废弃的窑洞。
陕西中部又叫关中或关中平原。为什么叫关中?因为它是在四个关的中间,这里沃野千里,固若金汤,自古就是帝王建功立业、开基定都的地方,也是最早的天府之国。西边的大散关,南边的武关,东边的潼关或函谷关,北边的关隘就是这个金锁关。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北边的关隘是萧关,那离得就老鼻子远了,要跑到宁夏那边去了,因而这里就不采纳。
可见地理陕北的区域面积要比行政陕北的面积要大一些。
第三个陕北就是文化陕北。这个范围要比前两个小很多。它是以说陕北方言为标志的区域。
通常来说,以绥德、米脂为核心区域。大家习惯称为绥(德)米(脂)文化。
而像隶属于延安的黄陵、黄龙、富县、宜川、洛川这五个县和隶属于榆林的定边县城以西都属于关中文化圈。
虽然这几个县在地理上行政上都属于陕北,但这里的人讲的大都是关中话,风俗习惯也更接近关中。
大家有机会去位于黄陵县的黄帝陵,会发现这边的人基本讲的都是关中话,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带有浓重鼻音的陕北话。
参考书目:王六《陕北回眸:陕北话中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