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是陕北人,刚过了本命年。儿子和爷爷一个属相,是爷爷的是第三个孙子。
公公年轻时从陕北的一个名叫黑泉驿村的地方走出来,参军入伍,退伍后分配工作,成为了一名公务人员。上次回老家,看家里的老照片,年轻时的公公也是英姿飒爽,一表人才。过了花甲之年的他,国字脸上的沟壑就像家长的黄土高原,浓眉大眼一副典型陕北汉子的模样。
因他们多在陕北生活,我和先生结婚两年多,与他们一起生活的时间并不长,相处的机会也不多。
公公是个挺细心的人。昨天晚上张先生无意间问了我一句,是不是二期那有卖鸡爪的,我说,就是那个卖鸭脖的店嘛,卖鸭脖卖鸡爪。然后吃完饭没一会,公公穿鞋出门了,我以为是饭后散步或者避开孩子抽烟什么的,结果后来公公回来买了一包鸡爪,有辣的,有不辣的,专门给孩子买的不辣的。孩子因为爷爷奶奶来了,不常见,很兴奋,不睡觉,我妈打趣说,要吃了爷爷买的鸡爪子才能睡着。
每次回老家,比如我早上起来洗漱,公公就会默默的把水壶里添满水烧着,我为了图简便,就要直接开龙头用自来水,他就提醒我,上边这水太冰了,掺热的。后面偶尔需要洗手,我就直接开龙头,水确实很凉。
还有当时孩子刚出生,婆婆要找枕头给娃用,公公及时制止,那么大娃娃不用枕头,大些了再用。
公公不爱说话,沉默寡言的时候多,也不知道是不是和我没啥可说的,因此无话可说。开始,我见到他,打招呼喊他“爸”,他也不应一声。我心里还犯嘀咕,怎么不理我呢,是不是对我有啥意见。
公公也是个很勤快很爱干净的人。之前给他们定的体检,查出来婆婆有两项弱阳性需要复查。他们执意要回延安复查,用自己的医保卡,大概也是为了减少我们的负担。结果显示胃部有息肉,做了个小手术。公公衣不解带照顾婆婆了一周。
我和张先生回延安看望婆婆,他和公公说:“我妈这几天都瘦了。”公公淡定的说,没吃上饭没力气。
又说起输液速度太慢,公公在老公面前说,你妈那xx,让我想起老公常说我的,你就是纸糊的,一会这疼一会那不舒服。
虽然嘴上叨叨,还是把该放慢的氯化钾点滴放慢。
下午我们从外面进到病房,公公在拖地,同屋的另一床出院了。三点多,保洁阿姨来打扫,聊起天来,保洁阿姨说,隔壁也有一家跟你们一样,爱干净,自己常拖地,我打扫都省了不少劲儿。爸说,我这个人爱干净,看见乱糟糟的,心里难受。
原来我以为张先生爱收拾家务拖地,是受婆婆影响,现在看来,大概更有可能是受公公影响。也或许,公公可能是年轻时在部队里训练的结果。
用婆婆的话说,公公还爱“摆功”。有次在家里公公接电话,只听见他说,忙啥啊?带娃娃么!婆婆在旁边反驳,不要到处摆功了,带娃娃带了多少?一天24小时带着了?
不过五月份回到老家县城,三个孩子在楼下玩,楼下的老太太和我们聊天,因为看着我们面孔生,也不认识我们家小孩,公公和她们介绍,这是我家二儿子,婆姨,那个是孙子。两个婆婆拉呱拉了一阵,我也听不太懂,后面就听见说,你爸爸带娃带得好!
哈哈,也不知道标准是什么,总之楼下的婆婆们挺认可公公带娃带得好。
公公常提醒我们,给娃买鞋买玩具,买好些的。
不常见我儿子,一见到就喜欢儿子喊他爷爷,开始小,不熟悉,害羞,不喊。后来玩熟了,开始叫爷爷,一声比一声高,公公一声一声答应着,合不拢嘴。
有一次他们来西安,周末也叫来我爸妈一起吃饭,公公聊天时说,家里那两个孙子就是不好好吃饭,爱吃零食。婆婆在边上立刻反击,现在承认了?终于承认了,成天惯娃娃,让少买点零食,不听。
老张在旁边赶紧打圆场,看看这个孙子吃饭吃的美不美?!
老公曾和我聊,他认为爸爸有双相抑郁症,有一阵子特别亢奋,过一阵子又比较郁闷。叫他去医院看看,也不愿意去。
退休后的老人,健康快乐大概是子女们共同的最基础的愿望。因为要帮子女带孩子的缘故,许多老人要等孩子大点才能抽出时间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好在公婆身体不错,孩子们逐渐长大了,他们也能走开,去游山玩水。去年婆婆还去了港澳,后来公婆和二姑大妈他们一起去云南。今年疫情也不方便。计划明年带他们和孩子去青岛烟台海南这类海边城市,趁着身体好,腿脚方便,多出去看看。心情愉悦,身体才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