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姐开通头条号后,经常回答问题。今天发现,家庭和事业是个普遍、永恒的话题,区别在于不同的人生阶段,考虑的因素大相径庭。
对于大学毕业这个时刻,叨姐觉得可以参照古语“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就相当于格物致知的部分(当然这一部分在毕业后应当继续,但可能不是重心了)。大学毕业,男性女性对自己人生的规划会有区别。可以从健康、家庭、事业三个层面加强。不同的年龄段,侧重点会有不同。也要注意三者之间会有相互影响,所以要综合考虑。
身为女性,仅从女性角度提点建议:
1、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清华大学体育场边有个标语“每天锻炼一小时,为国工作五十年”。在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6岁的中国,活得长就比别人胜出了一半。假设55岁退休,活到75岁,拿的是平均退休工资,活到85岁,可以多拿10年退休工资,相当于退休后又赚了工作期间同样时间的收入。随着退休工资标准的增长,时间复利的效应将会日益明显。这一切都需要有健康身体的保证。过来人都有体会,35-40岁是个分水岭,年轻时的锻炼和规律作息就像对身体的保养,40岁后将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年轻时拼命赚钱,年老时拿钱养命,说的也是这个理。
2、家庭。古语有云“三十而立”,意思是古时候,30岁就该成家立业了。但要注意,古时候15岁就可以生孩子,建国时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还有数不清的天灾人祸,医疗条件和饮食环境都不如现代,30岁就相当于大多数人的中老年阶段了。做个等式代入,古时的而立之年相当于现在40岁以上才会成家立业。对于大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的女性而言,30岁以后结婚生子,或者独身、或者丁克,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在婚姻自主以后,把生育权还给女性,也成为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当然每个人的主观意愿不同,有的女性注重家庭,有的女性追求事业,有的女性希望两者兼顾,从自由选择的角度看,都无可厚非,只要取得家人的尊重与理解,相信都是可以处理好家庭关系的。
3、事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女性而言,解放后有三个地位飞跃的时刻:一是《婚姻法》通过,女性从封建时代包办婚姻中被解放出来,不再是男性或者家庭的附庸;二是《劳动法》通过,确立了男女同工同酬,赋予女性劳动者的地位和权利,女性能顶半边天成为政治正确,使女性从家庭劳动中解放出来,很多女性成为家庭中实际的“领导”;三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女性主义、女权主义大行其道,女性的特殊需求被更多地报道与关注,女强人形象被包容和接受,新时代女性的成功,为女性事业的选择争取了更多的空间与尊重!
新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不论男女,都可以在时代潮流中开拓自己的新希望,发现自己的新大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