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220-1226.周成长总结

1220-1226.周成长总结

作者: 海上大王 | 来源:发表于2021-12-27 02:12 被阅读0次

【一】

1、有个现象,上课听老师解题,跟着思路和节奏很容易有种“搞明白”的效果;

2、但独自再解答类似问题,却会发现很多意外,最终产生“并没搞懂”的结果;

3、有种解释叫“解题岔路”,指跟着老师的讲解是直通答案,而轮到自己却容易走进各种小路而最终迷失;

4、通过这种形容方式,可以把认路当成是解答过程,而解决认路的方法除了有引路人外,自己通过地图和记忆也能完成,只是后者需要足够“经历”才行;

5、下一步行动:

(1)学会解答题,可以通过多次“经历”,或是足够“样本”得到记忆,这条路虽笨但有效,保持耐心对待;

(2)地图不容易有,但如果能把“经历”记录成路书,则有可能对认路进行复制,多做沿路的笔记能帮自己提高“地图感”;

(3)如果自己是教授者,也要认真对待“解题岔路”的影响,多提醒以消除这个认知偏差;

【二】

1、外出学习,对比看到很多人和事,发现自己的看待方式与以前不同;

2、以前到不熟悉的地方,会习惯性抱团,让自己融入小圈子节奏,但现在更享受独来独往,觉得自由和轻松;

3、碰到比自己大很多的,也接触了比自己小很多的,现在能体会老大哥和小老弟们完全是两种行为方式,老大哥稳重老练动作慢,小老弟们无畏直接效率高;

4、在小老弟们身上也看到了曾经自己的学习方式,有些路的确是非走不可的弯路;

5、下一步行动:

(1)学习能力不单只是总结,要留意提炼和转换率,更要大量的练习和实践;

(2)在有限的学习条件下,多利用“想像练习、情景演练”,建立心理表征;

(3)团体的节奏是趋于平均程度,根据自己对比的快与慢调整相处策略;

【三】

1、在一个很改变习惯的新环境,有很多不适应,感受到应激现象;

2、有趣的是除自己外还有很多样本,他们的应激现象让自己意识到还有人更难受……

3、人们改变习惯,短期是很难愉快舒适的,这个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应该按不同人,会有不同路径长短;

4、有些样本十分糟糕,抱怨和消极,这也成为自己的警醒,需要自己主动做出改变适应才行;

5、下一步行动:

(1)列出新习惯、新环境让自己不适应的点,分别找到对应方案;

(2)提醒自己努力去适应,不管是学习还是环境,前期的困难总较大;

(3)回顾公众号文章《万事开头难》,酝酿迭代的收获,记录心得;

(4)“处难事贵乎通而能变”,面对困难复杂的事情,最重要之处在于能做出变通、改变。建立这个认知,能去掉心中的疑惑,主动成长力也应包括主动适应力;

【四】

1、最近节奏快压力大时间少,在决择之后的路上有那么一刻感受到茫然;

2、并非是不知道方向,而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有着复杂且又矛盾的情绪;

3、一方面很自信,觉得已准备好,很期待未来。一方面又很敬畏,不敢松懈,担心预期与现实落差巨大;

4、面对重大考试前的心理,自己认知范围内准备足有信心,茫然是因为害怕自己认知之外的“准备不够”,并不知道哪些是认知之处……

5、下一步行动:

(1)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还有时间能再努力准备,要把握当下冲刺;

(2)进行多次想像练习,在自己认知范围内做好情景演练,增加预案;

(3)增加记录和回顾次数,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

(4)保持练习的心态,过程中的失败也是新尝试开始,留意“平常心”被干扰;

【五】

1、我们在掌握技能或学习的路上,面对不同的事情会有不同意识感受;

2、比如学习盲打,由于键位不熟练,打错了删,再错再删,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这种由于初学导致的错误换到其他事,却不会让人那么能容忍;

3、似乎我们在不同的学习路上,耐心会变不同,甚至有时忘记了要有耐心……

4、还有一种情形:在有些学习的过程会受伤和摔倒,我们还是会乐此不疲。同样的,换成另一种学习可能会觉得痛苦和难过;

5、思考这两种前后,是我们心态的属性不同所致,如果是以娱乐需求的心态,则不会盯着错误、受伤、摔倒,而如果有了胜负心、对错心、盈亏心、强弱心这类,则会变得无法接受不熟练导致的失误。

6、下一步行动:

(1)在学习的路上,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耐心,明白学习的曲线;

(2)多反省自己的目标,警惕不经意间就转向了胜负、对错、盈亏、强弱;

(3)重新定义“失败”的词性,并非是完全的贬义词,接受练习路上的失败;

【六】

1、之前一直不理解“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在很多次的学习和阅读中稍有了些感受;

2、语言和文字是一种传递信息的载体,人们在头脑里存储的知识往往需要转换成语言和文字,这个过程难免有“为了说明而形容说明”的方式;

3、相当于语言和文字把真正的知识进行了一次翻译,这一次翻译难免会导致知识传递有耗损和不准确;

4、这也给了我一个学习的经验,自己之前文字太多,学习死板,是过于重视“文字记录、语言表达”的形式,被禁锢了自己的思想,实际应该把语言和文字再进行一次翻译,变成自己的知识,这才完成了学习;

5、现在能把这个知识传递的链接形容出来,让自己看待传递知识和学习有了新视角,“重意义不重形式”是我们在学习中的灵活性;

6、下一步行动:

(1)将本条内容收录入“我的警醒提醒”;

(2)明确知识的传递路径是经载体表达,再被转换成学习者头脑里的内容,警惕过程中因表达和形容导致理解偏差,所以要梳理知识背后的逻辑;

(3)学习不可只注重形式和呆板框架,一定要过渡到内化吸收,特别是要意会语言和文字背后表达的真知识;

【七】

1、在同样的环境下,看到不同的学习方式,每个独立个体都有不同的学习习惯;

2、最多的一类是被动式学习,或称之为不思考、较少思考的学习,这类学习我太熟悉了,最后无用功居多;

3、还有一类是有思考,有目的性的学习,这类大同小异,都是“刻意练习”的框架,但效果却也有不同,针对性决定了侧重,产出在不同区域;

4、自己在第二类学习里也分不清哪一种侧重更有优势

5、下一步行动:

(1)学习一定是痛苦的,因为要脱离舒适区,所以不要怕麻烦,不要担心犯错;

(2)学习也一定是要有先驱目的性的,不管是建立心理表征还是收集样本库,都要明确每一步最终要“拿”到什么,提前做好这步;

(3)学习也一定需要检验、反馈,这是查漏补缺,解决短板的

(4)学习有很多时候是碎片到完整拼图的过程,要有整合、整体学习的格局,这也有利于串联成体系;

(5)也不能只学不用,转换成自己的收获后,最终还是需要“变现、生产”;

相关文章

  • 1220-1226.周成长总结

    【一】 1、有个现象,上课听老师解题,跟着思路和节奏很容易有种“搞明白”的效果; 2、但独自再解答类似问题,却会发...

  • 第八周周总结(2.18-2.25)

    第八周周总结(2.18-2.25) 三、下周计划周总结: 1.学习成长:①BEC:课程学习两个,每天单词打卡。②写...

  • 要事第一、成长

    本周总结,关键词是“要事第一”和“成长”。 2022.9.25-10.1日第39周 周总结 一.工作 本周主要时间...

  • 7月第四周周总结

    7月第四周周总结 7月第四周周总结 2020年,07:20-07.26周检视 没有反思就没有成长。没有反思的人生不...

  • 周检视第14周  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周检视】20181014 龙岩 第14周 不总结,不复盘,不反思,如何更好的成长? 第14周检视感想: 01 ...

  • 周 生活成长总结

    一、健康气质 (健康锻炼3次)小区散步 狮山公园跑步基本是我们每周的运动方式。晚饭后散一下步,看看阿姨们在广场跳各...

  • 2018-05-13

    5.0践行第8周周总结 —— 每一笔经历都是一种成长 这周依然过...

  • 周检视第17周 活好有多么不容易

    【周检视】20181103 龙岩 第17周 不总结,不复盘,不反思,如何更好的成长? 第17周检视感想: 李咏走了...

  • 周检视第16周  走进浙江大学……

    【周检视】20181028 龙岩 第16周 不总结,不复盘,不反思,如何更好的成长? 第16周检视感想: 7:32...

  • 周检视第15周  认知升级

    【周检视】20181021 龙岩 第15周 不总结,不复盘,不反思,如何更好的成长? 第15周检视感想: 7:3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20-1226.周成长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ie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