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请点击关注,您的这一举动,既会激起笔者的写作动力,更会让您的认知收益持续增加!
一、认知不同,情绪各异
听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位老大妈有两个做生意的儿子。大儿子卖伞,二儿子卖盐。晴天的时候,那位老大妈担心大儿子卖不出去伞,而等到雨天的时候,她又开始担心二儿子卖伞受到影响。
于是,老大妈每天的心情都在随着天气的晴阴而始终是愁眉不展,没有一天好心情。
所幸有位智者告诉她:“您应该转换一下心境,要想着,下雨天,大儿子的伞卖得一定好,而晴天二儿子的盐肯定晒得不错。这样不就结了。”
那位老大妈听完那位智者的劝说,顿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再也不每天愁眉苦脸的了。
这里面的心境其实就是一种对事情的主观认知。显然,同样的事情,会随着自身认知的不同而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
类似的情况,在我们现实当中比比皆是。
同样一份工作,在有的员工眼里,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而在有的员工看来,则会认为“领导的事儿怎么这么多,整天用工作压人。”
实则,只是一次正常的工作分配而已。
还有,每天与领导见面打招呼,能够正常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则会感到与领导的关系还不错,倘若出现领导视而不见的情况,则会认为领导对自己一定是有什么想法。
实则,当天的领导因工作太多,而根本没顾得上这些细节。
心理学当中的合理情绪疗法认为,让你产生情绪反应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看法,也就是认知。
上述几种情况,足以说明一个结论:一个人认知水平,决定着一个人情绪体验。
二、每一种情绪,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情绪分为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虽然是一种主观产物,但从辩证角度来看,情绪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也就是说,每一种情绪的出现,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一般而言,我们印象当中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较为舒适体验的积极情绪,如开心、乐观、自信、放松等积极情绪,更容易为个人所接受,毕竟,积极的情绪能够有效地推动工作,增添生活乐趣。
相反,给自己带来不好情绪体验的消极情绪,如痛苦、悲观、自卑、紧张等消极情绪,则是绝大数人所不愿经历的。
然而,事实证明,一些所谓的消极情绪,所带来的影响,并非完全是消极的,有时甚至恰恰相反。
比如,紧张。我们说,适度的紧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去保证工作的完成。
见过两位不同的面试生。一位从面部表情就能看出,他对于这个岗位非常看重,全程面试下来,均表现得很谨慎,从着装、坐姿再到讲话的语言组织,虽然很中规中矩,但给人感觉还是比较靠谱的。
而另一位则不然,从一进门,就摆出一副无所谓、无所顾的状态,入座后,不时地翘起二郎腿,回答问题,也是大大咧咧,给人感觉很随意,真得是放松有些过度了。结果,面试还未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便告诉那位可以回去等通知了。
由此看来,适度的消极情绪或者负面情绪并非是洪水猛兽,唯恐避之而不及。
关键在于这样的负面情绪来敲门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是永远拒之门外,还是开门从容接纳,化负面为正面,化消极为积极,才是我们需要把握的。
三、运用ABC理论,掌控好你的负面情绪
所谓的心理学ABC理论,是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创建:认为激发事件A (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行为后果C (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为个体对激发事件的想法/认知B (Belief)。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从前因到结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Belief),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于是,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
这段话,可以做这样的翻译:从情绪的发生,经历过程再到结果的出现,我们可以概括成为起因、经过与结果三个阶段,能够看出,初始阶段的起因,通常不为我们掌握,其中的过程,也就是第二阶段,才是我们能有所作为的地方。
简而言之,只要我们将过程,即个体对激发事件的想法/认知B (Belief),这一环节控制住了,我们就可以主导行为后果C (Consequence)。
而这恰恰是我们控制负面情绪的切入点,因为拥有什么样的认知B(Belief),将直接影响着什么样的C(Consequence)出现。
所以,可以分别从ABC三个环节入手,具体来讲:
1.找到情绪根源
也就是所谓的A阶段。我们常讲,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凡是出现这样、那样的结果,肯定都是有原因的。而找到引发情绪的根源,才是我们控制好负面情绪的第一步。
通常来讲,情绪根源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引发情绪的事情;另一种则是对发生事情的解读所产生的情绪。
比如,职务调整这件事情。提了,基本上对于当事人而言,肯定是非常高兴的,这是就事情本身而言,属于第一种。
而对于职务调整这件事情的解读,如,就领导提拔那位员工,心中则会产生不满或者佩服,由此带来的一种解读而引发的负面或者正面情绪,则又是一种情绪根源。
那么,辨认与区别出情绪出现的根源,则是迈开控制情绪的第一步。
这里面要把握的核心要素就是客观。就是能够依据事情的真实面目来看待事情本身,而不要主观夸大、乱加猜测或者习惯性贴标签。
还是就提职的事情,倘若提拔的对象是一位女同事,那么,对于那位女同事的男上司而言,若个人人为地增加“与领导的关系肯定不一般”、“平时就觉得两人关系暧昧”等不符合实情的猜测,则会出现不当的情绪反应与举动。
2.校正情绪认知
也就是控制情绪的B阶段。这一阶段可谓是掌控整个负面情绪的关键一环。当个人遇到令自己感到生气、害怕或者冲动的情绪时。此时要及时予以叫停。具体来讲,可以采取3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第一种,自我暗示。注重发挥潜意识的指引作用,让事情向好的方面转化。比如,因工作与同事之间就要发生语言或者肢体上的冲突,要注意暗示自己:“得饶人处且饶人,真理不一定是在你这边。”等等,在短时间给自己的情绪“降温”。
第二种,换位思考。无论面对何等的消极偏见,始终将自己置身到对方的角度与站位去思考事情的本身,等一等、缓一缓,或者会更容易得到事情的真相与原因。
比如,自己平时要好的同事提拔为自己的主管后,开始对个人的工作纪律提出要求,你对此很有想法,总感觉他是在装。
此时,你就有必要站在那位同事的立场去思考,倘若自己也成为主管这样的管理者,对下属进行必要的管理与提出相应的要求,再正常不过了,否则,就是一种失职。
第三种,转移注意力。当你处在不良的负面偏见或者近乎尴尬的处境当中时,比如,找领导请假不批,跟同事聊天总是借机挖苦你。
此时,你有必要离开当时的环境。请假不批,你可以将注意力放到周末看一场电影,吃一次大餐或者找一本心仪的书,到安静的地方,尽情品味书中的人情世故等,都是不错的转移注意力的办法。
情绪,负面情绪从酝酿、成型再到爆发,都需要一个过程,将B阶段调整好,也就意味着控制负面情绪成功了一大半。
3.控制结果出现
确切地说,控制负面结果出现,也就是C阶段。当A无法移除,而B又一时半会无法排解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直接针对情绪本身进行调节。常用的方法主要有3种:
1)倾诉。管用且直接的做法就是把心中烦恼写成一篇日记,你就会发现,当你落笔开始成文的时候,内在的烦恼已经开始逐渐消减,而到全部写完的时候,负面情绪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大为降低。
2)运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摩根的一项试验表明,每周进行3次20-30分钟低强度的体育锻炼后,人们的抑郁情绪就会得到缓解。
虽然,所说的负面情绪并不一定会使人产生抑郁,但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来一次大汗淋漓的体验,你会发现你的不良情绪也会随着汗水被排出了体外。
3)冥想。第一种,专注于某一个事物,比如说呼吸,或者某一句话,以此来提升个人的自主力还有意志力,初学者建议从第一种开始。
第二种,排除一切干扰,放空大脑,只专注于自己的感受,用来寻找自我,缓解压力,释放情绪。
综合来讲,阶段B是控制负面情绪的重点环节,一旦你将情绪的认知改变了,也就意味着结果将由你来主导,尽管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是客观或者不可控,这实则是一种情绪干预。
结语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净;你若简单,世界就难以复杂。当你的情绪变得一团糟的时候,要及时想到改变自己的认知,认知对了,心态也就对了,做事也就对了。
@职路施语,20年职场人,专注职场领域人性研究,善用多巴胺的文字,激活你内心深处的荷尔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