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沐阳
前几天回家的时候,还没走进村子,就听到了村委大院的大喇叭里广播的声音:全年全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举报电话110。
很不理解,也很苦恼,在印象中家乡此时此刻应该是一个热闹景象,毕竟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但现在,户外没有玩耍的小孩子,也没有爆竹声响,只有那个大喇叭循环播放着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一天八小时持续不停,让人心烦意乱。
在刚回到家乡听到广播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想写点东西加以吐槽,不过我还是忍住了。也许这项规定自有它的道理,于是,我查询资料,认真思考。在连续两天早上的睡梦被大喇叭吵醒的时候,我终于意识到,这个大喇叭的声音比爆竹声更加刺耳。农村已经没有了人气,现在连过年的气氛也完全没有了。
在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是带着情绪的,因为就在此刻,大喇叭的声音仍在耳边聒噪。连续几天的轰炸播放,播放的内容完全可以背诵下来了,一共两三分钟内容,却几个小时不停地重复播放,恐怕是个人都早已觉得厌烦了。通告的内容美名其名曰: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
我已经通过资料了解到燃放烟花爆竹会带来的危害,很多城市早已禁止燃放,只是不能突然的接收在农村这样存在的事实。在户外燃放,在人群稀少的地方燃放,这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道理。大城市里人口密集,禁止燃放利大于弊,情有可原。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在农村也突然出现这样一个规定。
也许我并不是单纯的想放烟花爆竹,我只是怀念那个热闹的童年,那个热闹的农村。这几年,农村已经太过荒芜了,家乡被丢弃了,只是在每年过年的时候,人们可以背起行囊返回家乡,这是一年中家乡最热闹的时候,在爆竹声中,年味逐渐浓厚,气氛越发喜庆,这才是我们家乡的过年啊。
而现在,四下一片宁静,只有广播里冰冷的声音响彻村庄,最让我反感的是这封致居民的一封信中提到,让村民们互相举报,举报有奖。浓浓的情谊就在这一纸文书中被无情地撕破,人们欢天喜地回家过年,到家后才发现,原来家乡早已不是那个能容忍自己,惬意放松的地方。
燃放鞭炮,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我们也肯定有知道那个关于“年”传说,人们在除夕年兽将要到来的时候就会聚到一起,贴红纸(后来逐渐改为贴桃符或贴红对联),挂红灯笼,放鞭炮等等,目的就是为了赶走年兽。以后,当过年不再有鞭炮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给孩子们讲述这个传说呢?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以后的除夕夜,我们再也不能在爆竹声中守岁跨年了,有人说这是时代的进步,可我总是觉得,我们在前进的路上,好像丢掉了什么。
传统渐行渐远,我们慢慢长大,可是都变得不再幸福。我们丢失了太多的东西,现在,在农村,这个早已被人们忘却的地方,鞭炮声也终于不会再次响起。
大年初一的早上,第一批饺子下锅的时候,几十年来,那一挂鞭炮都是我点起。鞭炮声响起预示着这一家人新的一年的开始,因此,每一个新年的早上,我们听着鞭炮声起床,比较着谁家起的更早,谁家的鞭炮声响的时间更长。天微微亮的时候,开始出门拜年,每家的门前或院子里都一片红红火火,那是鞭炮燃放后的碎屑,装点着本来单调的院子。
可是今年的大年初一,我已经想象不到整个村庄会是一个怎样安静的氛围。这样的年,人们还会有喜悦的冲动和感受吗?
上面的规定,村民们只能执行,无可奈何。早已被人遗忘抛弃的山村,又有谁会在意这里的人的生存和幸福感呢?集市上终归还是热闹的,逆来顺受的人啊,在缝隙中寻求着生存的权利和那一丝丝生活的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