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升学考试了,成绩出来之后,怕是又有不少家长出言怼游戏了。每年都有人提出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性,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甚至还有人大代表曾提出要全面出台政策禁止游戏,否则就算双清华大学父母也培养不出个大学生。
我这一代的人,成长经历是伴随着游戏的发展改变而进行着。小学的时候,游戏机开始流行,那时候我做梦都想要一个掌机。在我轮番轰炸、苦苦恳求之下,我爸终于给我买了一个黑色的、能玩俄罗斯方块的掌机。后来每天晚上,最开心的时候就是躺在床上玩俄罗斯方块,有时候我爸也会凑过来玩两盘,其乐融融。还曾记得五六个小伙伴站在一个大哥(拥有GAMEBOY的男人)身后看他抓宠物小精灵,精灵球扔出去的时候,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也曾在国外熬夜到凌晨四点,终于看到鬼王TED为鬼族夺下一冠,终结WCG无鬼族一席之地的魔咒。
随着电脑的普及,游戏开发也开始快速发展,从CS、魔兽争霸、红警、到穿越火线、地下城、DOTA1,再发展到如今的DOTA2、守望先锋、绝地求生。可以说每一款经典的游戏背后都有我的影子。身边的小伙伴都是一边玩游戏一边读书最后考上不错的大学的。不过我们只在周末玩一下游戏,约上三五个小伙伴,上语音,边吹牛打屁、边打游戏,那时候开黑的队友,到现在还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然而有的同学是整体整夜逃学呆在网吧玩。这才是游戏被人诟病危害学生的原因,和游戏本身没有关系,和人的自制力以及家长的把控有关。毕竟游戏是死物,也不具备生理上的成瘾性,作为家长应该想办法管教孩子,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而不是单单让游戏背锅。虽然对青少年沉迷游戏表示担忧有一定道理,同时提出监管也尚且合理,但是一味地把成绩不好的原因归咎到游戏身上,就显得十分偏激。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绝大部分家长将教育和游戏放在对立面,势同水火一般。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网吧是绝对不能去的,去了就回不来了,尤其是那个传奇游戏,千万不能碰。网络游戏被视为洪水猛兽,荼毒青少年的根源。近两年一款叫王者荣耀的游戏风靡全国,基于改编历史题材,孩子沉迷游戏、偷拿家长手机充值买皮肤的新闻时常传出,一时间众矢之的。借用腾讯总裁马化腾先生的一句话:“不是所有游戏都是恶魔,家长不应该只看到游戏的负面,也应该看到游戏的正面东西。比如游戏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互动”。虽然游戏可能导致有的孩子耽误学习、与父母关系处理不好,但如果不合理的疏导,只是一味的堵截,会不会起到更加反面的效果呢?“王者荣耀”虽然确实对历史多有改编涂抹,但是公告第一条就是:游戏背景纯属虚构,真实历史请在王者历史站查看。
通过游戏来体现教育,本是很悠久的传统。不可否认,不少小孩对历史的感兴趣开始于王者荣耀,家长施以合理疏导、安排合理游戏时间,老师利用王者荣耀中的例子对学生进行历史详细讲解,孩子会不会更有兴趣学习呢?会通宵玩游戏到第二天、不上学不上班的人,也会放任自己通宵做其他事情。
所以自制力的养成至关重要。
公众号:斜杠少年阿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