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我们一生都难以逃脱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每个人都渴望生活在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渴望和爱人、孩子之间的感情更亲密。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也会有这种情况:因为当月业绩不好,你被老板骂得狗血淋头,心情郁闷回到家,看到妻子还没做饭,火气蹭蹭往上蹿,冲妻子发了一顿脾气;
正好儿子放学回家,妻子又骂了儿子,儿子心情沮丧,一出门踢了家里的猫,猫狂怒,抓到路边的行人,而这个行人恰巧就是公司老板......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踢猫效应。一个人情绪不佳,会把这种负能量传给周围的人。很多人认为在外面受了委屈,向家人发脾气,是理所当然的事。给外人笑脸,对家人苦脸,其实这是一种认知上的误区,爱人和孩子,才是我们最亲密的人。
若想维护家庭成员之间亲密的感情,有效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还不懂得,如何向家人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这本《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就是你的葵花宝典。
这本《沟通的艺术》,是一本殿堂级的沟通类百科全书。不单是指它厚如砖头般的外表,而是它涵盖了沟通类领域的各种问题。该书洋洋洒洒,大约有60多万字,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理论的干货指导,书中还融合了大量的电影镜头、漫画、经典美剧等插图,阅读起来一点儿也不枯燥。
作者是美国的两位沟通学专家,罗纳德·B·阿德勒与拉塞尔·F·普罗科特。两人与1990年相识,志同道合,凭借各自在沟通领域的深耕细作,合力编著了这本《沟通的艺术》。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已经再版15次。初版时,罗纳德的大女儿才刚出生,而如今他已是两个小孩的爸爸。那么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让读者如此追捧?
我带着疑问,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该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看入人里,着重探讨与自我有关的沟通因素,分析了知觉与情绪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看出人外,探讨与沟通对象有关的因素,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看人之间,提出了改善沟通氛围、处理人际冲突的各种沟通办法。
整本书内容体系庞大,无法全篇概述。今天我从如何建立家庭亲密关系、什么是家庭沟通的四种模式,会沟通的家庭孩子最幸福,这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家庭沟通的艺术。
沟通的艺术一、如何建立家庭的亲密关系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亲商。在生活中,我们对于智商、情商、财商这些概念,并不陌生,那么什么是亲商呢?
亲商,就是亲密商数的简称,主要是指一个人对外界的亲密程度是多少。
比如我们会说,同事小李是个自来熟,见谁都能聊,好像谁都认识,一点陌生感都没有。
而小王就是个闷葫芦,进入部门一个月了,别人都还不知道他的名字。
亲密商数有四个向度:
身体上的亲密,胎儿出生前,在妈妈肚子里,做自由体操。孩子出生后妈妈要喂食,拥抱他,逗他开心。通过身体上的接触,婴儿与妈妈的感情更加亲密。
智力上的分享,孩子上学后会和父母,分享他在学校的情况,探讨考试中遇到的难题,描述他是如何破解一道难题的。孩子高兴得手舞足蹈,大人也跟着开心。
昨天我刚进门,女儿就迫不及待跑来对我说,她被老师表扬了。我好奇的问怎么回事呀?女儿说,老师前天布置作业时忘了提醒书写格式,其它同学都没写生字组词,只有她自己写了。因为有类似经验,她认为按照老师之前的要求做,肯定没错的。
情感上的亲密,孩子有时会和父母交换小秘密,比如他在学校里,又认识了几个好朋友,老师和同学们如何夸奖他等等,孩子信任家长,才会给父母说这些小秘密。
共享上的活动,父母和孩子在闲暇时间,可以玩一些共同协作的游戏,比如踢毽子、跳房子、掰手腕等亲子游戏,孩子和大人在游戏中获得亲密感。
和孩子掰手腕二、什么是家庭沟通的四种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弗吉尼亚.萨提亚说过:家庭是塑造人的工厂,
因为知道如何治愈家庭,所以我知道 ,如何治愈世界。
良好的沟通方式,对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父母都会抱怨:大道理谁都懂,可是孩子不听你的,沟通有什么用?不如打一顿,效果更直接。这里面隐藏的问题,就是家长认为,沟通说教不管用,家长打孩子也是被逼无奈。
8月11日,四川省通江县一家酒店,发生一起跳楼事件。13岁的女孩罗某某与母亲在酒店四楼,发生争吵,趁母亲不备,从窗户一跃而下,生命被永远定格在了13岁。
在新闻中,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女孩出生8个月后,父母外出打工,就把她送到了农村的外公外婆家,她一直跟着老人生活。所以一直长到13岁,她都是和父母聚少离多。
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人能和她敞开心扉,聊聊心里的苦恼。长大后,女孩变得不爱学习,整天混在网吧,不是给父母要钱上网,就是离家出走。这个时候打和骂,已毫无意义,负面情绪一直积压在心底,女孩和父母关系生疏冷漠,终酿成悲剧。
无助的孩子一般来说家庭的沟通表现在两个方面,谈话的模式和遵从的程度。
谈话取向:是指家人在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有多开放。分为高度谈话取向和低度谈话取向。具有谈话取向高的家庭,他们的交流不仅更自由、频繁,而且是自发自愿的。
遵从取向:是指家人强迫彼此的态度、价值观和信仰,保持一致的意愿有多强。同样分为高度遵从取向和低度遵从取向。具有高度遵从取向的家庭,努力寻求一致,避免冲突。
了解了这些组合,我们可以分为四组不同的家庭沟通模式。如果家中有15岁的女儿想要文身,(那种非常显眼又不文雅的图案),来看一下四组家庭模式不同的沟通效果:
一致型:谈话取向高,遵从意向高的家庭。这种家庭的特点是,女儿既要听父母的意见,又可以提出她要刻文身的理由。不过最终大权,还是由父母决定。
多元型:谈话取向高,遵从取向低的家庭。这种家庭的特点是,谈话高度自由,没有限制,所有的家庭成员共同参予讨论。取得数最高票者,决定女儿是否文身。
保护型:谈话取向低,遵从取向高的家庭。这种家庭的特点是,强调成员对权威的服从,不愿分享想法和感受。父母的话,决定一切。
放任型:谈话取向低,遵从取向低的家庭。这种沟通模式是家庭成员很少参加讨论,女儿甚至不用和父母商量,就能自己做决定是否文身。即使女儿提了,父母也不会多说什么,一副“随便你”的冷漠表情。
新闻中跳楼女孩的家庭,就属于放任型家庭。她做的任何决定,哪怕是错的,也没有家人及时出来制止。时间久了,等她养成坏毛病,父母再来管她,女孩就什么也听不进去了。
孩子听不进父母的话三、懂得沟通的家庭,孩子最幸福
前段时间热播的《小欢喜》,咏梅饰演的刘静妈妈,集合了天下所有妈妈的优点。她是《小欢喜》里性格最温柔的一位母亲,说起话来慢条斯理、落落大方。即使是生气,也能在保持理智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跟你讲道理。
完美妈妈刘静高三的动员大会后,季杨杨一家三口要在院子里放飞,象征高考梦想的气球。季爸爸作为机关干部,嘴里念叨着:不能放,违规的。站在一旁的季杨杨听了,满脸的不高兴。刘静妈妈见气氛不妙,建议把气球先栓在院子里。
拴气球时,她故意手一松,把气球放飞到天空,嘴上说着:都怪我,一不小心没抓住。回头却偷偷给季杨杨抛了一个计划得逞的眨眼,季杨杨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幸福的小家庭曾有网友说: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刘静一样,会和孩子沟通的母亲,那该多么美好。
《沟通的艺术》还提到很多种方法,比如和爱人之间如何沟通、朋友之间如何相处等等,沟通让我们学会爱自己,更爱自己的小家庭。如果你有这方面的困惑,赶紧走进这座沟通的殿堂吧!
作家三毛曾经说过:家,对每一个人,都是欢乐的泉源啊!再苦也是温暖的,连奴隶有了家,都不觉得他过分可怜了。
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是孩子幸福人生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