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有两次被朋友“点醒”的经历,感觉很深刻。
最近学了一个新名词,叫“限制性信念”。大抵就是“自己笃信的一些信念,可能限制了自己的发展”的意思。有点和心理学上“非理性、不合理信念”相类同的感觉。
很多人会觉得生活稍微开始顺利,就会发生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让自己生活重新变糟糕,一再回到不顺利的“常态”。
是的,对于一些人来说,不顺利才是“常态”,而他们甚至自己也没发现是自己这个信念造成了自己的不顺,因为他们潜意识中总要做些事情来证明这些“不顺”。
所以,发现自己心中的不合理信念多么重要。
提到聚会,作为组织者,我下意识地写下了“迟到者XXX”的惩罚措施。结果肖会姐一言点醒我:
“为什么要有惩罚呢?在规定时间前到达是参与者的课题,而在规定时间准时开始活动是组织者的课题。我们允许大家迟到,大家也允许我们准时开始。
我们一致认为'迟到=不重视=不尊重别人',所以要惩罚。但是,迟到并不代表不尊重别人啊。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这些意义都是认为赋予的。
总是准时准点,这是我们的被灌输的准则。我们可以把它变成:我可以按时到,我也可以晚点到,我愿意准时到。”
我瞬间明白,我的初衷,就是要让每个参与者都感觉轻松、自在、快乐。所以大家随和点未尝不可,毕竟平时生活就很累,何必要让别人有丝毫的压力感呢。
我想,这个初衷会成为以后我组织任何活动的中心原则。
放下执念,心态平和。
昨天晚上因为一些事情想不通,觉得自己被忽略,被遗忘。心情有点糟糕,不开心。
熬夜到一点多也没有个解决方案,于是给朋友打了两条微信——诶,老毛病,一旦不开心就要熬夜,而且没办法自己消化,一定要发泄出来。
觉察情绪是管理情绪的第一步,我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却没能找到不合理信念,所以没办法开心起来。
早上收到了朋友的开解回信,我顿时明了我的不合理信念在哪里——
被忽略=不被爱。
但其实别人不是不在意我这个朋友,只是有些方面没有考虑周到。
想到这里,我也发现了自己的执念所在——
“友情=时时刻刻的关注”、“完美的朋友圈=不变化”。
事实上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没有人可以仔细考虑到每个层面。
而朋友圈子也是流动的,变化的。不维系感情可能会失去,但不必刻意,一切照顾自己的感受。合得来就一起前行,若不合也不必委屈自己,但若因为耍脾气而刻意疏远就太幼稚了。
放下执念,心态平和。接受这个世界是变化的,然后在变化中寻求不变的,真正的友谊。
放下执念,心态平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