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怀阳城
任党军
阳城本唐贤,今我村镇名。
源远千年久,隐此景行隆。
柳谷筑岳室,讲学播文明。
德召乡民化,止恶促安定。
修桥挖池忙,造福乡里盛。
被召朝庭里,冒死斗奸佞。
贬职道州去,废除矮奴贡。
多少生离苦,至此团圆共。
百姓感其恩,生男多字阳。
尽忠又为民,敢以命抗争。
此等肝胆士,当时举国颂。
柳谷人感念,改名为阳城。
仰承公贤德,励我乡民风。
后至宋代始,普祀为福星。
倏忽百世转,柳谷变枣乡。
一到秋日里,遍地玛瑙红。
名曰屯屯枣,红运天下赢。
又兼苹果椒,特色农业兴。
各行好儿女,尽显大神通。
不负新时代,乡村定振兴。
经济大发展,更建文化功。
地名承先贤,毓秀又钟灵。
表里山河间,阳城千秋炳。
孝慈加勤奋,多少俊秀骋。
好人又好官,家国何其幸!
可惜多少载,阳公近遗忘。
今又逢清明,祭祖还祭公。
庆幸遇张昌,言说建馆行。
星魂有居处,乡人可拜香。
详列阳公事,美名尽传扬。
次罗乡贤迹,励志树榜样。
再展众文物,察来要彰往。
还设书画室,服务乡邻众。
古村遗迹多,馆址已选定。
秦槐古池边,福星楼址旁。
以此为基础,再拓文旅盛。
天然内经图,我村肝脏萦。
六十土窑洞,冬暖夏又凉。
九峰朝阳貌,赏景还康养。
村东皇兴寺,更绝胜天洞。
文昌阁里拜,文脉存心中。
仰韶遗址起,逐代无隙缝。
一路走到今,璀璨可曰丰。
老阳城中学,不计数梁栋。
骄傲说不尽,咱要勇拓荒。
如若能干成,不负阳城名。
闻听此番语,心儿倍激荡。
雄心加实干,步步往前镗。
再加政策扶,美梦定能成。
回神念阳公,似现福星光。
当年隐居地,日益蒸蒸上。
景美人殷实,品高滋味长。
更享此处奉,可比天国盛。
喜得阳公示,我辈心志增。
要继阳公品,家国装心中。
力行大贤德,为民胆气壮。
先建纪念馆,浩气以载承。
再逐次推进,直至文旅成。
是以福乡民,可融民族兴。
至诚赋此诗,告慰阳公灵。
清明祭祖日,乡中有阳城。
![](https://img.haomeiwen.com/i9469224/c1abfa89b36f879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