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幼儿说
孩子乱抛物、抢玩具,坏习惯难改?一个好用的坏习惯“抹除法”!

孩子乱抛物、抢玩具,坏习惯难改?一个好用的坏习惯“抹除法”!

作者: 幼儿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6-21 11:03 被阅读31次

傍晚,路上的行人络绎不绝,一个小男孩趴在窗前,开心地往窗外丢纸团。纸团丢完了,小男孩继续从新本子上撕纸,有时还要涂抹上颜色之后才丢……妈妈进入房间发现了小男孩往窗外丢纸团的不良行为,提醒孩子“不能丢”。可她一转身,孩子又继续丢纸团。她只得又提醒了一次……

当做饭的妈妈被急促的门铃声惊到时,门外的保安叔叔告诉她,孩子趁妈妈做饭时往窗外丢了一个玩具,砸中了一位傍晚散步的老爷爷。虽然伤得不严重,但孩子的行为让妈妈气得不行。

“不断提醒也没用,就像一张牛皮!”

孩子的行为常常缺乏理性

很多行为科学家的研究常常发现,人的行为选择的理性成分,不比鸽子高,小朋友就更是如此了。什么意思?幼龄期孩子们,因为自我中心思维在脑瓜里占上风,他们的很多行为都是下意识的反应、围绕自己的意愿进行。例如见到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好玩就要据为己有,例如看到可口的零食就要先吃……当他们觉得往窗外丢纸团很有趣,所以就一直丢,就像天女撒花般快乐,不懂得为别人考虑。

不断提醒孩子——为什么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呢?

“把玩具收拾整齐”,可孩子还在玩玩具;“去刷牙”,可孩子还躺在地上玩猫大战老虎;“去洗手”,可孩子还在捏橡皮泥……时时提醒、天天提醒、不停地提醒……“直至发火的最后一刻”。当父母们习惯了总是提醒孩子,其实已经进入了教养的死胡同,不断提醒孩子,孩子不听;当父母不提醒,孩子就更不听了。怎么办?

儿童心理学家凯文‧勒曼经过研究发现,“如果父母不断提醒孩子,只会让他养成等待下一次你再提醒他的习惯。”当孩子经历了父母的提醒,而他们多次无意或假装没听到后,家长也还在提醒。结果,家长们的行为是在“告诉”孩子——他们的拖拉或假装听不到是被允许的,在他们最终做父母要求的事情之前,他们还有很多时间供自己消遣;在他们最终停止父母要求他们停止的事情之前,他们还有很多时间一直不停止。随着父母们养成了不断提醒的习惯,孩子也养成了忽视父母说话的习惯。

那么头痛的父母们最直接的做法,便是让孩子重视父母说的话。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改正孩子不良行为?一位妈妈的坏习惯“抹除法”,建议大家试试

我有一位朋友喜欢钻研育儿实用法,她还经常自创方法,最近我便学到了一个坏习惯“抹除法”。

她家是二孩家庭,家里两个男孩子,哥哥经常抢弟弟的玩具。直至有一天,妈妈不在家,哥哥因为争抢弟弟的玩具时,导致弟弟的额头被撞伤了,妈妈知道要对孩子进行严肃管教了,可是她要亲自管教。

后来有一天,弟弟在客厅开心地玩小皮球,哥哥坏习惯再现,冲过去就把小皮球抱在怀里,弟弟开始哭闹。哥哥的整个抢玩具过程,被沙发上的妈妈看见了。

这时妈妈把哥哥叫到跟前,严肃地问哥哥:“你刚才做了什么?”

“抢弟弟小皮球。”哥哥有些紧张。

“你的做法是对的?还是错的?”

“错的。”

“以后怎么办?”

“以后用借的。”你以为教育完了吗?没完!

“好,现在把你的《改正计划书》写下来。”妈妈接着说。

“为什么要写《改正计划书》?”哥哥有些不情愿。

“这是妈妈今天开始的规定,以后谁屡犯不改,谁就需要写《改正计划书》。”

小哥哥挤牙膏般,一点一点地终于把《改正计划书》写出来了,全文如下:

“我抢弟弟的小皮球是错误的,下次我如果想玩,我要向弟弟借。如果弟弟不借,我不能抢,我应该玩别的玩具。两兄弟要相亲相爱。”

妈妈也把弟弟叫到跟前,接着让哥哥宣读了一下他的《改正计划书》,然后写上日期,贴在房间的墙上。

过了几天,哥哥“好了伤疤忘了痛”,又抢弟弟的小火车。“哥哥,你过来!”

“啊?又要写《改正计划书》?不要吧?”

“没办法,犯错就要写《改正计划书》!”随着《改正计划书》写得越多,小哥哥越痛苦,后来就对“抢玩具”很警觉 了,过了大半月,抢玩具就再也没出现。

这种做法,适用6岁以上的小朋友,因为他们已经会一些文字和拼音;学龄前的孩子可以通过画画或录音做口头的《改正计划书》,因为频繁书写或录音,对很多小朋友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不仅深刻了教训,还能相对有效地避免他们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当这个做法的时间长了,墙上贴满了一张张《改正计划书》之后,下次孩子在要犯错那一刻,会自动地启动大脑的“反省机制”,他们的行为便得到收敛和改正。

为什么这位妈妈的坏习惯“抹除法”会有效呢?

孩子会根据行为效果来选择行为。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当孩子擦桌子,妈妈称赞孩子勤劳,孩子很开心,下次擦桌子就更积极;当孩子摔玩具,妈妈说“玩具很痛,你如果不好好爱玩具,玩具就回老家了”,孩子下一次可能就不再摔玩具。

这叫“效果律”,是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概念。当孩子因为一个行为得到了奖赏,孩子的行为便得到了强化;当孩子因为一个行为得到了惩罚,那么孩子的行为便得到了弱化。随着惩罚的持续进行,孩子的行为就能得到有效的改正。简言之,孩子会根据行为的效果选择未来的行为。上面的《改正计划书》的做法,就是一种温和却有效的惩罚方法。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有屡次提醒也不改的坏习惯,试试这个《改正计划书》吧!

(完)

育儿

相关文章

  • 孩子乱抛物、抢玩具,坏习惯难改?一个好用的坏习惯“抹除法”!

    傍晚,路上的行人络绎不绝,一个小男孩趴在窗前,开心地往窗外丢纸团。纸团丢完了,小男孩继续从新本子上撕纸,有时还要涂...

  • 孩子学了坏习惯怎么办?

    春节,孩子成堆嬉闹,难免学些坏习惯,比如捡起地上东西直塞嘴巴、乱抢东西等。家人一看,不行,这孩子坏习惯很多,以后不...

  • 我和妈妈做的约定

    我和妈妈约定在一个月之内要改掉自己的所有坏习惯。 妈妈要改的坏习惯有:对孩子大声说话,走路看手机。 我要改的坏习惯...

  • 坏习惯难改

    最近萱宝的手被邻居哥哥不小心崴了一下,严格来说检查结果是腱鞘炎。当父母的知道了之后我们肯定很心疼,再加上...

  • 就收手

    坏习惯常戒难改, 优柔寡断鬼见愁 忽听良言一声吼, 该收手时就收手。 吸烟是坏习惯之一,常戒难改,路听戒断决心,自...

  • 难改的坏习惯

    小孩吃饭磨磨蹭蹭,还总是依赖大人喂,这习惯真的让我很头疼。 小宝会坐的时候,我就给他买了一个餐椅,让他自己吃饭,哪...

  • 你的孩子有坏习惯吗?

    在生活当中,经常看到很多家长面对性格倔强、坏习惯难改的孩子束手无策,心里还在想着等他长大了就懂事了,坏习惯就能...

  • 关于习惯的探讨

    如何培养好习惯,改掉坏习惯是我们经常想的问题,也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怎么坏习惯这么难改,好习惯这么难养成?当然...

  • 2020-04-09【成长日记】第3天 互相滋养,共同成长的力量

    1、坏习惯不用改,建立好习惯。 生生老师告诉我们,转变思维,不要总盯着孩子的坏习惯看,而是培养好习惯来代替坏习惯,...

  • 孩子的好习惯

    梦蝶讲述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有很多坏习惯,我们也许忘了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影响。 看到孩子的玩具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乱抛物、抢玩具,坏习惯难改?一个好用的坏习惯“抹除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ze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