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国学与传统文化
随笔(三)劳动之美 - 草稿

随笔(三)劳动之美 - 草稿

作者: 闻道秋 | 来源:发表于2019-06-21 20:36 被阅读0次

                  劳动之美

  最近读到一位学者,也是高中同学的文章,他说想把日子过得慢一点,慢下来,“享受亲情、友情、爱情的人生美好;享受花朵、云霞、溪流的自然曼妙;享受艺术、旅行、读书的精神慰藉。”又说,要“等到失去工作,等到体力不支才可能真正慢下来”,享受最后的闲暇。我信此言不虚。作为医学专家教授,使命与责任与常人不同,自然是比常人更勤勉。人之相较,头脑有愚智,地位有高下,价值有大小,但我信,某些支撑生命,让生命生长忧乐的东西在某类人中会相同。

随笔(三)劳动之美 - 草稿

        农耕环境的恶劣,父辈经受的困苦,年少时,贫穷生活的感验,生存恐惧产生的敬畏心,在养成我们勤劳的习性、悲悯多情的性格的同时也养成了我们几近自虐的生活方式。 在我有限的智识里,放逸是罪,奢华是罪,浓丽是罪,超出周周爱亲者的乐享是罪,贫穷不得任情报偿亦是罪。亲情浓,人情醇,世情不圆满。生命中,那些让人感动的想要酬报,让人热爱的想要支持,让人景仰的想要敬效,抑或让人悲悯的想要相济。无法释怀的情太多。正是这些情在敲击着心弦,警策着懈怠之人前行,也是这些情昭明了活着的意义。

        一次与友人聊起儿子职场的压力,京都生活的辛苦,被友人笑指“看三国掉眼泪”。大概也许吧。目睹女儿为完成学业舍弃世俗之乐,为文章日益神疲气倦,看三国掉眼泪太正常。奋斗是年轻的底色,苦辛是生命的常态,君子宿命不移。道理易懂,可作为爱之亲之的母亲,唯有精神与之同甘苦方得心安。

随笔(三)劳动之美 - 草稿

        今年高考正值端午,六号晚看完最后的自习,到家已晚。七号就是端午了,临时电话约请了公婆和姑妈。公婆住在县城,路不远,来得早。有弟妹们照顾,他们自是很好。姑妈嫁在蔡家山,离娘家本不过七八里山路,可近年山路已荒芜,走新修的村路,辗转两趟小巴,七八里变成十几里,来一趟不容易。上一次见到她是前年腊月二十八,她背了薯粉、腊肉、干菜一大袋,足有二三十斤,天冷路湿,对一个七十多岁,身体单薄的老人来说,一路辛苦可以想见。其时,我在角房正与几个工匠结算,没细看也没细问。因为年底,她也不肯留下吃饭,放下东西匆匆地她就走了。正月里要待客她又是不能出门的。过完年,我撤回学校上班,距离更远了,见面更不方便。只是每有时蔬出产,她便送到公婆那里,或托了人带到媳妇上班的银行,辗转着送给我们。有时,时蔬到手已经蔫黄变质,可她浓浓的情意在我的心里却永远鲜活不腐!

随笔(三)劳动之美 - 草稿

        临近中午,姑妈终于到了。不必说又是十几斤的大包裹:粽子、盐蛋、笋干、紫背菜、四季豆、青黄瓜……一年多不见,姑妈本就瘦小的身体更见单薄了,六七十斤的体重,大约一阵风来便可以吹走。虽然精神尚可,但看着还是让人心疼。本想留她住几天,可她家里养了猪,种了田地,又是农忙季节,任何不切实际的情意都徒然无益。拉扯着塞了几百块钱,住了一夜,她便走了。我心里惦记着药店里的高丽参,也许对她有所裨益,忙完家务,就去卖些吧。

        “看三国掉眼泪”太痴,见不得苦人太执。于是我愿闻佛法,一则求加持,一则为放下。

随笔(三)劳动之美 - 草稿

        经 熟人指引,于是,我两度拜访了能志法师主持的弥陀寺。五月初十,正缝天雨,上到山上,弥陀寺第一场法事已结束,居士们已吃过午餐,斋饭还热着,我吃了些斋饭——一盘豆腐,一盘豇豆,一碗海带清汤,一钵米饭。中午一点半,弥陀寺第二场法事开始。在能志法师的引领下大家开始唱经赞佛,梵音响起的刹那,不觉悲从中来,我不禁黯然神伤,潸然泪下,肃然起敬。一场法事分三个场时,每一场时大约一个钟头,中途休息五分钟,三个小时的赞佛唱经,师傅和居士们不曾有丝毫的懈怠;一位五六十岁的居士,更是引领事主跪拜一百多次。师傅们每天唱经礼佛时间都在六七个小时,白天法事结束,如果有邀约,他们晚上还会外出做法事。这样的劳动强度完全颠覆了我以前对僧众的臆测,他们的勤勉苦辛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居士们告诉我,弥陀寺的法事日程都提前一月排定,没有节假日,只有信众需求。我刚刚结束的工作,也大概每天五六小时的课程,有休息日,而且是短期行为,我以为已做到个人能承受的极限了。不曾想,比弥陀寺的师傅们轻闲了许多。原以为出家的好处之一就是清闲,甚至臆度出家人的动机是偷懒。

随笔(三)劳动之美 - 草稿

      弥陀寺志记载,能志法师两年前来朝拜破败的弥陀寺,霎时见天空佛光显现,梵音大作,于是发下重愿重建弥陀寺,两年时间,建起山门,居士楼,观音殿,弥陀殿,千佛殿,焕然一新的弥陀寺,成了弘扬佛法的圣地,利益众生的道场。虽然欠下千万债务,却功德无量。无疑能志法师的精进勤奋是令人感佩的。寺庙做法事虽明码标价,酬报毕竟微薄,凭一己辛劳还债,耗尽一生恐也未必能清。不过我相信,大德景行定能感召芸芸众生,积聚善能量。供养三宝,是学佛修行之人应做的最大功德。居士群里,有人天天在以“日行一善”的方式发红包,做功德。这次经历,我明白,学法修行,不只是听闻道理,阅读经典,更是修习善行,救济穷人,帮助苦人,行布施供养的功德。人道情;天道勤;佛道慈悲, 不管人道,天道还是佛道,必戒除的总是愚道、懈道。

随笔(三)劳动之美 - 草稿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常常被愚人读解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管不顾,快乐自己,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这真是对佛法最大的误解。有识即有漏,有活着就有烦恼,抛不开,丢不下,躲不掉。唯有修心砺行积德,才有可能智慧、觉悟。佛让我们以受世俗的苦为精神的乐,以苦行苦作修得解脱,而这种解脱绝不是此时此境此生。

随笔(三)劳动之美 - 草稿

          慢不下来的日子,滋养的亲情、友情、爱情更美好!漫不下来的日子,赏赉的花朵、云霞、溪流更曼妙!慢不下来的日子,享受的精神慰藉比艺术、旅行、读书更温暖!

        收拾行囊,上路吧,直到迈不开脚步。

                                        2019年5月21

       

   

       

 

       

     

             

                       

         

相关文章

  • 随笔(三)劳动之美 - 草稿

    劳动之美 最近读到一位学者,也是高中同学的文章,他说想把日子过得慢一点,慢下来,“享受亲情、友...

  • 【光与影】雪域•海滨

    雪域之冷 海滨之热 祖国之美 处处皆佳 随笔/恒之馨

  • 劳动之美

    美是什么? 有人认为是漂亮的衣服, 有人认为是美丽的化妆品, 还有人认为是 妈妈给你绑的头发 …… 而我认为美是 ...

  • 劳动之美

    高尔基说:“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 劳动可以愉悦身心,不仅可以健身,还可以让人受到...

  • 劳动之美

    文/袁非 株洲是国家早期布点的八大工业重镇之一,号称火车拖来的城市。其实这句话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告诉世人,株洲是闻...

  • 劳动之美

    ✨现在是整个行业的淡季,所以安排休息也就是家常便饭,可我还在上班,这是一件好事,毕竟新冠致死率是 0.01%,不上...

  • 生活中处处都是美

    我们身边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日常的生活中处处都是美。 劳动之美 丰收之美 寓意之美 ...

  • 【光与影】大美伊犁

    大美伊犁 塞外江南 随笔/恒之馨

  • 劳动光荣

    浩殇珠江南逝水 波光粼粼同日辉 疑似晖轮尽洒落 却是人民劳动美 滚滚历史长河中所闪动的波光不正是劳动之美么?劳动创...

  • 劳动 - 草稿 - 草稿

    真是太开心了爸爸妈妈马上就要回来了,可是他们的房间被我们弄地好乱啊!我和奶奶决定把房间好好打扫一次。 我和奶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三)劳动之美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ze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