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人都是包法利夫人,可总是不愿承认

人人都是包法利夫人,可总是不愿承认

作者: 坚持写文的小孟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21-12-06 22:44 被阅读0次
    电影剧照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感觉和自己有某些方面的契合,就像是在迷途中找寻刺激和新鲜的充满欲望的人,忍受着沉闪平庸的生活,渴望名誉与地位,渴望鲜花、掌声和关注,一再的逃避、虚荣以至于越陷越深,在本该和应该中挣扎纠结。

    出身富裕农佃家庭的爱玛,从不为经济及原因而担忧受怕,在修道院里接受着上流社会的标准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嗜爱浪漫小说。轻松浪漫的环境,让她向往着轰轰烈烈的爱情和追求浪漫将书籍、音乐统统看作是接触上流社会的思想启蒙。

    这些浪漫文学作品让她脱离了着平庸无趣的生活,那里散布浪漫主义气息,富裕的生活,爱情的激情将源源不断的丰富生活的角落。

    她认为风度翩翩的夏尔的出现是这一切的转机

    一种浪漫而富有激情冒险的全新生活。可结婚不久,她开始对这种平静的生活产生厌烦,甚至一蹶不振,她想自己一定是走错了,沉闷的乡村生活,愚蠢的中产阶级怎么都和当初的浪漫与激情毫不沾边。


    电影剧照
    “她希望有个人能让自己倾尽所有的心事, 可是这种无以名状的骚动不安,如云般的变幻莫测,似风那般的飘忽不定,该如何表达?”

    她找不到合适的措辞,也没有勇气开口,两人生活上越是亲近,内心就越是疏远。

    虽然丈夫疼爱,百依百顺,爱玛却越来越觉得他庸俗老气,缺乏浪漫气息这生活就像一潭平静的湖面,没有一丁点的波澜得以享受。

    她渴望着这生活发生点什么事情打破这一切,看似平静的湖面下,是一颗蠢蠢欲动的,渴望爱河沐浴的充满欲望的心。

    偶尔的伯爵家舞会的经历,让爱玛短暂的感受到上流社会的繁华与奢侈,她渴望获得关注,获得新鲜,最终意志不坚定的爱玛两次出墙,在她认为的美好生活里,尽情的享受着爱的激情与浪漫。

    她总是忘记上一段感情带来的痛苦,沉迷于男人的甜言蜜语和海誓山盟,她想要的爱情就像暴风雨一样猛烈激荡,渴望有人带她逃离,远走高飞。

    电影剧照

    如此猛烈坦诚的爱情在仅是抱着占有和欲望的对象看来是脱离控制的,既然爱情已经稳如大山,他们就不在费心伪装,不知不觉也改变了态度。

    爱玛曾经在他们伟大的爱河中沐浴,现在爱情流入支流,水位不断下降,露出河床。她还不愿相信,反而加倍温柔体贴,直至最终债台高筑,四顾无门、倍感耻辱的她选择投毒自尽,远离这冷酷自私、充满屈辱的人世。

    读这本书首先是感受爱玛这个人物和自己产生的共鸣,后来才渐渐明白,爱玛就是我们每个人,纵身物欲横流的世界,企图通过自身仅存的优势,用最短的时间和成本跻身上流,享受欲望的满足与名誉。

    电影剧照

    金钱与地位经常会被看做是通向美好生活的重要渠道,是提高修养、获得细腻思想与教养的途径,就好像是打开极乐世界的一把钥匙,只有设法得到才有美好生活。

    可美好生活往往不是这样,夏尔在婚姻中对妻子的爱如一又黯淡,勤恳耕耘着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想给妻子和女儿提供更舒适的环境,可夏尔的信任与温柔却反而成为爱玛追寻刺激的稳妥靠山。

    一步步深陷在自己认为的伟大爱情,好像一辈子的意义就是为爱欲而活。

    孟子说:“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错误的不只是时代,更是人心。能不能在金钱至上、奢靡冷酷的时代仍能保持原则、清楚定位、限制欲望,无论身处哪个时代,都始终是对人性的考验。

    而伯爵的奢华舞会呢?一种过客体验后的意犹未尽与心向往之,这种落差与经受不住诱惑的心又怎会甘愿安稳?

    电影剧照

    我时常觉得,爱玛并不是真正的热爱文学与音乐,她所收的教育在她看来是近似物质的功利,并不是热爱这些纯粹的美丽与思想体验,而是期望物质的充盈、上流社会里看似丈雅的环境和他人的赞扬与关注。爱玛通过阅读小说飞越了她所生活的乡村,脱离了现实为她画好的图子,在心中构建了爱情的美好信仰。

    在她婚后她常常不知道自己看书或是弹琴是为给谁看,没有人在乎她的才情与丈雅,也没有人会像在修道院时一样有人赞美她,这些文学和艺术带给她的虚荣感消失了,她因此感到不适。

    回到开头,小说讲到夏尔的父母,夏尔的母亲原本也是一个满足于爱情浪漫的人,最后因为丈夫的冷漠而变得牢骚满腹、沉默不语。夏尔这个儿子的出现带给他生活的希望,把他完成小王子一样。

    而爱玛分娩前也很希望自己生个儿子,她想,自己在生活中总感到无能为力,指望能出口气。

    男人至少是自由的,他可以尝遍喜怒哀乐,走遍东南西北,冲破障碍,品尝遥远的快乐。但女人总是困难重重,缺乏活力,任人摆布,不得不依附于男人。而当她生下女儿时,气的晕了过去,寄予未来的希望也不复存在。
    电影剧照

    爱玛无疑是可怜又可悲的,她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缩影,也是现代人追求爱情与欲望的缩影。经典的作品总是能穿越时间的限制,传达出超越空间的灵魂追问,惊醒着欲望天空下的奔波着的平凡的人。

    爱玛将生命的意义寄予浪漫的爱情与新奇,最终也因为感情的巨大付出和建立在虚荣欲望基础上摇摇欲坠的爱情而丧生。


    作者福楼拜说道:“包法利夫人就是我们,一个被拜金、乏味、琐碎生活毒害,但有生命力异常旺盛的人。我是出于对现实主义的憎恶才开始写这部小说的。”

    我们没有资格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斥责,似乎故事里的角色都有他们之所以为此的的合理理由,可这花花世界里到底还是存在着真理的原则,小说为我们简单的呈现了这普世的故事,却拒绝为我们提供答案,故事中的每个人都代表着我们内心不可言说的欲望,人人都嘲笑爱玛,可人人都是包法利夫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人都是包法利夫人,可总是不愿承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an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