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种错觉,觉得路边摊的东西比超市里便宜。
以我妈为例,她最喜欢去一些开着农运车的商贩处买瓜果。
乍一看,好像确实比超市和水果店便宜。
旁边挂着个小纸牌,上面写着十元三斤之类的标价。
光看这个价格,不少人就心动了。
挑挑拣拣,随便称一下就提回家了。
其中的猫腻,很多人也压根发现不了。
还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懂得勤俭持家。
要不是吃过这种亏,我自己都还在当冤大头。
读书那会儿,学校附近有好几家水果店。
那时候学校后面有条长街,傍晚时分就有很多人出来摆地摊。
其中不乏一些卖水果的小商贩,一个个热情的很。
只要走过路过,都会喊人去试吃他们家的水果。
学生时代也没什么钱,想着能省就省,就总去那种小摊子买水果。
直到某一天刷学校论坛的时候,发现了一位同学发的帖子。
发帖人是个较真的妹子,因为爱吃水果,所以学校附近所有的水果店和小摊子都光顾过。
这姑娘为了保持身材,把水果当饭吃。
买水果的经验太丰富,也就练出来掂重量的技能。
水果究竟有多重,装袋子里掂两下就估计出来了。
去路边摊买的时候,她一拿起袋子就知道斤两不对。
询问老板,老板还大言不惭的说足斤足两。
姑娘为了打脸老板,就自己去买了个秤。
前脚买完水果,后脚就用自己的秤重新称重。
不称不知道,一称吓一跳。
小摊上面买来的水果,重量少了三分之一。
看似单价便宜了,一核算重量却发现比超市和水果店还贵。
这姑娘正义感十足,就举报了附近所有缺斤少两的商户和小摊老板。
一番整顿之后,学校附近的商家都老实了不少。
她这一系列操作,也算是我们净化市场环境。
可这姑娘再去买东西,却没几个老板愿意卖她。
众所周知,电子秤是可以调试的。
所以很多商贩为了多赚点钱,就在秤上面做手脚。
单价看似便宜了,重量却少了很多。
这种纯粹坑人的秤,就是所谓的鬼秤。
路边摊上最常卖的草莓橘子之类的水果。
都标着三斤,五斤一起卖的价格。
制造一种水果很便宜,买的越多越划算。
但回去拿标准称一称,十有八九缺斤少两。
简单算个账,发现你买的比超市还贵出一截。
自以为捡了个便宜,实际上被坑的最惨。
且这些小商贩流动性极强,东西的质量还没法保证。
事后想去找他们都不一定找得到。
其实,不少短视频博主都做过相关内容的视频拍摄。
但凡出去测试,遇到的路边摊就没有不调秤的商贩。
这类测评到最后都会再去一些超市或水果店做个类比。
看上去卖贵了的超市和水果店,大都没有调秤行为。
其实稍微动脑子想一想也知道。
超市做的是长期生意,不可能缺斤少两砸自己招牌。
且负责称重的都是些打工族,东西卖多卖少和他们没有一点关系。
商超里现在基本都安装了摄像头,一旦有了纠纷,违规操作基本无所遁形。
因此这类场所购买水果基本可以保证足斤足两。
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
现在这个时代,东西的价格基本都公开透明。
很多商贩就是利用人们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做点手脚就把东西卖了出去。
路边摊那些看似老实巴交的老头老太太,一个个都是人精。
你以为你买到了实惠还帮到了人家。
其实人家只把你当个好哄骗的傻子。
你要是和他们较真,直接就甩脸子,东西都不卖给你。
所以啊,买东西还是去一些有保障的地方比较好。
省的多花了钱,还成了冤大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