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海外党·天地杂谈
“骨骼清奇”的瑞典,在中国游客事件上的困境

“骨骼清奇”的瑞典,在中国游客事件上的困境

作者: 丫飞 | 来源:发表于2018-10-23 15:52 被阅读2次

    作者按

    前段时间瑞典—中国游客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中国大使馆强势介入,紧接着当地媒体“人身攻击”式辱华后向“受到涉及的个人道歉”,一场闹剧不了了之。最近几天瑞典开放“世界最恶心食物”博物馆和瑞典日报左翼政党一则指责中国人权和新疆问题的新闻,又把这个国家拉回我们视线。作为群众,吃瓜的同时很不是理解,瑞典以往给我们优质欧洲国家的形象,如今如此不加克制?

    对瑞典的看法,在一般工作生活中,是如宜家、沃尔沃等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口碑形象;或来自官媒和自媒体报道评论。前者商品感性体验,后者辅以事实表达态度。游客事件过后,不乏客观看待的热点文章,而本文试图梳理瑞典“前—中—当代”的事件脉络,理解瑞典如今现状,特别是对待中国事件上的态度。

    瑞典国旗,据说是瑞典人在战争时看到金色十字架而来

    诞生到成型


    即通过瑞典人的生存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展开。自然地理决定其与自然抗争的生存方式,社会人文决定族群之间相处竞争方式。

    瑞典当代地图

    瑞典与“左邻”挪威,“右舍”芬兰同属北半球高纬度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寒冷多冰川,狭长的海岸线的地形,同时也是维京海盗的发源地。早期的瑞典人大多聚居在半岛南端靠近波罗的海附近,通过渔猎,搜集为生。

    随着人口聚居,吃穿用度逐渐供不应求,生存无法保障,这个时期的瑞典人,成为了维京海盗的一部分,开始向东向南侵略,殖民。

    伴随海盗带来的混乱和战争,瑞典人和周边国家加速了民族融合,也逐渐接受南方文明,在中世纪比格尔·雅尔执政时期,瑞典人成立王国,完成了国家权力的统一。

    统一后的瑞典,不久后发动“征服战争”,一路东去,横扫并统治邻国芬兰,马不停蹄又向强国丹麦宣战。丹麦地处温带海洋气候带,与南方发达文明接触较早,家底厚实,与当时瑞典相比同壮年之于青年。战端一起,瑞典处于下风,在关键的一场战役中,丹麦军队俘虏了瑞典国王,之后又顺势征服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形成了“卡尔马联盟”,北欧国家共同承认丹麦的统治地位。

    卡尔马联盟

    后来,由于统治混乱,瑞典在1521年重新宣告独立,各国又互有征伐,但都始终保持独立,此是后话。

    “瑞典模式”

    进一步了解瑞典的脾性,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瑞典模式”。管中窥豹,为了解瑞典思维形态形成和近期事件原因,我们切入“瑞典模式”的背景和特色作介绍。

    两次世界大战时,瑞典在保持国家独立,维持内政外交之外,在战争中始终选择“中立”。特别是二战后各国元气大伤,其他欧洲国家基本处于灾难状态,竞争对手匮乏使得市场对瑞典出口的需求极其庞大,而瑞典实际上是战争结束时少数经济完整,劳动力充足的国家,这段时期的发展,让“瑞典模式”得以形成其物质基础,疯狂发展。

    “瑞典模式”的探讨大多见诸学术文章。一言以蔽之,是瑞典社会民主党为了实现公平、自由和进步,以高税收高福利,节制私人资本的形式,促进社会与个人发展,同时保持经济良好增长。这样类似“人民之家”的模式渐渐成为了瑞典政治生活的内核,甚至带来了40年左右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稳定和人民自由富足的黄金时期。

    瑞典小镇鸟瞰

    这一时期瑞典一跃成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甚至在21世纪公民满意度的世界排名上多年稳居前列。

    但“瑞典模式”最大的局限就在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欧洲经济的复苏,瑞典自身的发展也开始放缓;经济危机不时的出现,甚至90年代苏联解体带来苏东危机的大背景下,政府的管理开始出现问题。

    当代事件影响

    时间推进到21世纪,接收难民右翼崛起牵动此时瑞典社会和政治神经的重要节点,理解它们也更有助于看清近期和中国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瑞典的一个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低,2017年才突破1000万大关,其中50万是移民难民等外来人口组成,以广州为比较,2017年人口大约在1400万,可见一斑。另外,高福利低生育率的客观下,老龄化也是瑞典面临的社会难题之一。为应对这一问题,在追求公平正义的宏旨下,2015年前后,瑞典政府开放接收难民,到2017年三年时间就有约36万难民涌入,成为欧洲接收率(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

    瑞典移民图

    而问题是大多数中东难民并没有很好地融入瑞典社会,反而是推动了当地犯罪率。其中强奸报案更是居高不下。有趣的是川普在一次演讲中还将其作为难民接收反例抛出,惹得瑞典大为光火。

    瑞典选举

    这还不是让瑞典人真正担心的。尽管执政的社会民主党划款到治安机构以控制局面,但讽刺的是警察接到相关报案后选择充耳不闻,后来的爆料举国哗然,原来政府要求减少类似事件的曝光,以便其推行政策。

    此时一直作壁上观的瑞典国内极右翼疑欧、脱欧民粹势力开始借题发挥,强调“犯罪行为泛滥,警察对犯罪不管不顾,政府刻意隐瞒”等观点。在9月最近的一次选举中,往年执政党社会民主党意外地没有获得绝大多数投票,只能形成悬浮议会,在平衡的天平中起决定作用的,正是瑞典民主党为代表的极右翼势力,他们的选择无疑将让瑞典之后的政策走向变得模糊,而“瑞典模式”的存续面临考验。

    中国游客事件

    就在这个当口,又发生了中国游客事件。对于处理外来人的问题上,瑞典警察敏感而又不敢再玩忽职守,但中国游客事件上的用力过猛,导致中国大使馆的强势介入,一下上升为政治话题,这也为当期举行的投票蒙上一层阴霾。

    接下来污蔑中国的好事媒体和事后欠缺诚意道歉中复杂的情愫也不难理解了。

    关于瑞典的侧面描写,我们还能从包括诺贝尔和其奖项,宜家,沃尔沃等人物和知名标签的的角度介入,知乎上还有很多瑞典生活答主的经历也能很好地了解瑞典。大家不妨多去看看,了解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看国外事件的一个理性的参考。

    总结难免显得托大,上面信息的梳理,相信可以透过侧面些微深入这个话题。

    文章参考

    环球情报员  《瑞典硬核发夹之路:“中立背后的吸金大法”》

    维基百科:瑞典

    程超  政法论坛 《浅谈瑞典模式》

    中国新闻网 《瑞典大选登场,极右翼势力抬头给大选增添变数》

    俞俊哲 凤凰周刊 《瑞典难民危机真的有那么严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骨骼清奇”的瑞典,在中国游客事件上的困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da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