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我成长,我都做了什么?
打开自己的内心
我只做了一件事,是打开我自己。
这一年,我不断的和前辈沟通,和信任的朋友沟通,其实尝试去进行心理咨询或者去见行家,都是希望打开自己的内心,通过别人内化对自己的认识,帮助我理清思路。即使没有朋友沟通的时候,我也很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明媚的阳光下,找个咖啡屋,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听着邻桌人的故事。
我至今还记得我好像一下子想通的那个瞬间,真的像重生一般地酣畅淋漓。
某个失眠的晚上,我在在行翻到了邢文斌老师的约见主题——如何喜悦地活在当下。当时,喜悦那两个字瞬间就击到了我,那个词那么常见却又那么遥远。
后来我见到了邢老师,交流的一开始我就说,我觉得我们今天聊一两个小时,我并没有期望能够解决我的问题,但我希望和您聊完,能给我杂乱的思路撕出一个口子,我需要一个突破口。
幸运地是,那天我找到了突破口。我和邢老师说,对于某个问题,我在思考的时候很平静,我和别人沟通这个问题时也不曾带过任何的情绪。邢老师说,我模仿一下你刚才的表情和口气,你再确定下是不是很平静。邢老师学的很到位,我从未想过自己说出的话和脸上的表情,是我自己那么讨厌的样子。
那晚,我突然想通了很多问题,我回家后和Z小姐视频聊天了五个小时,直到深夜两点。我说我终于明白你当时跟我说的那些,我们终于可以在同一个框架下聊天。
"术"更重要还是"内心"更重要
我一度是个崇尚方法论的人。这一年,我也不断地积极进取,坚持打卡,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让自己亢奋,但对我而言,当你过了依靠打卡和鸡血故事来维持激情的年龄,外界的这些措施对我起到的作用都是微乎其微。
我们有时候确实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术"的问题上。我也一样,现在依然会相信方法论的重要性。但这和自己内心强大还是有很大的不同。Z小姐和我聊过一个例子,对我启发很大。
有个婚姻有问题的女生寻求帮助,从心理咨询の角度,或许可以从婚姻的角度给她很多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很有可能半年内就能有效改善她和丈夫的婚姻关系。但是她可能仍然不快乐,那这就有可能是自我成长的问题。如果你从自我成长的角度去启发她,很有可能结果就是她选择了离婚,但她内心平和快乐啦。你说到底哪个更可取?无法评判。或许这都是每个独立个体的差异化选择。
坚持不放弃
这一年我不断地在自我成长的路上摸爬滚打,有时候烦躁的坐立不安,迷茫焦躁,我甚至怀疑过,我为什么要想这些?那些不思考这些的人,我看生活的也很快乐啊?
可我很快又意识到,我天生必须要思考,想不清楚比不去想更让我没有安全感,坚持不放弃地去探索基本成了我这一年的使命。
我的朋友们不断的听着我抱怨,看着我的不耐烦。我们读书会的小伙伴儿慧慧有一天在看着我赶走了旁桌吵闹的小朋友后,终于和我说了句让我警醒的话,“Jiayin,你现在身上的戾气太重了。”那时候,我发现我做了那么多,对我却依然没有帮助和改进。
气馁和放弃都是有的,内心的懊恼和挣扎更让人煎熬,可我在睡了一觉后,依然没办法停止思考。那我就和自己说,再坚持一下,斗到底总会有个答案。
其实,那时候已经是看到一点光啦。至今我都很感谢慧慧,是她开始让我意识到,不解决内心的问题,其他的问题都不会有解决。
PS:慧慧刚刚做了妈妈,她一定会是个好妈妈。🤗
这一年我到底在想什么(四) 这一年我到底在想什么(四)或许,情感开始细腻或许也是内心开始平和的表现呢,哈哈哈。
坚持探索,在举步维艰中不放弃,走出来就一定会是海阔天空新的世界。
每天整理情绪
我每天会在效率手册上复盘。除了每天的工作,效率,生活等必须记录的,今年我更多地会去回顾我的情绪。
我思考了生么?我为什么开心?又为什么不开心?我都会去剖析。
对我帮助最大的是"反省"和"感恩"这两项。反省是记录今天哪里做的不好?为什么不好?又要如何去改进?这些里面那些频繁出现的点,就构成了我那篇大家还比较喜欢的《33岁,我的60个基本》的雏形。
而感恩,却开始让我慢慢关注那些小确幸,慢慢能够对自己的情绪有所知觉。而带来的惊喜就是,我开始有了同理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