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生活社
【传统文化与互联网】——我写高考作文

【传统文化与互联网】——我写高考作文

作者: 兴时态_198812 | 来源:发表于2020-07-08 08:15 被阅读0次

    【传统文化与互联网】——我写高考作文

    按语:

    迟来的高考如火如荼,语文考试如期收工,今年江苏卷作文命题一如既往,不拘一格,题不惊人死不休。

    【命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一、万物皆阴阳

    孔子曰:“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壹体两面,彼此互藏,相感替换,不可执一而定象。二者虽无定象,随道而变,上皆可为道,下亦可为器。道用无穷,处处有之,因用而论。用即出,阴阳即定,二者虽定,亦随时而变迁。故曰:阴阳不二,以壹而待之。壹者太极是也,统领二物,相互作用,运化万千。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互联网更加速了时代的步伐,引领着我们走向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网络世界丰富多彩,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依赖网络。电脑网络已然成了这一时代的标志。

    然而,万事万物皆有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否极泰来,物极必反。其生物也,莫见其所长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伤而物亡,此之为神明。互联网的阴阳属性决定了其为利、弊共存的矛盾统一体。

    二、互联网的利与弊

    (一)利

    1.开阔视野

    通过互联网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新的知识和信息,对学习和生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上网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收眼底。

    2.便捷交流

    学生较常见的缺点就是缺乏信心,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借助互联网,可以有效避免这道障碍。网络为教育资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各类教育网站获取学习资讯。

    3.助力发展

    消除心理烦恼,可以毫无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课业负担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可以在各个BBS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一来可以锻炼文笔,二来可获得些许成就感,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自己动手做主页正成为时尚,把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传上去,开一个讨论区,发一些贴子,和大家交流,在掌握了电脑软件的运用同时自己做版主的感觉真的很棒,有利于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4.促进学业

    学生的本职任务是学习,网络的远程教育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益处。普通学生学习知识只能够局限于自己的学校和一些课外书籍,传授知识的老师始终固定几个,但如果在互联网,学生就可以在一个个内容丰富、名师坐堂的网站中任意翱翔,“有问必答”、“题库”、“专题讲座”、“考前辅导”...一个个分类细致合理的栏目可让学生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网上各种试卷和典型题目应有尽有,学生就可以随机选择。

    5.掌握动态

    中学生们特别是高中生可以利用网络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当前高考仍在改革探索之中,每年几乎都会出台许多新的措施。而一般学生鲜有关心电视和报纸上的新闻,一味地埋头书山题海,这时可从网上迅速查询浏览与教育相关的新闻以此来调整复习重点,适应高考新举措。

    6.避免浪费

    网络,给信息带来了强大而有力的传播途径,并且大大缩短了信息发布和接收的时间,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二)弊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成长和变动的阶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自制力和辨别力较弱,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到诱惑,许多中学生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造成了较高比例的网络沉迷。网络游戏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新生事物,可是由于它大量占用学生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加之某些游戏中具有暴力和色情成分,成为名副其实的“精神鸦片”。

    1.网络成瘾带来心理和躯体疾病

    网络成瘾不仅影响人的心理,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病,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者危及生命。

    由于玩游戏时全神贯注,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姿态,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屏,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下降,脖子酸痛,头晕眼花等。

    同时,沉迷于网络游戏,容易使未成年人减少人际间交流,产生自闭倾向,甚至会患上"电脑自闭症"。

    2.荒废学业

    在校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增多。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容易上瘾,很难控制自己的占65%;玩起来就没完,自己控制不了的占18.1%;总想玩游戏,不想上学也不愿做作业的占5%;认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会使学习成绩受影响的占73.4%。

    3.引发社会问题

    电子游戏一般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长期玩飞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会模糊道德认知,淡化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

    三、合理应用互联网

    互联网带给我们巨大的影响,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其消极的、负面的。但是,互联网络毕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从辨证的观点来看,没有什么事物是真正一无是处的。网络作为一个事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全盘否认它,更不能盲目消除它。作为主宰新世纪的下一代,学生终归是离不开网络的,尤其是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而所有生物体的结构、形态和功能还未达到成熟和稳定水平时,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异。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应当合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抓紧学生可塑性极大的有利时机,充分提高学生的自身道德素养和网络文化素养。

    1.多多追求与体验生活的成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帮助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追求与体验生活的目标与成功中,减小网络和游戏的消极影响,不迷恋虚拟时空。这是抵御不良网络应用的关键。

    2.加强自身保护

    正确选择网上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不进营业性网吧,可在家中或学校上网;不泄露个人与家庭秘密,不与网上陌生人来往书信,更不轻易约见网上 “朋友”,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牢记网络上谁都可以伪装自己,性别、年龄和住址都可能是假的。一旦觉得对方可疑,马上同其断绝一切联系。

    3.严于律己

    遵守网络道德,遵守纪律和法律;给自己订立上网的制度,避免长时间上网;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自觉维护网络文化“正能量”。倡导弘扬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引导人们有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慎交网友

    《易·乾》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意指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即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傅玄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意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会让自己也变好,接近坏人会让自己也变坏。告诉我们一个人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受到好的影响,生活在坏的环境里也会受到坏的影响,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未来不是属于有钱人,更不属于没钱人,是属于正能量的人。慎交、善交正能量的网友,不要跟消耗你的人在一起。这一定比任何财富更能长久的滋养你的心灵!

    拥有正面能量的人,会对生活乐观,对自己信任,他们知道生活本来就悲喜交加,所以已经学会坦然面对。

    当烦扰来袭时,就理性解决。他们相信人定胜天,确实无法获胜时,就坦然接受。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有自知之明,不会自我贬损,也不会自我膨胀,他们在该独立的时候独立,该求助的时候求助。

    拥有正面能量的人,拥有大智慧,他们分得清世界的黑白曲直,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跑偏,也不会随波逐流。不会夸大事情的不利面。

    他们知道世界运作的原理,明白人人都有悲欢离合。他们在你需要时给你最中肯的建议,有原则却又求新求变,有主见却又广谏良言。

    拥有正面能量的人,坚定自己的信念,拥有人生的目标,知道自己的所需并为之不断努力。他们欢迎变化也制造进步。当困难来临,他们不嫌麻烦或贪图安逸,他们知道山丘后面会有道更美丽的风景。

    人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人生最重要的选择,就是选择和谁在一起。选择和谁共事,选择和谁交朋友,选择和谁结婚,选择向谁学习......

    你和谁在一起,决定着你的未来。你和谁在一起,由你自己决定,擦亮你的眼睛,用心去寻找。

    他们会给你惊喜,同时也会带给你感悟。他们让你把路走直,戒断所有扭曲的价值观。如果你本身就不是一个拥有足够正面能量的人,那么就请你一定要拥有正面能量的网友。

    丁俊贵

    2020年7月7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统文化与互联网】——我写高考作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hq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