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343709/69a8daa9a10b53a3.jpg)
这场秋雨是少有的,透过高楼的纱窗,能感受雨丝的繁密和清冷,街上少有人行。目光能望到老院子的楼层,经过最近的清理和修缮,墙外的路定能经得起这场雨的洗礼。
墙外的路其实我们不走,走的是左侧的几户人家。我家出门右拐,紧挨着右侧邻居的门,沿着这条逼仄的巷道,通到育英路,走向主街道。
路是需要经常维修的,凡是走这条巷道的,按理说都应该有维修的义务,走路方能心安理得。我家对门的住户原来通道在楼前,那里是主街道,那年匆匆忙忙开了后门,就引起过邻居们的非议和阻挠。
再修路时,所有开门走路的都被分摊费用,我家是500元,左侧的几户人家就不掏这个钱。铺装水泥时,领头的不让硬化我家墙外左侧的七八米道路,并且说我又不走,为啥要便宜不出钱的邻居。我们据理力争,因为道路也同时防护着院墙,何况门口右侧紧挨着右侧的邻居,出了和大家一样的费用。争执的结果,墙外的水泥路都铺上了,只是我家门口左侧的水泥层明显薄。
就是这个隐患,让我墙外的路出了险情。前几年父亲发现,路上出现了窟窿,雨水往进倒灌。我找了做工的挖开,结果内里的空洞越挖越大,最终从预想的一半袋水泥,扩充到一辆大三轮斗子装载的混凝土,方才填平。水泥凝固后,路面出现了几行深深的脚印,是左侧邻居天黑走下的,存在了很长时间。
上个月,又发现在上次施工的侧面出现了孔洞,都是经年累月雨水串洞的结果。结合上次的经验,知道工程量不会小,结果几个工人干了一天,光水泥就用了8袋。整个左侧墙外的路被平平的抹过,邻居很乖,再也没留下脚印。
邻居本是需要和谐共荣的,虽然是我家的墙外,却是别人行走的道路,是否就有分担责任的义务。不分担也罢,连一句热乎的话也不会说,路上有钻水洞也不提醒,导致越拉越大,险情增大。我想起我家老宅院在北关骆驼脖巷,情况和这个类似,不同的是线路更长。左侧有30多米,对面有10多米的砖石路,都是父亲铺就的,而我们几乎不走。给父亲帮忙干活的时候,我就不理解为什么要给邻居家铺路,父亲说为人着想也为自个,这是人走的路也是下雨时的水路,山水大险情多,一旦有问题,咱家窑院会遭殃。这个道理我明白,可我看不惯邻居家那副事不关己、袖手旁观的神情。不出钱也罢,你搭把手、出把力能累死你们吗。
老地方早已被拆迁,父亲和我修得路最终没有补偿。办事人员说人家走的路怎么能补偿给你们呢,并且要提供各种证明。也罢了,墙外的树要证明是我栽的,丈量砖墙只算地面以上的,难道树是野生的吗,院墙不需要地基吗,人心就不能沟通理解吗。
天要下雨,水往低处流,路要走,走的多了才是路。吐槽几句墙外的路,回忆的不快,伴随着这场秋雨,很快会消弭。而和我家墙外的路相似的情景,会一再上演。看天气预报,明天晴转多云。
2023.10.0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