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有许多这样功亏一篑的例子,为什么有很好的开始,却不能有好的结果呢?
我们通常认为闪婚是不怎么靠谱的,然而事实上他们的婚姻稳定性是非常牢固的;而那些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在一起的人,理论上应该更加珍惜彼此才对,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当然,我所描述的观点仅仅是相对而言。任何形式的婚姻都有脆弱和牢固的一面,假如最终不能功德圆满,其原因也是复杂的,确实无法一概而论。
只是我们的身边还有些比较极端的例子,比如他们青梅竹马,甚至从中学一直相恋到大学,再到工作,或者他们同居多年,最后还是没能走到一起。
理论上,他们已经具备了进入婚姻的前期条件,而最后选择放弃,让一切从头再来,甚至他们放弃这段感情以后,很快就和别人步入了婚姻。
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恋爱时间太久,审美疲劳。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前提是,恋爱是有保质期的,而保质期内的激情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一旦消退,则新鲜感消失,双方的各种问题暴露出来,再加上恋爱关系没有束缚力,尽管可能会经历几番分分合合,但分手确是大势所趋。
所以有人说,结婚的最佳时间实在恋爱的2-3年内,因为时间太短了彼此不够了解,时间太久了则彼此了解过多,就如同七年之痒,没有新鲜感,没有激情,更容易分手。
第二点:过早体验婚姻生活(同居),但没有法律保障,分手成本很低。
很现实的问题是,分手的代价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分手率的高低。这样的恋爱关系,除了没有结婚证书以外,基本上和结婚没有区别。关键问题是,由于不存在法定关系,且基本没有财产分割,不用考虑各种家庭关系,社会影响等,所以分手很容易,成本极低。由于事先已经体验了婚姻生活,所以进入另一段婚姻相对也更加容易一点(相当于是二婚)。
第三点:现实问题,无奈放弃。
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且一方坚持某些原则,因短期内条件无法满足,最终不得不一方或双方放弃的。比如房子问题等。
其他各种原因可能还有很多,我觉得这三点已经很有代表性了。
回头想想,年轻时候觉得,恋爱的目的就是婚姻。长大了以后才发现,每段恋爱不过是一条条未知的道路,路的尽头不一定会是婚姻,很可能是又一条未知的路。
其实,任何一段感情都禁不起仔细推敲和分析,我们以为自己为彼此付出了很多很多,最终却不能兑现一个承诺。
有些事很难区分谁对谁错,如果相恋多年还不能功德圆满,那只能说明你们只是相向而行在不同的道路上,尽管曾经已经走得很近很近了,但还只能擦肩而过。
或许人生就是如此,当你刻意索求时,却大失所望,然而有时又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惊喜。
人生充满偶然,且行且珍惜。所谓的功德圆满,不是曾经拥有,而是此时此刻,以及在更加漫长的岁月里还能够共同牵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