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伦.卡尔说:“每一个戒烟的人都知道戒烟的理由是什么,问题在于第二天、第十天、第一万天,当你的理由不是那么充足时,如果手边碰巧有一支烟,你就会突然恢复以前的状态。”
这个现象是不是太常见了?我们无数次斩钉截铁、目光坚毅地宣布自己的“宏伟计划”,而在不久后就泄气,最后计划终究只是计划,能实现的寥寥无几。
很多人一生都在这个高开低走的循环中挣扎,并且以为那些成功者必定要经过西天取经一样的千难万险。但《认知驱动》的作者周岭告诉我们,只要提高认知,成功并没有那么难,甚至是自然的。他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成功者。
用价值规律看问题,你的人生会发生巨变
1.所有的关系都是价值交换
周岭出上一本书《认知觉醒》时还是一个写作不久的新手,没想到那本书一出来就大受欢迎,在11个月内加印15次,销量突破15万册。
这显然不是因为人红脸帅,而是因为他写的书确实对大家有用,产生了价值。
在周岭的第二本书《认知驱动》中,他首先提到的就是价值:我们愿意买一本书、学习一门课程、交一个朋友,都是因为有价值交换的意义。
价值的规律是等价交换,所以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只有当自身创造的价值足够大时,我们才能被别人强烈需要,才能参与到更大的社会交换中去,并得到对方的回馈。
《涵解》一书说,即使亲密爱人之间,也要把彼此看成家庭的“合伙人”。每个人都有一两项长处,才能通过对等的价值交换紧紧连接在一起,一旦失衡就容易引发矛盾。
家人间尚且如此,在其他关系中就更是这样。
比如周岭自己写文章时,就会琢磨:这篇文章在三五年后还有阅读价值吗?如果没有的话那就不必写了。
可见,凡事以此为方针,设身处地站在交换者的立场出发,抱有一颗“利他心”,生产对别人有用的东西,就能享受价值交换规律的福利。
2. 利他就是利己
不说别的,我们平时刷手机,是不是都愿意去关注那些能提供干货、讲话有趣的人?不但主动关注,甚至还愿意付费支持、自觉做口碑广告?
而反观我们自己的账号,不但少人注意,还时常掉粉,这是为什么?说白了不就是因为我们可提供的价值太少,别人不愿意“买单”嘛。
一旦我们能够从认知上把“我想要”转到“我能给”的时候,很多不切实际的妄念一下子就会消失了。什么都帮不了别人,别人凭什么要在你身上浪费时间金钱感情呢。
所以利他就是利己,“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这就是最真实的世界运行规律,从个人到国家之间都是如此。
正视这个规律,改变人生的视野和格局,不断用新知提升自己的价值。你能产出、能给与别人的越多,最终自己获得的也会越多。
价值交换,是这个社会不变的底层逻辑,越早认知到越好。
做成一件对他人有用的事
1. 利他的本质
听到“利他就是利己”,还是有很多人会停留在字面上,认为利他的目的是利己,这并不是真正的利他。
稻盛和夫的《心》中有一句贯穿全书的名言:“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他在工作中总是反复问自己:我做这个事业,是为了国民利益,还是仅仅为了公司和个人私心呢?
利他的本质是爱,你能对自己、对他人,和对这个世界爱得有多深,它的力量就有多强大。
要知道,根据大脑的特性,越简单直接,可以快速确定的事就是大脑喜欢的,所以人的本性就是利己。
然而只追求个人的利益是软弱无力的,私欲像个快消品,容易让人目光短浅、轻易放弃,无法长期坚持。
看看那些宁死不屈的革命先烈,看看今天在新冠疫情中逆行的医护工作者,如果没有超越私欲的爱和信仰,他们怎么可能做到这一切。
或许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没有这么伟大的事需要去做。但同样的,如果能够将“利他”的本质参透,不做大脑本能的奴隶,你就可以将提升自身价值从素质养成变成一种使命。明白施比受更幸福,从中得到全新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支持自己走得更远。
2. 如何做成一件对他人有用的事
从2019年开始,作者周岭就向他的读者倡议:“你的一生,至少要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但很多人都觉得目标太大自己做不到。
是真的做不到吗?1943年,IBM公司创始人托马斯.沃森说:“我认为世界市场对计算机的需求大概是5台。”这个言论放到今天看是如此可笑,可它恰恰出自当时的精英。其他类似的言论还有很多。
可见,足够现实的理性思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解决问题的锋利一面,也有容易顾虑,自我设限的一面。
稻盛和夫面对有难度的工作,就会去找一些“理性不足,感性有余”的人商量。原因很简单,他不希望太过理性的人只会泼冷水,而是需要感性的赞同和鼓励。
太多的成功都得益于有梦想,成事不但需要理性思维的锋利,同样需要开放、浪漫和勇气,用它们来替代限制我们的那一面,让我们的人生不受它的摆布。
稻盛和夫正是巧妙地利用“元认知”控制着这把双刃剑,让它始终保持锋利,帮我们成事。
有利他之心的使命感,又有无畏的热情,那么无论何时我们都可以告诉自己,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认知驱动,做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1. 利用人的底层驱动力
潜能大师托尼.罗宾斯说,人的驱动力分为两种:逃避痛苦和追逐快乐。大脑的特性是趋利避害的,所以痛苦和喜悦都是我们的底层驱动力。
我们做事坚持不下去的主要原因是不清楚它背后的机制,只凭意志力去做,所以反复失败。
拿本文开头提到的戒烟来说,只依靠意志力让我们感觉需要作出很大牺牲,令人望而生畏。因为人类有“负面偏好”,一旦想到戒烟就觉得很辛苦,是权利的剥夺。而看不到具体好处的目标是无法提供足够支撑的,当然坚持不下去了。
那么我们换一种方法,利用底层驱动力一面分析吸烟是一件多不划算的事,一面寻找戒烟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呢?
想象一下戒烟能使我们神清气爽口气清新,不用在无烟环境中感到窘迫不安,获得了身心解放,也收获了心仪对象的亲近喜爱,额外还能攒下一笔钱去旅行,是不是就有动力得多了?
只要转换一下视角,那些阻力仿佛也变小了。同样我们可以把这种思路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工作中去。
人最怕的就是缺乏自我觉察的元认知能力,所以我们要特别留意生活中的痛苦和喜悦,找到这种驱动力。想想自己当前最迫切的问题和痛点,从逃避被动的痛苦到追求主动的快乐,才能不断被加持继续前行。
2. 会“偷懒”比努力更重要
你发现没有,我们听某人的介绍,经常有“XX世家”的说法,好像出生在这种家庭的人生来就有祖传的特长。难怪大家会这么认为,但其实影响他们的不是基因,而是家庭环境的熏陶,因为人类大脑中有镜像神经元。
人在特定的环境中,每天接触的人,看到的事,听到的声音,各个感官接收到得多维度信息,这些巨大的信息量形成了我们的潜意识。从而首先调动我们的本能冲动和情绪欲望。引导我们不自觉地进行模仿。
现在很多家长为孩子的学习发愁,为什么软硬兼施孩子就是不爱学习不想写作业呢?
那是因为孩子的镜像神经元只有在家长作出相应行为时才会被激活,所以说一万句不如自己的一次真实示范。
李佳琦的带货直播为什么能火?就是因为他把那么多口红涂到了自己嘴上亲身展示。
同样,学习兴趣通常不是被技能本身吸引的,而是见识到真人实操时才被激发出来的。
通过环境的设定,用我们的感官看、听、闻、尝、触摸到的体验,令人心生向往潜移默化。创造环境和潜意识,比付出巨大的努力克服困难要省力得多,也有效得多。
提高认知就是学会用巧劲。周岭说,刚开始写作时他完全没想过三年后会出一本书,而现在已经出第二本了。自己的成功和大家的热烈反馈,让他更坚信:认知可以创造价值,价值能改变命运,从而真正消除焦虑,获取人生幸福。
《认知驱动》就是要用底层规律开启认知驱动力,让你的努力变得真正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