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海说孟子》修订版31:大丈夫有所为 有所不为

《海说孟子》修订版31:大丈夫有所为 有所不为

作者: 弘海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7-09 17:16 被阅读0次

    国学商用  王道经营

    作者:代海涛

    《海说孟子》修订版31:大丈夫有所为 有所不为

            滕文公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原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 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 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 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景春(墨家一位先生,也是一位出色的纵横家)问孟子说:“公孙衍(一位魏国的著名说客)、张仪(战国纵横家杰出代表人物)两位高人难道还算不上真正的大丈夫吗?这两位可是跺跺脚大地都要抖一抖的人物,他们一发怒哪个诸侯大臣不害怕,他们一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这样的人您说是不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捻了捻胡子,微微一笑,说:“这种人怎么能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记》吗?中国的礼是很有讲究的,男子在加冠的成年礼上,一定会遵从父亲训导训勉的。女子在成年出嫁时,也一定要听从母亲的教导教育,母亲会送她出门,并郑重的告诫她'嫁入男人家要好好做一个好媳妇,要恭敬谨慎的对男方家人,要忠诚不违背于你的男人'等等劝勉,温润顺从是妇人家之道。男人女人都有自己的特征属性,至于大丈夫,那应该是住在大房豪宅,站在舞台中央,走在阳光大道上,顶天立地,浩然正气,行的正,坐的端,受人敬仰,得志的时候不趾高气扬作威作福,能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共进共退;失意的时候还能坚守自己的原理原则不消极不颓废;即使富贵也不骄奢淫逸,即使贫贱也不失骨气和节操,面对强势的欺凌逼迫不畏惧、不妥协、不屈服;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大丈夫。”

            景春其实是问了孟子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守妇道?一是何为大丈夫?

            孟子说妇人家要温顺,要三从四德,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虽然现在男女平等,自由选择对象了,但古时候这是主流文化。孟子又说大丈夫的标准要“能屈能伸”“不骄不躁”,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铁骨铮铮,顶天立地”。

            孟子对人的评价系统也很完整,他的仁政理论,也是建立在个人王道修行之上的。正如《大学》所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从修身的个人修养开始,只有人人都做好了,才能形成一个好的家族,一个个家族好了,国家社会才会好。维护城市卫生靠大家,人人都是清洁工;纳税交粮,人人有责;爱护公物,从我做起;做好中国人,实现中国梦………都是要求先做好自己。

            而做好自己的标准,孟子给出了,女人要“必敬必戒,无违父母。”男子汉大丈夫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古人讲究风骨和节操,这是人类的至高品质,可惜现在人已丢失了这一美德。

          孟子没有说直接说公孙衍和张仪不是大丈夫,但从他的这番话中明显感觉到他不认为这两位是大丈夫,因为他们才能具足,但不王道。

          后来历史也证明了孟子的正确,公孙衍出任魏国、韩国、秦国客卿宰相,屡献奇计,但无一完成使命,既没有帮主国实现统一大业,长治久安,也没有让自己的策略良方流传延续,落了个“死不详,史记寥之。”

            张仪本事能耐超人,在魏国和秦国之间游弋,利用彼此,又离间彼此,巧连六国,又横破六国,反复无常的奇人,最终被秦国抛弃,回到自己敌对了半辈子的故国魏国,抑郁而终,没有坚定而独立的思想价值观,更没有留下功德功业。

            这与儒家的价值观相左,所以孟子不认为此等人为大丈夫,他说: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显然那些人都没有做到。

            这也是为什么孔子孟子一生没有带兵打仗治国安邦却成为圣贤的原因,因为他们的王道思想境界格局更重义轻利、更理他长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说孟子》修订版31:大丈夫有所为 有所不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lf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