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锁了三篇文章,简书,我也被你感动了。
我的第一本新书《走出村庄的人》在朋友圈里发布后,收获的不仅仅是许多点赞更有感动。
第一个发信息购书的是南京的一个微友。对于她(他)我真的没有一点印象,查看朋友圈却是设置三天可见,事实上什么也看不到。我让她发联系方式给我。很快我就收到了地址,跟着她就发了一个购书红包,我点开才知晓是百元。书价只有五十,我出书一是希望能留点文字下来,二是有了作协,省散学会的标签,证明一下不是伪劣产品,不是冒牌货色,没指望出书赚钱。有人购买,我收五十贴些邮费也是件很开心的事。我对她说太多了,返还五十让她领。谁知她坚决不收,说是送给我的红包。
但我总觉得心里不安,本想等收到发表我“小说”的杂志时,我的书加一本杂志一道寄快递,又怕不知道什么时候收到,别人收不到书以为我是骗子那就难为情了。毕竟是陌生人,没打过交道,甚至没聊过天。我还是第一时间给她发出了快递。在书上签名时,也签上一颗感恩之心。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简书里,这两天简书里的朋友也有很多人支持我。昨天一个朋友给我发了88的购书款,还有一个给我的更文打赏了一百颗糖。苏州作家徐建平老师一下买了十本,还有更多的人为了这本书添加了我的微信。
想想真的有愧。
被感动的人还有很多,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
上海作协会员,红枫杂志社主编周劲草老师发信息给我。他给出了发自内心的真诚建议——“首先祝贺你的大作隆重出版!此时此刻我想希望由上海散文杂志社和嘉定文学社出面联合举办《作家林建明散文作品集"走出村庄的人"研讨会"(或分享会),范围不要太,十五个文友,一间大包房正好适中,横幅我为你设计制作。研讨分享会纪要我来写,分别刊发各个微刊,同时发巜上海散文》《嘉定文学》《红枫》文学读物,参加人员除沈裕慎、朱超群及我以外,你也可以选些你的熟悉的好文友参加,可以安排在青浦偏市区近一点的、地铁交通方便的地方举行。对你来说也是一个记录,你看如何?我们出版新书一般都是这样做的,以文会友、以书结谊,扩大影响,互学共进!”
我没有答应也没有否定。
老家作协的朋友也有类似的建议。
于我而言却显得很为难。首先我不是一个习惯在聚光灯下的人,热爱生活却不喜欢热闹。参加过苏州作家蒋坤元的几次新书分享会,我都坐在远离镁光灯的位置,即便不是角落也属最后一排。跟文学社集体去景区采风,也一个人在后面东瞧瞧西瞧瞧。这是内心不够强大,自信心不足的一个标志。
我拿不出有份量的“作品”啊!出了一本书,虽然貌似上海的大出版社,还是多亏上海作协原秘书长的推荐,才得以丛书号的形式出版。所以网上没有卖,没感觉脸上有多大的光彩。
但还是被朋友的建议感动了。
人年纪越大,似乎心越发软弱,像一只熟透了的烂桃子,碰不得,一碰就出水。
前几年在朋友的店里,闲着有些无聊,便打开电脑看电视剧《小男人》,虽然明明知道是编出来的故事,但看到动情处,还是忍不住眼泪哗哗的,视线不清。朋友笑我是林妹妹,我说有这么丑的林妹妹么?还有今年的正月初三,女儿出嫁的日子,本是一个喜庆的时光,看着婚车缓缓从我的视线中远去,我坐在车上忍不住热泪纵横,觉得是身上掉下了一块肉般,好像女儿一去就不再回家一样。
我们每天都被一些平常的人,平常的小事感动着,你能觉得受到了感动,自然以后也会做出感动别人的小事,便会更加得热爱这平常而又快乐的生活。
如此,人生足矣。
网友评论